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西方,蘇格拉底是提出在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法的第一人。而在東方,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了“啟發式”教學原則,并且形成了嚴密的理論體系。在1929年,毛澤東主席也在教學教授法中提到了啟發式教學,可見,啟發式教學自古以來就在教育史上閃爍著光芒,是一種古老而又有價值的教學理念。如今,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新課程理念的改革,啟發式教學又迎來了一次新的發展機遇。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作用和地位;應用;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一、 “啟發式”教學含義
所謂啟發式教學,許多的學者各有不同的看法,追溯其歷史淵源,我們知道最早是我國古代的孔子提出的,其典型性論斷“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已在教育界流傳至今,影響深遠。
在我看來“啟發式”教學實際上就是一種在教師的指導與引導之下,學生處于自主學習與思考的思維之中,從而得出結論,獲得知識的方法。
二、 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意義和作用
(一) 采用“啟發式”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
“啟發式”教學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不同,這種方式能促進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眴栴}的提出與研究是思考的開始,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啟發式”教學,根據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層層設問,步步深入,從而喚起學生的主動思考的意識。
(二) 采用“啟發式”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現代“啟發式”教學把學生視為認識和學習的主體,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是教育教學成功的必要條件。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作用是外在條件,學生認識主體的主動性是內在因素。在教學活動中,啟發式教學促進學生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在歷史知識的學習中,主動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討論問題,得出結論,從而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創新能力。
三、 “啟發式”教學在歷史教學中的形式與應用
首先是“正問啟發”。這是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中最常用的一種啟發形式,就是根據教學的重點、難點,提出具有挑戰性和思考性的問題。
其次是“反面啟發”。也就是教師從與重點和難點等知識點的相反角度進行設問,引發學生好奇心,加強學生對歷史事件或者人物的現象與本質的學習和認識。
最后是“類比啟發”。這是將某些有共同屬性又有本質區別的歷史知識進行歸類、比較,引導學生找出異同點,使學生準確地把握歷史知識的本質與真諦。
總之,啟發式教學的模式可以多樣,但無論采取哪一種模式,都離不開其中的宗旨:就是發揮教師指導和引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積極主動地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是以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和思維教育為目的的。
四、 “啟發式”教學使用時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一) 存在的問題
現行啟發法式教學的教學面對幾個方面的挑戰:
第一,隨著新的教學模式的不斷增加,教育界出現了輕視啟發式教學的現象?,F如今,新課程改革正在開展著,許多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地涌現,教育工作者開始重視并采用研究性學習、合作探究學習等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范例教學法、暗示教學法等形式更是備受關注,這些都在不同程度沖擊著“啟發式”教學
第二,也有認為啟發式教學就是“精講多練”,有些教師把每一節課都按一定時間比例來劃分“講”與“練”。他們認為,“精講”就是“少講”,講得多了就是“灌”,就是注入式,這種理解顯然是片面的。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教師講就是灌,問答就是啟發式。
第三,在中國的教育考試制度中,應試教育仍然是普遍存在,課堂教學中大多數還是在用注入式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采用“啟發式”教學的空間。
(二) 解決建議與措施
提高思想認識,把啟發式教學放到提高國民素質的高度來認識。長期以來,我國應試教育的普遍存在使人們過分相信教師的作用,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和廣大教育者要從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出發,把啟發式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方式,讓這種方式貫穿于素質教育的始終,全面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國家要重視發展和完善“啟發式”教學的理論體系,在全社會中鼓勵采用啟發式教學,以使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其智力也能得到更高層次的提升。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廣大教師要轉變觀念,改革教學方法,要重視和研究“啟發式”教學的理論,并結合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學生情況和教學情景的不同等實際情況大膽地進行嘗試,不斷地挖掘啟發式教學的內在潛力。
五、 結語
在現代學者的研究下,啟發式教學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就如前面所說,其共同之處就是發揮教師指導和引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積極主動地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是針對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好奇心、創造性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學。許多筆者認為,深入探究、發揚“啟發式”教學,充分發揮其功能,對于提高我國教育改革的具體實施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蒙吉安.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當代教育論壇,2005.
[2]謝興濤,劉克芝.中學歷史課如何應用啟發式教學[J].種教文匯,2005(4).
[3]第五紅艷.啟發式教學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7(9).
[4]第五紅艷.啟發式教學的優化與創新[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10).
[5]杜海清.對啟發式教學的思考[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2004(9).
作者簡介:謝春香,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