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俊
隴南市武都區東江中心小學 甘肅隴南 742500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我們創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學困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沒有哪一位老師不這樣認為。”的確如此,“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難度大,也影響到學生的一生,直接關系到教師的教育業績,社會的發展,國家的興旺。長期從事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我,對學困生的轉化有以下幾點看法:
陶行知曾說:“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賞識孩子。”學困生往往自我評價較低,自卑感嚴重,總以為自己低人一等,他們常常會遭受同學的歧視、家長的責罵,使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加上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枯燥,從而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以致越學越差。要想轉化學困生,首先要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作為教師,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對“學困生”用心要精、要細,切不可打擊、挫傷,要像春風化雨一樣,對他們傾注全部的愛心。要耐心幫助他們,善于抓住他們身上一個個小小的閃光點進行鼓勵、表揚,切忌訓斥、恐嚇、體罰。在學習、生活中,教師要關心、體貼他們,可安排他們做教師的小助手,幫助教師收、發作業本,也可安排他們同成績優秀的學生交朋友,潛移默化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行為,使“學困生”在教師和同學的關注中真正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從而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
學困生,不敢舉手發言,更害怕到黑板上板演,有的學困生就根本不屑于課堂學習的一切活動。而教師在每堂課的教學中,就要偏偏選一些“學困生”在黑板上板演。開始幾次他們往往會因為膽怯而處處出錯,甚至會心慌意亂而不能板演。“學困生”的學習錯誤雖然是“低級”的,卻也反映了思維的一般規律。讓“學困生”板演,能及時得到信息的反饋。教師可以收集大量的“反面材料”;讓“學困生”板演,能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也有助于他們對知識的準確把握;讓“學困生”板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自我約束力和責任感,變學習無動力為有壓力、有動力。所以即使他們在板演中做錯了,也要對他們及時指導,正確評估,并及時表揚。
1、課下要給他們吃偏食——及時輔導,缺什么補什么,錯什么改什么。2、根據學困生具體情況,制定明確的學習任務,并適當降低要求,讓他們消除對學習的恐懼心理,并穩步提高成績。3、開展二對一幫扶活動,即一位老師,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定向幫助一個學困生,且讓這一對學生成為同桌。4、發現未到校的學生后,老師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告知其學習任務并防止學生逃學。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創建愉悅的學習環境,寓教于樂,才能使學生想學、樂學、善學。為此,我建立了班干部負責早讀,每周一談(談生活、學習的趣事),每周一比(多個層面的進步總結)等制度,并在每周星期一早上數學課上大喊三遍:“我愛學數學,學習很快樂,我自信,我出色”,這樣營造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困生學習的興趣。
我們提倡因材施教,所以作業的布置也不能千篇一律,對學困生要有所照顧。作業布置要合理,每次作業都要適當安排基礎題、擴展題、思維訓練題等。優等生可選擴展題、思維訓練等難度較大的題目做,而“學困生”起初則可選基礎題做,慢慢地視他基礎題的完成情況而適量提高要求。不斷鼓勵他們:你這段時間作業完成的很好,進步的很快,你完全有能力趕上其他同學。通過不斷的訓練,使他們的數學成績得到提高。
我常采用的家訪方式有:1、電話訪問。2、打電話提前預約,登門家訪。3、邀請家長來學校面談。我會將每次的家訪內容記錄下來,并篩選出有效信息。然后向家長提出建設性意見,讓家長配合老師工作,這樣就形成教育合力,縮短轉化學困生的路徑。
學困生的轉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學困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相信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只要教師用足夠的愛心去關心和呵護他們,用我們無私的愛去為他們導航,學困生定能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