吳鉆云
摘 ?要:籃球是體育諸多運動中普及率與參與度最高的項目之一,很多青少年熱衷于籃球運動,甚至夢想進入世界頂級籃球賽會——NBA。小學生是未來我國籃球人才的主要培養對象,籃球教學不但有助于學生進行適宜的體育鍛煉,提升其身體素質,還能夠在運動過程中,讓其形成良好的合作習慣。一般來說,小學籃球隊都是從隊員中選拔出來對籃球感興趣的學生。不過,隊員雖然喜歡籃球,卻并未接受過系統的訓練,對籃球的技術要領還是有一絲模糊,對于傳球技術的掌握也不夠扎實。下面筆者將針對小學籃球教學中如何運用好傳球技術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 ?籃球教學 ?傳球技術
中圖分類號:G84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b)-0115-02
小學籃球運動現在在學校中的發展如火如荼,得到了很多小學生的青睞。籃球隊伍水平的高低與傳球技術的掌握有直接關系,通常傳球失誤少的隊伍成績會更加突出。傳球技術還會影響到隊員比賽中的情緒,對技戰術的部署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籃球教學中著重鍛煉學生的傳球技術,提高傳球水平,提升比賽效率,增強傳球的有效性,是教師教學的重點之一。
1 ?籃球傳球技術的重要性
傳球技術是籃球運動中的主要技能之一,指的是籃球運動對抗中,各隊隊員有目的的支配球、轉移球的方式。其對進攻隊員來說,是彼此建立聯系且組織進攻的一條紐帶,更是戰術配合中的必要技巧。現階段,很多小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開展都懷揣著高漲的熱情,例如上籃、投籃等,但是對于如何更好的運用傳球技術,顯然還未能掌握要領。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對籃球傳球技術的重要性意識不足。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給學生普及籃球運動中傳球的重要性。另外,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是開展教育活動必須應該進行的。學習動機指的是可以推動學生前進的一種內部動力,對于學生的學習起到了激勵和引領的作用。學習動機主要包括內部與外部動機。內部動機指的是人們因為自身興趣指引而產生的學習動機,動機滿足于活動中,非活動外。其無需外界的刺激來指導,這是由于行動本身就屬于動力的一種。外部動機指的則是外力引誘下形成的動機,這種動機的滿足處于活動外,非活動內,更多是對活動的結果更感興趣。籃球傳球技術教學之前,教師應該首先給學生講解傳球技術的重要性,以此加強學生的重視程度,激發他們掌握傳球技術的動機,進而進一步提升學習積極性。
2 ?小學籃球傳球技術訓練對策
2.1 傳授傳球技術要領
傳球技術的優劣對于比賽中技戰術配合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筆者所了解的情況,比賽中傳球被搶球次數一般為10次左右,尤其是組織快攻中,傳球的失誤率明顯較高。原因主要為以下幾點:第一,籃球員在后場搶到籃板球之后,身體并未對球進行有效保護,導致對方防守隊員斷球;第二,在外圍進行球體轉移時,因為位置、時間、速度以及力量,或是路線等不合適,被搶斷的概率提升。進行大范圍轉移球時這種情況更為常見;第三,持球隊員的快攻意識不足,因為意識的短缺,導致并未在最佳時間將球傳給同隊隊員。傳球時間的不科學掌握,被對方防守隊員打出時間差,從而斷球;第四,長傳球快攻或是一傳接應隊員傳球意圖被識破,被對方提前洞悉后,進行斷球;第五,短傳球時,缺乏決斷力,且過于明顯;第六,隊友之間技術特點了解不甚,缺乏默契度。
2.2 培養學生快攻意識
快攻是籃球運動中的一項重要技戰術,是獲取高分最尖銳的武器。打籃球與打仗有異曲同工之處,即以速度優勢占據主動權是最終勝利的不二法門,也是最為有效的。基于此,籃球運動中的快攻也被世界強隊更為正式,且應用最多。小學生因為實踐經驗少,對于快攻并未完全了解透徹,所以快攻意識有所欠缺。快攻就在于隊員是否可以及時發動,其中一傳與接應就成為最為關鍵的問題。從防守轉為進攻過程中,率先拿到球的隊員應該具備強烈的快攻意識,對場上情況進行準確的判斷,打出時間差,出手快且準,力爭將球傳至前場,以此實現快速攻擊。小學生的實戰經驗毋庸置疑是存在諸多不足的,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快攻意思,使其能夠在訓練中加以運用。快攻意識通過不斷訓練能夠有所加強,對其中的不足之處進行總結,深化快攻意識。
2.3 塑造良好身心素質
小學生因為年齡階段使然,并沒有足夠的能力把控個人情緒,尤其是組織快攻過程中,因為盲目傳球造成的無效進攻。所以,傳球技術的講解中,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訓練表現進行具體的衡量,充分發揮他們的自身特點,在籃球運動中能夠做到因人而異。關于學生身心素質的塑造,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賽前進行充分的準備,并組織開會,教師將比賽的注意事項告訴學生。為其分析雙方的優劣勢,發揮自身隊伍的優勢,找出突擊點,一一攻破。以此不僅能夠為學生樹立信心,穩定情緒,還能夠提高獲勝的幾率。第二,做好熱身運動。賽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體操,以舒緩身心,活動關節。以此使其克服比賽中的焦躁和不安情緒,助其改正運動動作。第三,比賽過程中,教師應該用幽默、輕松的語氣給學生加油打氣,鼓舞全隊士氣,消除隊員之間的緊張情緒。隊員比賽時能夠保持愉悅的身心,更能放開手腳,克服緊張,傳球的失誤率也會降低。在籃球比賽中,快攻傳球是否有效對于比賽結果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所以,教師應該根據日常體育教學,運用豐富的教學經驗,研究學生的心理、作風等問題,給予適當的指導。教師對此進行評的時候,主要包括對學生的應變能力、創造能力、個人品質以及比賽作風等方面進行評價,力求能夠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將科學的傳球技術傳授給學生。在有效的傳球過程中,運動員應該掌握好傳球時機,提高傳球效率,最終獲取更好的成績。
2.4 培養學生的默契度
籃球運動不是依靠個人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兩個以上隊員組隊,方可開展的一個項目。由一方將球傳出,另一方接入,對籃球進行運動和傳遞,所以這就需要隊員之間要有高度的默契,這也是因為傳球對比賽結果能夠產生重大影響決定的。學生傳球技術掌握到位,并且具有高度默契時,那么傳球的成功率就會大幅度提升,隊伍的整體作戰水平也比較高。學生默契度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項入手:第一,教師應該為學生樹立籃球運動就是互相配合才能取勝的思維概念;第二,通過在日常的學習和鍛煉中,引導學生相互交流,相互配合,通過一定形式的拓展活動來增加學生之間的默契能力;第三,在日常鍛煉和相關比賽中,注重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和點評,通過學生在賽場上的表現,及時進行總結和分析,指出存在的問題和改變的方法,逐步引導和促進學生從思想上和行為上對相互合作的重視和學生間的默契。
3 ?結語
籃球運動屬于大眾娛樂范疇的一項項目,對于人們鍛煉強健的體魄,塑造堅毅的身心素質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傳球作為籃球比賽獲勝與否的關鍵性因素,對于學生的傳球技巧、心理素質以及隊伍的默契程度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傳球技術的提高,從理論與心理兩方面對其進行疏導,讓學生能夠具備合作意識,在比賽中發揮出自己的最佳傳球技術。
參考文獻
[1] 余婷婷.籃球運動干預對學習困難小學生執行功能及學業成績影響的實驗研究[D].揚州大學,2016.
[2] 蔣新成,鐘恒炳.基于用“教材”教視角下的籃球運球與傳球組合教學——以《籃球:曲線運球+雙手胸前傳接球練習方法》一課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2017(8):43.
[3] 劉鴻昌,莫豪慶.“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下構建籃球單元教學計劃探析——以三年級籃球單元教學計劃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2017(6):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