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成 潘翔 陳志雄 劉永昌

【摘要】 目的 對比研究輸尿管硬鏡碎石術與軟鏡碎石術術后尿道狹窄發生情況。方法 80例輸尿管結石患者, 采用隨機信封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輸尿管硬鏡碎石術治療, 觀察組患者采用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尿道狹窄發生率、尿道狹窄長度;對比兩組術后尿道狹窄患者臨床資料、治療后的殘余尿量與最大尿流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尿道狹窄發生率12.5%低于對照組的40.0%, 尿道狹窄長度(1.55±0.39)cm短于對照組的(2.09±0.38)cm,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尿道狹窄患者尿道狹窄位置、治療方法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最大尿流率、殘余尿量均優于本組治療前, 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輸尿管結石患者臨床治療中, 輸尿管硬鏡碎石術與軟鏡碎石術均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但輸尿管軟鏡碎石術術后尿道狹窄發生率較低, 且尿道狹窄長度較短, 通過積極治療后, 治療效果明顯優于輸尿管硬鏡碎石術。
【關鍵詞】 輸尿管硬鏡碎石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術后;尿道狹窄;臨床研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4.026
輸尿管結石是臨床最常見的上尿路結石, 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臨床統計表現, 輸尿管結石多數位于輸尿管下段, 少數位于輸尿管上段[1]。輸尿管結石患者會出現以下臨床表現, 即腹部絞痛與血尿等癥狀, 在臨床治療中, 以解除病痛、保護腎功能、預防結石復發為主要目的。目前,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膳食結構的不斷改變, 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 增加了輸尿管結石發病率[2]。出現輸尿管結石后, 輸尿管近端會出現擴張、梗阻等癥狀, 嚴重時還會引起腎積水, 對其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3]。現如今, 微創技術的不斷進步, 輸尿管被廣泛應用于輸尿管結石治療中, 但輸尿管取石術會造成術后尿道狹窄, 不僅會給患者增加痛苦, 還會影響預后效果。故本次研究取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輸尿管結石患者開展研究, 對比研究輸尿管硬鏡碎石術與軟鏡碎石術術后尿道狹窄情況,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輸尿管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信封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中女12例, 男28例;年齡20.12~55.47歲, 平均年齡(36.66±10.23)歲;體質量指數21.97~25.67 kg/m2, 平均體質量指數(23.11±1.64)kg/m2;結石位置:上段15例, 中下段25例;前列腺體積20.22~31.41 ml,?平均前列腺體積(25.22±4.14)ml;結石長徑0.9~2.3 cm, 平均結石長徑(1.5±0.4)cm。觀察組患者中女11例, 男29例;年齡20.11~55.41歲, 平均年齡(36.47±10.15)歲;體質量指數21.85~25.43 kg/m2, 平均體質量指數(23.20±1.71)kg/m2;結石位置:上段14例, 中下段26例;前列腺體積20.14~30.91 ml,?平均前列腺體積(25.05±4.57)ml;結石長徑1.0~2.4 cm, 平均結石長徑(1.6±0.5)cm。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經CT、X線片檢查、泌尿系統B超診斷[4]。納入標準:美國東部腫瘤協作組(ECOG)評分<2分者;與診斷標準一致者;年齡<60歲者;單側結石者;無手術禁忌證者。排除標準:泌尿系統結石手術史者;雙側結石者;明確手術禁忌證者。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到院后, 以其臨床體征為依據, 實施相應臨床檢查, 明確病情后, 分別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
對照組患者采用輸尿管硬鏡碎石術治療。做好術前準備, 實施麻醉, 麻醉滿意后, 取膀胱截石位, 將輸尿管硬鏡于尿道置入, 經導絲引導下, 逆行進入輸尿管, 明確結石位置后, 采用鈥激光進行碎石, 隨后, 留置導尿管與雙J管[5]。
觀察組患者采用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治療。術前及麻醉同對照組一致, 取截石位, 將輸尿管硬鏡于尿道置入, 在導絲引導下逆行將輸尿管軟鏡擴張鞘置入, 將輸尿管軟鏡于輸尿管擴張鞘置入, 采用狄激光將結石粉碎, 較大結石采用套石網籃將其取出, 隨后留置導尿管與雙J管。術后以患者病情為基礎, 判斷導尿管與雙J管拔除時間[6]。
術后, 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 在隨訪過程中, 了解、評估患者的排尿情況。如患者出現排尿困難, 給予尿道造影術、膀胱鏡、B超等方法檢查, 進行診斷。如患者術后出現明顯的尿道狹窄, 以其病情嚴重程度, 實施內鏡冷刀切開術或擴張術治療。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尿道狹窄發生率、尿道狹窄長度。同時對比兩組術后尿道狹窄患者臨床資料、治療后的殘余尿量與最大尿流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后尿道狹窄發生率、尿道狹窄長度對比觀察組患者術后尿道狹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尿道狹窄長度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術后尿道狹窄患者臨床資料、治療后殘余尿量與最大尿流率對比 兩組術后尿道狹窄患者尿道狹窄位置、治療方法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治療后, 兩組患者最大尿流率、殘余尿量均優于本組治療前, 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較小體積的腎結石會通過輸尿管流入膀胱, 如結石大或輸尿管局部出現狹窄時, 會導致尿流不暢, 使結石嵌頓, 從而引起上尿路梗阻積水, 對腎功能造成損傷, 從而引發輸尿管結石[7]。輸尿管結石好發于輸尿管腔狹窄處, 臨床根據狹窄部位, 將輸尿管分為盆段、膀胱段、腹段等, 且各部分輸尿管管腔相比, 上段較寬、下段最窄, 輸尿管結石較多位于輸尿管下段。
在輸尿管結石臨床治療中, 以最大限度地去除結石為主要治療原則, 以恢復尿液引流通暢性, 從而改善腎絞痛, 降低尿路感染, 實現保護腎功能的目的。目前, 臨床多采用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 此治療方法是通過工作通道, 在直視下實施碎石, 具有碎石效果顯著、創傷小等優點[8]。但目前, 有輸尿管軟鏡與硬鏡兩種, 在術中, 需要多次置入輸尿管鏡進行取石, 這種治療方法會直接損傷尿道, 同時還有可能引起尿道狹窄。
尿道狹窄是最常見的一種泌尿系統并發癥, 尿道狹窄的出現與外傷性、醫源性、感染性有關, 其中外傷引起的尿道狹窄最常見。而對于輸尿管鏡取石術來講, 硬鏡操作簡單、經久耐用, 但在治療時, 易出現醫源性損傷, 從而增加尿道狹窄發生率。而輸尿管軟鏡的出現, 彌補了硬鏡的不足, 術中先將輸尿管擴張鞘置入, 雖在置入時有損傷尿道, 但在接下來的取石過程中, 可減少反復多次進入尿道, 有效提高碎石操作性, 減輕尿道損傷;同時輸尿管擴張鞘還能對黏膜形成保護, 有效減少碎石過程中對尿道黏膜的損傷, 從而降低尿道狹窄發生率。
對于尿道狹窄患者來講, 實施相應檢查, 確定病情后, 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且輸尿管軟鏡引起的尿道狹窄經對癥治療后, 其預后效果要優于輸尿管硬鏡引起的尿道狹窄, 且前者最大尿流率、殘余尿量優于后者。
綜上所述, 輸尿管硬鏡碎石術與軟鏡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但輸尿管軟鏡碎石術術后尿道狹窄發生率較低, 且尿道狹窄長度較短, 通過積極治療后, 治療效果明顯優于輸尿管硬鏡碎石術,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耀光, 黃東紅, 張小寧, 等. 輸尿管硬鏡下鈥激光碎石術和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臨床對照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25):80-81.
[2] 李永兵, 祝偵強, 朱元兵. 輸尿管硬鏡碎石術與軟鏡碎石術術后尿道狹窄臨床研究.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60):54, 66.
[3] 唐浩, 陳松寧, 楊水華. 經皮腎鏡聯合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 安徽醫藥, 2016, 20(2):341-343.
[4] 王建文, 張志宏, 徐勇, 等. 輸尿管硬鏡碎石術與軟鏡碎石術術后尿道狹窄臨床研究. 中外醫學研究, 2015, 13(34):12-15.
[5] 鐘瑞倫, 楊國勝, 邱曉拂, 等. 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和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小于2cm腎結石對機體應激反應的探討. 中國內鏡雜志, 2015, 21(9):906-909.
[6] 劉東亮, 朱蜀俠, 袁丹, 等. 輸尿管軟鏡聯合輸尿管硬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 四川醫學, 2015, 36(5):632-635.
[7] 徐玉芳. 輸尿管硬鏡聯合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臨床分析.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4, 27(17):2302-2303.
[8] 李武學, 趙興華, 許長寶, 等. 輸尿管軟鏡與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療效比較. 山東醫藥, 2014, 54(6):92-93.
[收稿日期:201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