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要求下,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創新需要知識,而學生知識和能力獲取主陣地是課堂教學,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主陣地同樣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效果取決于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筆者多年來注重更新教學理念,潛心探索交際法教學,利用情感助教、興趣助學和靈活多樣的交際教學法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目的,教學效果顯著。
關鍵詞: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情感助教;興趣助學;交際法教學
所謂創新能力就是突破舊認識,舊事物,探索和創造有價值的新知識,新事物的能力。對于中學生來說,就是運用舊知識探索學會新知識的能力。筆者認為,學生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才能學好英語,才能在課堂內外靈活地運用英語。那么我們又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呢?筆者多年來有如下經驗和心得:
一、 情感助教營造創新思維的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是以融洽的師生、生生關系為前提,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融洽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需要民主、寬松、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和環境。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消除在學習過程中的畏懼感和緊張感,使他們敢想、敢說、敢于質疑,這樣才有創新的可能。(1)使學生相信教師掌握了他們渴望得到的東西。通過教師超常的駕馭教材的能力和教學技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基于此,教師必須加強自修拓寬知識面,隨時解決課內外問題。(2)使學生相信教師的人格、教學激情和奉獻精神。因為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無法比擬的。學生只愿意對那些能夠激情、富有感染力、樂于奉獻的教師做出反應,當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后才能主動去追求知識,才有了創新思維的前提。其次,建立并保持兩大關系是創新思維有效進行的保證。(1)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及時了解學生需要什么,保護和培養學生的自尊心,注重與學生交流思想,根據個體差異尊重其好奇心,發現并發揮其特長,使他享受有特長的喜悅。對于學困生,教師不應排斥,應查明原因,因勢利導,設法發掘其潛能,找到契機激發其學習動機。比如,可以估計學生此時的程度,確定一個此刻他能實現的目標,(一個簡單的詞形轉換或一個簡單的趣味題或常見的交際語等),使他嘗到成功的樂趣,精神上得到滿足,使之奮起直追。在課堂上用眼神、微笑、簡短的話語讓學生感到關愛。(2)同學之間和諧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課堂上運用交際法鼓勵學生合作之外還可以不時地組織一些游戲活動。如,猜謎,合成詞對對碰,口語表演(抽簽或自選),英語歌曲賽,Bingo等知識性活動來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培養合作精神,增進友誼,形成和諧的學習氛圍,總之,情感機制是教學中的“內能”,一旦搏動并得到強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使創新能力有了堅強的后盾。
二、 興趣助學、培養創新能力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學習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越高,興趣這一非智力因素對學習效果起決定性作用。
(1)字母教學,采用游戲和謎語的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制作卡片,先音后形,用字母給學生命名后,找鄰居,對對碰等方式讓學生進行對話,Whos A(B……)?根據發音對一些字母用謎語方式進行教學,化枯燥的字母教學為妙趣橫生的游戲。
(2)單詞教學中采用意→音→形呈現過程。遵從詞不離境、詞不離實體的原則。呈現實物、圖片或設置情景。在音形結合時把語音教學放到首位,讓學生掌握開音節、閉音節、字母組合,為記憶單詞做好堅實鋪墊。常常以Bingo游戲設置Winning line來激發學生學習語音、記憶單詞的興趣,最后達到了“聽其音、知其形,看其形、會其音”的目的,學生自主記憶單詞,記得牢、記得快。真正體現了“教是為了不教的理念”。
(3)信息差交際法
筆者在教There be結構時,當完成介紹There is/are+sb/sth+prep. phrase后,學生會用There be結構描述自己熟悉的教室和校園,用到這個交際教學環節:筆者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發給每組學生A、B兩張圖畫。一個學生持A圖,另一個學生持B圖,A圖和B圖上各印有一間客廳。交際活動的內容是:首先要求每組的兩個學生各自向對方描述自己所持圖畫中客廳的物品和擺設。在描述過程中,雙方可以詢問圖畫中的細節,但不得觀看對方的圖片,找出兩圖中的相同處和不同處,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師設計的表格。最后對學生完成的情況進行檢查和講評。學生正是在這種嘗試用新語言并且激活舊語言的努力中,提高了創造性運用語言的交際能力。為學生繼續學習英語注入了新的血液。
(4)階段性復習和評價,也是采用游戲和新穎的知識測試方法。筆者在階段性復習中從不牽著學生的鼻子去復習。詞匯復習檢測常采用Bingo游戲設置Winning line有獎聽寫。知識點、語法常常采用知識總動員繩式游戲法,培養學生獨立復習的能力。具體操作是:每一月組織一次知識總動員游戲活動,筆者把平時在教學過程中積累下來的難點、重點和四會雙基知識,交際用語,以各種題型、各種方式寫在 10*20cm 的紙上,每一張紙一個小內容。貼在繩子上進行有獎搶答。在紙條的下端根據難易程度設定獎品,并設計少量超綱內容、智力測試,這樣不但使學生復習了已知內容而且激發了學生對新內容的求知欲。學生在這種知識總動員游戲中渴望表現突出,這才是他們全面復習的真正動力。學生興趣盎然,形成了“百舸爭流千帆競”的場面。
三、 結語
中學階段是學生的主要成長時期,培養好學生的能力將會使他們終身受益。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造,教師應不斷更新理念,以信任和鼓勵的態度來肯定學生發現,引導其探究,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同時教師應加強自修,潛心鉆研,勇于探索,不斷改進完善教學方法,用我們的智慧點燃學生的創造性,逐步培養其求異創新能力,最終使學生發展成為勇于思考敢于創新的高素質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黃銀朵.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農家參謀,2018(17):176.
[2]程華.初中英語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有效培養[J].校園英語,2018(32):83.
作者簡介:
宋戰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柳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