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小學生年級都比較小,自我約束和思維模式都不成熟,因此小學班級管理難度大。這就要求教師以一定的管理技巧來管理學生的學習和行為,引導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然而,教師應該找到管理小學班級的正確方法,讓學生能夠從本質上聽從教師的安排。因此,有必要把情感教育應用到班級管理中去,本文從情感教育的意義出發,具體闡述了情感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小學生;情感教育;班級管理;管理技巧
一、 前言
情感教育是通常所說的教師通過情感交流促進學生成長,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老師的領導,培養學生形成定向的情感,使學生的價值觀、學習觀以及思想道德修養能有積極層面上的突破。情感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班級管理質量,促進嚴謹的課堂紀律秩序,也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思考習慣,有利于小學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只有當情感教育科學有效地運用到小學班級管理中,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小學教育的整體水平。
二、 推行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 開發學生智力
整個教學過程其實都展現著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如果教師能把教學活動以一種富有表現力的形式表達出來,就能夠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更好地接受老師傳遞的信息。教師通常在教學中通過手勢和多媒體講授的方式傳遞信息,而教師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可以帶動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語言感染力,給學生留下深刻的課堂印象,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的情感言語活動能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夠記憶得更加牢固。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處于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狀態,能夠創造輕松的教學環境,這也有助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四方。
(二) 適應社會發展
小學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教學應致力于學生素養的全面形成和發展”,這是小學課程教育的“起點”和“立足點”。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僅包括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包括正確的學習方法、積極的學習態度、正確的思維方式以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小學生如果能夠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就能夠積極地調節自己的情緒,面對突發事件不會表現無知、自私和不講道理。這樣的學生走入社會以后,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節奏,并從中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光明大道。
(三) 促進認知與情感均衡
雖然情感和認知是小學教育的兩個方面,但如果從學生心理活動角度來看,它們是相輔相成整體。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會發現,學業失敗可能不是由于學生的智力不夠或者學習方式不對,而是他們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不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對待學習,逐漸走上了學業失敗的道路,最終導致學習失敗甚至過早進入社會一事無成。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提高認知能力,我們必須首先從分析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作為出發點,找出阻礙他們學習進步的情感因素,及早糾正學生的情感方面的偏差和錯誤,積極引導學生從情感上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使學生情感和認知水平均衡發展。
三、 情感教育運用途徑
(一) 樹立正確情感觀念
小學生年齡小、自我意識差、思維不完善,所以有時候不能正確地作出判斷。這導致學生在解決各種問題時會有處理不當的現象。為了增強學生的班級管理意識,必須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觀念。教師則是小學生的領路人,要積極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創造和諧友愛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過程中樹立良好的情感觀念。
(二) 改變班級管理模式
教師要改變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應建立人人參與的班級管理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班級中的班委要定期輪換。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長處和優點,選擇最適合學生的班級崗位,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會感覺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能夠更加認真地完成學習和管理任務。
(三) 調整學生自我情感
小學生由于心智不成熟,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這有利于小學生實現情感的自我調控。教師也要經常與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一言一行,關注學生的日常行為,共同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心理障礙,從而使學生能夠掌握自我情感調控的方法。
(四) 給學生更多關愛
在小學班級活動中,教師是重要的指導人,學生是主要的參與人。教師不僅在課堂教學中負責知識的講解,而且在教學中也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使學生能與教師形成情感交流。同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向,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讓學生主動地與自己交談。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感受學生的困難,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從而能夠更好地管理班級。
(五) 建立起榜樣作用
小學生往往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他們會積極地學習和模仿他們崇拜的人。教師則是學生在學校常常接觸的人群,因此教師的一舉一動能夠影響學生的言行。所以教師如果能嚴格要求自己,在課上和課下謹言慎行,就會在學生心中形成積極向上的正面形象,無形中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四、 結語
現代的教育不僅僅是傳授教材知識,更加強調素質教育的實施,而情感教育能夠直接影響班級的管理工作。因此教師要把情感教育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注意關注學生的情感動向,不要過分強調以應試教育為主的卷面成績,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進步,為其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時樂曉.關于情感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8(3):198.
[2]李勝男.農村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中的情感教育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3]沈吉剛.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情感教育滲透研究[J].亞太教育,2016(29):223.
[4]熊詩文.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情感教育[D].蘇州大學,2010.
作者簡介:
孟梅,山東省膠州市,膠北柏蘭光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