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燕 金紅艷
[摘 要] 進入新時代以來,為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發(fā)[2016]31號)文件精神,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針對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努力抓住發(fā)展機遇,積極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從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提高自身修養(yǎng)等方面提高課程育人效果,努力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 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9) 02-0094-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載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使命,促使學生明確人生目標和思想走向,是守護學生心靈花園的重要力量,對學生一生發(fā)展道路都有著重要影響。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針對性、時代性,不斷與時俱進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 新時代建設好黨領導下的高校思政課的重要性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1]。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yǎng)成、制度保障,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
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大背景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迎來了大發(fā)展的歷史機遇,順勢而為,對新時代思政課的重要性進行充分認識,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教學水平,建設好黨領導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站好主陣地,用好主渠道,努力開創(chuàng)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二 加強課堂教學改革,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zhì)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提出“十大育人體系”,其中課程育人要求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2]課堂教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重點發(fā)揮課堂的育人功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
(一)教學方法改革
1 針對不同課程,多種教學方法靈活應用
面對互聯(lián)網(wǎng)快速發(fā)展下成長起來的00后一代大學生,教學方法改革迫在眉睫。過去思政課堂存在一些問題如為獲取學生的“好評”教師有意迎合學生,放松課堂管理,課堂氛圍娛樂化;淡化教學內(nèi)容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注重知識傳遞,輕視價值觀的引導和對錯誤理論觀點的辨析批判;當代大學生的特點是獨立意識強,自主觀念強,個性飛揚,愛主動表達觀點,針對這些特點可以采用課堂討論、主題演講的方法,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以才藝表演、微電影制作等為契機,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以專題式教學整合教學內(nèi)容,將教材體系轉(zhuǎn)化為教學體系,增強教學的吸引力,解決“抬頭率”不高的問題。以案例分析、社會調(diào)查、實踐報告等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教學,使學生從一名聽眾,轉(zhuǎn)化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真正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例如,形勢與政策課程比較適合采用主題演講法:由于形勢與政策課程內(nèi)容龐雜,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很難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完成更多的內(nèi)容,單純的知識灌輸也會讓教師的講課變得“疲于奔命”,讓學生失去學生的興趣和動力,主題演講法是有效解決以上問題的方式,以分組的方式布置給學生一些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學生課下討論自主學習,匯總學習成果課上匯報,師生共同分享。通過這種方法使學生由“被動接受學習”到“主動參與學習”的轉(zhuǎn)變,也培養(yǎng)了大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2 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即線上線下互動式教學
利用網(wǎng)絡和云資源平臺建立的移動課程,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由課上延伸到課下,改變了人們對傳統(tǒng)課堂的認知,今天的課堂是由學生的手機微信端、教師的手機控制端和課堂大屏幕三部分組成。這種線上線下的互動式教學更適合新生代的大學生,這樣學生在線上將自己的教學意向通過非面對面的形式傳遞給教師,教師再通過線下實體的課堂教學,將解決好的問題再重新反饋給學生,加深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重難點的理解,增強師生之間的信賴,促進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nèi)容的內(nèi)化和外化。[3]增強了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也使教師的自主性發(fā)揮有了更大的空間。線下線上互動式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傳遞的信息量更大,符合在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下成長起來的當代大學生的習慣,更受學生歡迎。
(二)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不僅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手段等教學過程的諸環(huán)節(jié)也有重大的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改革的重點是解決考核與教學過程分離的問題,變死記硬背的被動學習方式為靈活自主的主動學習方式,減輕學生壓力,通過考核激勵學生更好的學習思政課。
2018年教育部印發(fā)的《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中提出“改進完善考核方式。要采取多種方式綜合考核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實際運用,注重考查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力求全面、客觀反映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和思想道德品質(zhì)。堅持閉卷統(tǒng)一考試為主,與開放式個性化考核相結(jié)合,注重過程考核。”
筆者所在學校的具體做法是堅持過程性的考核,提高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重。學生的總成績由三部分構成:平時考核、實踐考核、期末考核。占比分別為40%:20%:40%。平時考核包含學生的出勤情況、學習態(tài)度、課上表現(xiàn)等;實踐考核考察學生的實踐參與、團結(jié)協(xié)作等情況;期末考核包含考察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理論素養(yǎng)等方面作為考核的內(nèi)容。在教學方法改革中提到的所有學生參與的環(huán)節(jié)在考核時都會有相應的成績標準。這樣,教學方法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緊密聯(lián)系起來,將教與學、學與考有機整合,避免了傳統(tǒng)的閉卷考試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課上玩手機考前突擊背誦、“一考定終身”等弊端。
(三)教師修煉好內(nèi)功
在堅持過程性考核的基礎上,思政課的到課率有了保障,教師進一步追求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學生的抬頭率和點頭率。只有大學生真正被教學內(nèi)容吸引,抬頭聽老師講解,點頭表達觀點認同,才能達到思政課入腦、入心的目標。這就要求教師要修煉好內(nèi)功,將深奧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引入學生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解決學生思想上的困惑,充分運用新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手段,增強課程的感染力,面對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原住民”,學會用貼近學生群體的時代語境開展課堂教學。
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教師在傳道解惑過程中,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就能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三 優(yōu)化思政課教學效果,努力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自《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以來,中宣部、教育部和高校在課程設置、學科建設、科研推進、師資培養(yǎng)、教材建設、教學方法改革、領導組織保障和經(jīng)費保障等諸多方面,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效果增強提供了保障,為馬克思主義學科的建立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整體上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學術水平和學位層次,提升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的學科自信和學科實力。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為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改革,付出了巨大努力[4]。
在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的不斷探索和改進下,思政課的教學效果開始顯現(xiàn),學生對思政課更加重視了,全校思政課的出勤率也明顯提高了,學生的教學參與度提高了。例如形勢與政策課開展的主題演講,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開展的課堂討論,都明顯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很多班級出現(xiàn)了爭當小組長和匯報代表的情況,而且學生的組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演講水平都大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大學生講思政課活動奠定了基礎。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的微電影制作,將塵封的歷史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各小組課下大量查找相關資料,主動探尋相關歷史史實,學生在課上課下的互動中獲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使命促使新作為,新作為促進新發(fā)展,伴隨著思政課教學改革力度的加大,以理想信念教育為首要任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借力黨的十九大強勁東風,認真貫徹落實各級會議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好教書育人工作,培養(yǎng)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教育部:啟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zhì)量提升工程[EB/OL].(2017-12-07)http://news.youth.cn/jy/201712/t20171207_11115702.htm.
[3]姜懷宇.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探析[J].經(jīng)濟師,2017(5).
[4]楊軍,和亞飛.把立德樹人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中心環(huán)節(jié)[J].紅旗文稿,2016(24).
(責任編輯:張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