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已成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束縛,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是新時期語文高效教學的要求。本文從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提高語文高效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語文;高效教學策略
隨著語文教育改革的深化,構建高效開放的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需求,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創新合作能力,讓學生學會思考和探究,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實現高效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綜合語文能力提高。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亟須解決。
一、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
(一) 教學方法過時
高中語文不同于其他嚴謹性比較強的學科,需要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而是需要培養一種語言運用能力,鍛煉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高中語文教學方法不當,就會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然而目前很多高中語文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新課程改革的重視度不夠,課堂教學脫離教材,設置問題與教材關聯度不大,學生學習的效率不高,課堂時間利用率低,不利于高效教學的實施。
(二) 教材鉆研不夠
高中語文的學習雖然需要加強課外閱讀,但是教學是要以教材為基礎,掌握教材的內容和重要知識。高中語文教材是凝聚了很多專家和教師的智慧和經驗,精選文章進行編寫的。只有掌握了教材內容,才能開展進一步的訓練和擴展。而有些高中語文教師脫離課本知識,給學生一些新的內容學習,沒有遵循學生學習發展的規律,在學生基礎沒有打牢之前就接受新知識,不但會阻礙學生的學習進步,而且會影響學生創新思維模式的形成。還有的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教輔和課件使用過多,對文章的解讀不夠透徹,內容缺乏創新,只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搬運和灌輸,容易讓學生感到疲憊,不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三) 教學過于依賴多媒體
新時期下,多媒體課件已經成了教師教學的重要內容。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并不是要拋棄傳統的教學手段,而一味使用和依靠多媒體進行教學。然而有些教師一味追求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過多使用多媒體資源,容易讓學生迷失方向,無法靜下心認真學習語文,領悟語文的內涵。因為語文教學本質是讓學生學習知識,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運用語言的能力。有趣的圖片和視頻內容可以為課堂增添色彩,卻不能取代文化和知識的學習,不利于學生進行創新思維,阻礙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二、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高效教學的方法
(一) 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語文教學是以語言文字教學為基礎,對學生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將課本的內容和表達的情感和價值觀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其次,需要教師正確定位自身,明確自身課堂引導者的身份,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高中語文必修二《我有一個夢想》這篇課文時,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給學生補充作者馬丁·路德·金的生平事跡的知識,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思考“現實與夢想有什么聯系和不同”,引導學生樹立為夢想而奮斗的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 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課前準備工作是完成教學目標、實踐高效課堂的基礎,對于實現教學目標和提高教學效率很是重要。首先就是要制定教學目標,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其次是要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學到知識,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教授高中語文必修一《記念劉和珍君》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前做好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準備工作,比如了解“三·一八”歷史事件的有關背景,了解主人公的性格,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珍惜當下和平幸福的生活。教學內容就是對課文的大致脈絡進行講解,劉和珍做了什么事情,為什么犧牲了等等。可以讓學生通過對課本的了解,分析劉和珍這個人物的性格,學習她的勇敢和為國甘愿奉獻犧牲的精神,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報效祖國。
(三) 增強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1. 課前導入環節
高中語文教師在上課之前對內容進行巧妙導入,不僅激發學生興趣,而且能夠活躍沉悶的課堂氣氛。一般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有趣的情境,進行導入教學,引起共鳴,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例如在學習高中語文必修三《蜀道難》這篇課文的時候,因為是古文,里面有很多的生僻詞和文言詞,學生理解的難度較大。教師可以導入:假如我們去學校,必經之路需要爬過一座陡峭高聳的山會怎么樣,沒有汽車,更沒有飛機,周圍叢林遍布,野獸出沒,只能徒步穿過是什么感受呢?這堂課我們就隨著李白一起穿過那“艱難的蜀道”,學習《蜀道難》到底是怎樣的困難,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調動積極性,進而實現高效的語文教學。
2. 巧妙運用提問法
課堂提問是高中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也是進行師生互動交流的重要手段。通過提問的方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積極思考,鍛煉了學生的思維,也是讓學生在回答問題中學到知識。教師要根據課本的內容,運用簡潔規范語言設計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另外提的問題要體現層次性,難易皆有,調動學生回答的積極性,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比如,在《沁園春·長沙》的教學中,教師要設置幾個有層次的問題而進行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學習。像“學過的詞與這篇課文類型相同的有哪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表達的思想一樣嗎”“找出他們的相同與不同之處”等等,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快速了解并掌握文章的大概思想,提高教學效率。
三、 結束語
新課程下,高中語文的學習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構建高效教學課堂。因此需要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做好課前的準備,提高駕馭課堂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發蓮.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的高效教學探析[J].課外語文(上),2018(5):98.
[2]張金鑫.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的高效教學探析[J].華夏教師,2017(23):74.
作者簡介:呂靜,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