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識字是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習任務,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識字教學是一個枯燥、乏味的學習過程,探究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六個方面淺談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心得。
關鍵詞:識字;游戲;情境;多媒體
識字是學習的起點,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前提,然而,識字教學又是一個比較枯燥、乏味的過程,然而在小學階段學生必須完成認識3500多個字的目標,識字教學時間緊、任務重,為此,研究如何提高小學識字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與廣大同行探討識字教學的點滴經驗。
一、 游戲教學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游戲更是充滿好奇感,游戲對孩子來說可謂百玩不厭,教學中,教師若能巧妙地借助游戲進行識字教學,定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如教學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一文的生字時,本課生字有13個生字,量比較多,教師識字教學結束后,可以引導學生開展“開火車”游戲進行鞏固練習,各個小組逐個拼讀生字,看看哪個小組的“火車”開得又快又準確,為了集體的榮譽,孩子們踴躍發言,就連個別比較內向的同學也不甘示弱,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又如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時,生字多為合體字,教學辨析字形時,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貍貓換太子”游戲,“法”“娃”“她”“知”“識”等生字,換一個偏旁,組成新的字,并組詞,在變換的過程中,學生復習舊知,鞏固新知,積累了更多的生字;又如教學《口耳目》一文時,文中的生字大多與我們人的器官有關,為了讓學生深刻認識每個生字的意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我指你讀”游戲,一個同學用手指著自己的某個器官或表演某個動作,另一個同學讀出來,在游戲過程中,學生對生字的意義記得特別深刻,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 情境教學
學習情境是指為了使學生高效獲得知識而采用的手段,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可用資源,創設識字情境,從而活躍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如教學《曹沖稱象》時,筆者創設了“我和孫悟空學漢字”情境,孩子們都知道孫悟空的能力驚人,無所不能,一聽說與孫悟空一起學漢字,仿佛穿越到了西游記里了,與孫悟空成為同學,孩子們興趣十足,課堂氛圍十分活躍,在最短的時間里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 多媒體教學
近幾年來,多媒體已經在教育行業得到普及,多媒體能有效地把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形象化,從而降低學生的識字難度,為此,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若能巧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定能有效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如教學合體字“柱、桿、歲、秤、站”等生字時,教師可以事先制作PPT教學課件,把合體字分成“木主、木干、山夕、禾平、立占”兩部分,一部分當魚,一部分當魚餌,指導學生利用多媒體釣魚,如果學生釣起來的魚上的字能與魚餌組成一個新字,魚釣到桶時,則顯示出生字,學生并讀,如果不能組成新字,則無論如何也釣不上來,通過簡單的多媒體教學,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吸引了學生注意力,課堂教學效果好。
四、 合作識字
21世紀的今天團隊精神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青睞,學習過程也不例外,團隊精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在人們的印象中,教學就是指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教學中發現,生生之間合作識字的效果不可忽視,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揮團隊精神,開展合作識字,如識字教學過程中,嘗試騰出幾分鐘的時間讓個別學生當小老師,談談自己是采用什么方法識字,與同學分享識字學習中的樂趣,傳授如何高效率識字,學生之間的識字經驗互傳遠比教師的填鴨式教學效果顯著。同時學生之間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生生之間進行相互聽寫,在聽寫過程中發現彼此的錯誤之處,不僅幫助了別人,同時也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舉多得。
五、 識字生活化
漢字有著五千多年的中華文化歷史,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七體演變,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生活是一個大舞臺,處處有漢字,識字教學生活化有利于幫助學生養成自主識字的好習慣,做識字的有心人。在生活中識字的途徑有很多,如:父母親帶著孩子去逛超市,孩子買了什么東西,要求孩子認識商品上的文字,如果有不懂的文字及時向父母親求助;街道兩旁五彩繽紛的廣告牌;周末在家里看動畫片里的字幕;平時吃零食時包裝袋上的文字;學校操場、走廊、門口的標語、宣傳欄等等都有文字,養成每天認識幾個字,積少成多,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到識字的樂趣。當然,作為教師和家長要留心生活中的一些負面廣告,如藥品廣告的“咳不容緩”、蚊香廣告的“默默無蚊”、酒業廣告“天嘗地酒”等使用錯別字,及時糾正,避免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 閱讀識字
每天運動一小時,每天閱讀一小時,能有效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是學生識字的又一主要途徑,識字是閱讀的基礎,也是寫作的基礎,引導學生每天閱讀一小時,在閱讀中識字,逐漸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主要方法有:首先,借助字典,如今每個小學生都能免費領到字典,然而觀察發現,大部分學生把字典放在被遺忘的角落,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遇到不懂的字要勤于查字典,在“字典老師”的幫助下不斷增加識字量;其次,不恥下問,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要不恥下問,在沒有字典的情況下可以詢問同學、老師或家長,及時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第三,識字筆記,識字貴在堅持,指導學生養成記識字筆記的習慣,每天把閱讀中所學的生字登記起來,不斷溫故而知新,積少成多。
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促進學生自主識字,做識字的有心人,為今后的閱讀、識字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武麗欣.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J].雜文月刊,2018(1):19-20.
[2]沈友金.踐行趣味識字教學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低年級識字教學例談[J].教育教學論壇,2016(25):279-280.
[3]劉惠華.淺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成才之路,2017(6):128.
作者簡介:蔡淑蓉,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縣盤陀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