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發展逐漸從書面教學發展為信息化教學,近年來中職學校在教學中也融入了信息化建設,通過網絡信息技術進一步地提升了教學質量。因此,信息化教學在當前我國的教育環節應用已經十分的廣泛,讓教育能夠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及時發展和更新應用,并且能夠給老師和同學們共同研究和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當前,這種教育模式在中職內科護理專業也已有效實施,為護理專業的醫學生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平臺,直觀學習護理技能,梳理護理理論知識,讓教師們也適應了現代化的師生角色,能夠完善內科護理的課程學習。
關鍵詞:中職;信息化教學;有效實施
一、 引言
內科護理專業的教學大多都建立在理論教學階段,內科護理技能訓練還不夠直觀,學生們僅僅依靠教師理論傳授、教學視頻來了解,因此內科護理的技能學習效果欠佳,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此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希望能夠減少這類問題的產生,幫助中職護理專業學生更好地融入崗位,在信息化教學階段能夠自主學習,對知識有效梳理。
二、 中職學院開展信息化教學的目的
首先,在內科護理課程中信息化技術可以通過云共享儲存資源,教師的課件可以在課程信息、教學文檔的公布中讓信息資源在線修飾和補充,比如:視頻、音頻的在線剪輯,電子幻燈片、圖片的插入等等都可以進行靈活運用,通過超文本技術和剪輯的方法將護理技能的學習更加直觀。
第二,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平臺,將師生之間的角色互換,讓學生們進行交流合作,老師僅僅是作為引導的作用,幫助同學們指引方向,但是不參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另外可以進行跨班級開展課程教學,開展課程較多人員參與,進行在線評價和反饋,積極的改正和完善。
第三,在信息化技術的指引下,能夠為內科護理課程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幫助學生們在護理技能操作中,方便老師進行成績檢驗,將反饋信息發送給學生。課程時間也可以通過教學平臺發布,提前將該課時學習的知識課前交由學生進行討論和預習,簡化教學過程,完善內科護理課程的知識積累,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共同進步。
三、 中職學院開展實施信息化教學的措施
(一) 突出信息化教學的有效領導
在中職教學的課程實施中,信息化教學的理念重視不足,從而導致大量中職學校在開展專業教學中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較少。
在新型的信息化教學建設中,中職學校領導必然會改善傳統的教學觀念,將知識從書面教材中提取,融入現代化技術,針對教學的內容改良教學目標。以內科護理專業為例,教學目標從理論教學考核已經轉換為理論結合實踐的雙重考核,尊重內科護理專業醫學生的學習需求。在中職院校內全面覆蓋信息化教學設備,根據設備的投入情況結合各個專業的教學需求,制訂相關設備的采購計劃,規劃網絡課程課時安排,以有效落實作為基點,對于網絡信息資源的整合,除了定期與專業教師、國家專業相關的教學標準進行課件設計之外,中職學校還會加強網絡資源的融入,并可以結合其他院校的網絡圖書館資源進行信息整合。
(二) 加強信息化教學的開放性
以往中職院校開展信息化教學通常都是根據課程進行安排,并且通過課程設計申請機房開展主機連輔機的模式開展課程直播。
如今的中職院校有效實施信息化教學中,通常都是放開了信息化教學,機房建設規模加大,計算機設備的增多,新型護理技能檢驗設備的引入,都是本著學校的長遠發展而進行相關的建設。不僅如此在信息化設備的投入中,超鏈接視頻、音頻的播放、翻轉課堂的在線指導與知識考核、多媒體情境模擬教學等已經逐漸落實與完善。信息化教學的開放從根本上是鼓勵教學模式的轉變,留給學生們充分的時間實現自我梳理知識,加強小組互動促進思維碰撞,創設交流平臺實現在線互動,進一步加強學科教學資源的共享讓學生們全面學習,在中職院校的內部學習中構建交流平臺,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三) 轉變傳統書面教學理念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教師作為書面教學主體,學生們通過機械的書面講授方式吸收知識,在信息化教學的有效實施下,這種教學理念實現翻轉。
在中職院校,在信息化教學中資源實現在線圖書館的及時更新,傳統的師生定位已經逐漸開始轉變。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積極鼓勵老師采取與學生互動的學習模式,以學生為主,更好地發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學習狀態。鼓勵不同專業學生們個性化發展,提高醫學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增多多媒體的應用過程,中職院校教師鼓勵學生們自主創新課件,制作多媒體課件,主動地進行學習管理,承擔自主學習計劃的設計和實施。在信息化技術的融入中,學生們能夠通過課堂任務,申請機房主動尋找資源,吸收資源,判斷資源。有的中職院校也會定期開展課堂知識演講評比,激發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信息交流和闡述能力。
(四) 重視網絡信息化安全建設
隨著網絡信息化教學的深入,安全建設是中職院校持續教學的必要考慮問題,安全系統的建設是加強學校內部管理,保證教學資源完善的重要指標。
所以中職院校對于信息化教學的相關設備、信息化系統需要定期對數據的安全進行風險評估,同時中職院校的信息管理人員還需要提高信息數據安全標準,通常是設置防火墻、安全密鑰、定期檢測的方式進行檢驗。一旦發生異常情況,工作人員需要及時對數據進行檢測,遇到數據風險,提前上報。中職院校的內部網絡和計算機的管理檢測上,對于計算機的安全力度按等級認知,加大數據安全的管理力度和管理策略。
四、 結論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中職信息化教學的有效實施,信息化教學是如今高等院校、職業院校教育發展的必然階段,也是進一步順應教育發展潮流。因此本文從開展信息化教學的目的入手,進一步分析如今中職院校開展信息化的具體措施,希望能夠對相關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斌.信息化教學有效性的理論思考——對信息化教學本質的再認識[J].現代教育技術,2013,23(3):26-30.
[2]方兵,楊成.I-時代的高校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探析——以開放大學為例[J].遠程教育雜志,2013,31(6):88-94.
[3]梁云真,蔣玲,趙呈領,黃志芳.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以W市5所職業院校為樣本[J].電化教育研究,2016,37(4):107-113.
作者簡介:
葛楠,重慶市,重慶醫藥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