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教育現代化、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不斷普及,有效地將抽象、枯燥的知識形象直觀化,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推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作為教師要巧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取長補短,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數學;興趣
隨著社會的突飛猛進發展,21世紀的今天已經進入信息化社會,計算機深入各行各業給社會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近幾年來,教育現代化、多媒體輔助教學不斷普及,有效地將抽象、枯燥的知識形象直觀化,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推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數學教學經驗,與廣大同行分享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巧用多媒體。
一、 創建情境導入
良好的情境有利于教師導入新課,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能使情境更加生動,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恰到好處的導入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如教學《100以內的加減法》一課時,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動畫片斷,明明手里拿著一張50元的人民幣去書店買書,教師引導道:“同學們,明明去新華書店買了一本18元的《奇跡課堂》,明明給售貨員50元,請問售貨員得找給明明多少錢?”這生動的動畫片斷瞬間吸引了學生注意力,同學們議論紛紛,教師順勢導入道:“這節課我們來學習100以內的加減法,幫明明算一算售貨員應該找回多少錢?”通過這樣的情境導入,學生的有意注意很快便被吸引,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 知識形象化
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教學內容相對比較抽象、枯燥,導致有的學生聞數學色變,多媒體輔助教學恰好彌補了這一缺點,有效地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促進學生正確理解知識內容,突出課堂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教學《圓柱體體積》時,推導圓柱體體積公式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將圓柱體切割并拼成長方體是教學的難點,推導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圓柱體平均分成上、下兩份,用兩種不同的顏色填充,再把這兩份各平均分為更多的份數,并將分成同等份上、下兩種顏色進行拼合,在對比分析中引導學生發現,隨著切割份數的增加拼合成的圖形更接近于長方體,緊接著引導學生通過演示觀察長方體的長與圓柱體的底面周長的關系、長方體的寬與圓柱體的高的關系、長方體的高與圓柱體的半徑的關系,從而推導出圓柱的體積公式=圓柱體的底面周長÷2×底面的半徑×圓柱體的高=πr2×h。
三、 拓寬知識面
教材是教學的主要內容,但并不意味著學習教材里的內容就足夠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僅憑粉筆加黑板很難拓寬學生的視野,多媒體教學設備能通過因特網進入教育平臺,獲取豐富的相關課外知識,在最短的時間里帶著學生走向世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如教學《面積單位》時,盡管教師舉了眾多事例說明不同單位的大小,但學生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頃、平方公里的認識仍處于表面認識,特別是公頃和平方公里,如今的孩子幾乎都不下田了,這兩個面積單位對學生來說太抽象了,為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輔助學生通過因特網認識到我國擁有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漳浦縣擁有2135平方千米的土地,盤陀鎮擁有116平方千米……學生不僅通過圖片對比認識到各個面積單位的大小,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的家鄉有多大,拓寬了學生知識面,積累更多的見識。
四、 激發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21世紀是信息的社會,如今的孩子幾乎都會使用手機,對網絡充滿了好奇感,多媒體能有效地將文字、圖像、視頻等集為一體,讓學生通過耳朵、眼睛等感官獲取更多的素材,借助多媒體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筆者利用Flash軟件設計了唐僧師徒四人分月餅的場景,師:同學們,唐僧師徒四人有一個大月餅,要怎么分他們四人才能吃到一樣多的月餅呢?每人吃了多大的月餅?學生看到唐僧師傅四人的動畫,興趣十足,議論紛紛,很快便有人回答道:“每人吃了這個月餅一半的一半。”這時教師繼續引導道:“如果唐僧又收了四個徒弟,八個人來吃這個月餅呢?每個人吃了多大的月餅呢?”這時教師進行教學,學生興趣高漲,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
五、 提高教學效率
長期以來,粉筆、教具、掛圖、幻燈片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隨著多媒體的出現,逐漸取代了這些教學設備,提高了教學效率,主要表現在:首先,提高教師的書寫效率,或許大部分數學老師都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應用題教學的鞏固練習時,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把題目抄在黑板上,有的學生一兩分鐘就解答出來了,有了多媒體,教師課前將習題制作成PPT,能在最短的時間把習題全部顯示出來;其次,節省了準備教具的時間,如今的網絡可謂強悍的,課堂教學中的動手操作小視頻幾乎都可以輕松找到,針對一些比較繁瑣的教學演示,教師可以借助小視頻,節省了準備教具的時間,如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順利推導出圓錐體的體積公式,教師得準備多個圓錐體和圓柱體的教具(同底等高、不同底等高、同底不同高等),還有水,一不小心總是把講臺弄得一團糟,通過多媒體演示,達到了相同的教學目的,卻為教師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第三,投影更簡捷,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肯定學生作業的工整、分析學生作業普遍存在的錯誤時,一般都把本子高高舉起讓學生觀察,其實下面的學生根本什么也看不見,特別是學生很多的班級,有了多媒體,教師可以把學生的作業等通過投影儀清楚地展現出來,講評時清楚明了,提高了教學效率。
當然,筆者并非否定粉筆、教具等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并非多多益善,雖然帶來了眾多的方便,然而也存在眾多弊端,作為一名教師,要善于巧用多媒體,取長補短,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寇金國,程偉.運用多媒體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5).
[2]劉延莉.淺析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記錄材料,2017(4).
[3]劉緩緩.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7(12).
作者簡介:蔡振興,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縣盤陀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