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吉武
(湖北省利川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湖北利川 445400)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鄉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取得了顯著進展,但是,在城市和農村發展的融合中,存在著諸多問題,當務之急是解決土地利用、城鄉規劃的綜合問題,合理整理城鎮建設(市、縣、鎮)、集中保護生產農田。在此背景下,并不是說不需要把城市資源轉移到農村,城市只需要建設住宅,更為重要的是要獨立發展農民和鄉村,從而將農村經濟得到提升以及提升社會福利、保障,因此,實現農民自治,發展權是最關鍵的一個方面,是解放土地、賦予權利、消除農民身份,實現城鄉資源、城鎮人民和農民的平等[1~2]。
長期以來,與鄉村相比,我國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鄉村建設和發展,更加注重城市發展,且發展策略往往是以城市為主,從而導致城市與農村資源分配不均,發展不均等問題的存在。現在,城鄉一體化發展背景下中國農村土地管理制度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力圖有效地利用土地[3]。在現在的國土規劃制度中,很少制定科學規劃建設土地。因此,土地不能合理利用,農民的生活狀態不能改善。
從改革開放至今,中國城市的發展和建設,在幾十年內可以迅速發展,這其中的原因就有征收農村土地,且征用土地基本上都是強制征用,這一行為嚴重損害著農民利益以及相關權益,這由兩個方面可以體現:(1)由于土地征用后農民目前的補償制度不完善,補償只是根據征地后的土地效益制定的,沒有考慮到土地成本,對農民進行補償。(2)一直以來,我國土地征收范圍一直很廣,不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阻礙著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推進[4]。
根據中國基本國家條件、土地管理政策和經濟需求,必須實行中國農村土地管理綜合評估和規劃,以高利用率建立新的土地規劃制度。農村土地規劃要同城市建設聯動,綜合評價農村景觀、文化、地域特性,適應地域政策,決定今后的發展方向。同時,要聽取當地群眾的意見,全面考慮群眾意見或建議。
經過城鎮化戰略推進,農村土地將被逐漸征用,在土地征用補償政策上面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調整與完善,所以農地征用制度應該得到改革和革新。第一,應當從農民的角度考慮公共建設的土地。第二,要確保土地征收的農民生活,提高補償,必須改善農民補償制度。第三,農民賦予發展權利的問題是農村不斷發展的核心之處,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一部分土地用于工業開發,其價值得到很大改善,與農業價值大不相同,現行的土地制度只允許城市在農村做生意,這當然是不公平且不合理的安排。想要解決此問題,就解決這個問題的基本途徑,就是要讓農民擁有所有權,使農民的土地所有權成為實質性的民間權利,由農民來解決開發者的權利,確認土地使用權的轉移[5]。
為減少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應繼續實施保護耕地和土地最嚴格的制度。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耕地保護制度。需完善特殊保護體系,為永久的基本農田實行特種保護體系,為永久的基本農田完成支配線。建立耕地保護激勵補償機制,實施地方政府對耕地保護責任目的的評估。需要加強對耕地利用的監督,嚴禁土地循環這一名義的非農業建設。并且,由于非法占領鄉下的農田,建設“大棚房”的事,需加以監管與控制。土地用途變更,耕地遭到破壞,農地填埋土地等違法行為的嚴格的土地利用管理和禁止。其次,構筑穩定改善耕地質量的長期機制。推進大規模高規格農田建設,確認 2022年建設 10 億μm高標準基本農田。重點構筑東北中國主要糧食生產區、主要農作物產地、黑土地等主要區域的耕地質量,實施保護和改善耕地質量的行動。第三,建立和完善農地恢復制度。改善轉休體制,擴大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降低耕地開發利用強度。耕地、補償的平衡體制建設、整頓、建立耕地管理機制、推進耕地再生[6]。第四,完善耕地整體規劃實施國家政策。城鄉建設土地增加與減少相關聯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和儲蓄指標建立了新的耕地指標交跨省域調劑機制,通過支出統籌所有收入實現預算貧困預算減輕支持實施農村再生戰略,包括優先保護和建設農田。同時,要加強監督和檢查,對工作中可能發生的相關問題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并加以解決,從而確保政策能夠順利實施與落實。
城鄉一體化發展背景下中國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著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為了解決相關問題,本文總結了現如今中國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所存問題,以及提出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創新的幾點建議,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