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九年級政治的中考復習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如來自中考的壓力、學生的不理解、教學方式方法的單一等因素。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將關懷與沖擊、嚴格與寬柔、傳統與網絡、思維與實踐進行加法組合,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關鍵詞:加法;九年級政治;復習
九年級政治復習面臨時間緊迫、任務量大、學生重視程度不高等問題。學生的政治復習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值得每一位政治教師思考。筆者從心理、管理、方式、方法等角度均主要采用了加法運算,讓九年級政治的復習同樣精彩。
一、 關懷+沖擊
復習中考是一個持久戰,學生難免會有疲憊或波動的時候。九年級政治教師的密切關注,就會發現學生的學習狀態是否正常。如果發現異?,F象,教師及時關懷學生,可能會讓學生“懸崖勒馬”。所以在平常與學生的交流中,教師應留心觀察學生在課堂的交流和反應。在沖刺中考的后期,筆者發現了一個原本在課堂積極發言的學生,開始上課不積極。筆者鼓勵她說:“積累本身就是一個過程,如果你在最關鍵的時候撤退了,那么你的收獲可能就此終結了。盡力了我們沒有什么好后悔的。這種拼搏的精神只要伴隨著你,成果總會在某個地方等著你的!”她用力地點點頭,上課的眼睛里再度閃現了光芒!
旭日和風,讓學生健康成長。波濤澎湃,能激發學生斗志。在思想上,九年級的政治復習有一大部分學生存在態度不端正的現象,究其原因是對政治的重要性認識不清。九年級政治教師可以直言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在中考中的關系:不是拖后腿,而是發揮作用彌補其他學科中“短腿”造成的失分;不是對立,而是攜手其他學科共同幫助學生進步的。通過往屆學生前車之鑒的例子,引發學生反思自己的態度和行動。在行動上,九年級政治教師自己首先要有所動作,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態度。學生能夠從教師的行動中感受到九年級中考的氛圍,從而帶動學生有進一步的行動。
二、 嚴格+寬柔
面臨中考,政治教師的嚴謹能夠引導學生認真學習。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應嚴格要求。比如,專業術語要求學生一個字都不能錯,否則會導致學生這個得分點失分;題型的答題規范不能錯,如果“為什么”的題型答成“怎么做”的思路,就偏離了答題要求;答題區域不能錯位等等。這些都可能引起學生輕視政治學科或政治成績下滑。九年級的政治教師必須嚴格要求學生,不能在有把握的知識點和題型中失分,更不能因為非智力因素或細節影響了正常水平的發揮。如果現在吸取這個教訓,就沒有下次同樣的錯誤了。這次的“失”,是為了今后的“得”。
嚴謹治學,讓學生嚴于律己。寬猛相濟,能鼓勵學生進取。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他們得到的進步是他們付出超過其他學生幾倍的努力,好不容易換來的。九年級的政治老師要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建檔跟蹤。當這類學生有進步時應該多激勵,教師可以幫他們的答卷再找找得分點,手頭再“放寬”一些,讓他們享受到“跳一跳將能夠摘到蘋果”的成就感,增強他們對學習政治學科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哪怕他們每天只有進步一點點,教師也不要吝嗇對他們進步的肯定。有時候,老師的一句肯定、一個眼神、一臉微笑、一個點贊,就能讓學生感受到春風拂面、擼起袖子加油干!
三、 傳統+網絡
教學,不僅僅是教師教,更重要的是學生學。學生如何學,是教師必須研究的課題。傳統的聽、說、讀、寫、思都是調動學生多種器官共同參與學習的好方法。九年級政治的中考復習,更要激發學生自己學。學生們在講練讀寫結合中吸收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學習如何組織答題用語、區分易錯易混點,等等。當堂就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互動講評、對有進步的同學予以肯定。理論復習-實踐演練-反思提升,是一種集中時間和注意力、提升能力和熟練度、增強良好學習氣氛和動力的好辦法。每節課前5分鐘的時政述評,按照中考的要求準備,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上臺鍛煉自己的能力,借鑒他人的優點,熟練解題的技巧,促進自身的發展。
傳承傳統,讓學生繼承優良。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創新能調動學生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微課,上傳到教師空間、學生群或網絡平臺,方便學生根據所需取用。同時,筆者還布置了與微課配套的學習任務單、鞏固練習等,學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鞏固。每次的九年級政治質量檢測,筆者根據大數據分析,找出學生得分率較低的試題,進行微課講評:如何審題、如何抓關鍵詞、列舉典型錯誤、分析題型的答題規范和解題思路、具體分析相應的知識點、解剖評分標準、提供鞏固練習等。微課上傳網絡后,學生就可以在課后進一步學習、琢磨、理解。九年級中考復習作業布置還可以要求學生下載希沃課件,制作思維導圖,在課堂上輪流展示,改進后上傳網絡分享。
四、 思維+實踐
學生思維的培養,是初、高中政治教學銜接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材在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思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將教材為我所用,在原有的基礎上適當調整,通過剖析問題,運用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樹立辯證思維。例如,理清初中政治知識中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將有利于學生在高中的思想政治課程中,更好地運用權力與義務的辯證關系;也有利于學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實踐二者的辯證關系。
思維,讓學生推動改變。實踐,能決定學生習慣。學生的實踐可以帶動思維的成長,教師必須讓學生動起來,才能鍛煉學生的思維。筆者在中考政治復習課時,先示范思維導圖的推導過程,再要求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制作與老師不一樣的思維導圖。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從而發現學生的問題,點撥學生的思路與技巧,再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學生的思維導圖,開展生生互動剖析問題,表揚學生值得肯定的地方,引發學生討論哪里需要改進和怎么改進,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歸納思維、整體思維、創新思維等。學生思維導圖的制作,既培養了自身的思維能力,也在頭腦中建立了知識網絡系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收獲了思維的成長和實踐的進步。
九年級政治中考復習,靠單一的方法,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們需要盡可能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進行加法運算,并且優化組合,實現1+1>2的效果,為九年級政治復習增添色彩,為學生的成長服務。
作者簡介:陳霞,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