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謝鳳先
摘 要:隨著數字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有的圖書館館藏資源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科研人員的多元化需求。本文在對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與共享意義進行闡述的基礎上,深入剖析數字科研環境下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與共享模式內容,為今后圖書館館藏科研資源管理的未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圖書館;數字科研;共享;模式
1 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與共享意義
1.1 加強資源共享與科研交流
科研信息資源的價值是科研人員取得科研成果的核心問題,傳統低效的信息獲取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信息時代學術交流和科研人員多元化需求。現階段,在數字科研環境下如何使科研信息增值,最大化滿足用戶對科研資源的需求是擺在圖書館管理者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圖書館館藏資源共享模式能夠有效地將科研活動過程中涉及的環節、內容、素材進行整合,不但為館藏資源用戶提供了一條快捷的科研資源獲取途徑,而且有效促進學術科研的進步。共享型圖書館館藏資源管理將逐步取代傳統的圖書館資源管理模式。
1.2 激發學術科研動力
計算機互聯網技術改變科研人員以往傳統的封閉式實驗研究,通過計算機技術不僅能夠進行數字化模擬實驗,而且能夠快速獲取相關的學術信息。同時,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愿意在互聯網上分享個人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實驗過程、研究心得等,在和同行交流探討的過程中強化了研究人員對學術知識的認識,激發了科研靈感。在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過程中通過數據采集與開發,收集一些正式出版發行以外的學術信息,包括研究總結、實驗心得等,以豐富圖書館館藏學術資源,不斷促進科研人員繼續學術科研、交流共享,激發科研創新意識。
1.3 促進科研信息全面性
傳統的圖書館館藏數據庫按照學科類別進行分類,以方便科研人員快速檢索獲取所需的學術信息。但是對于交叉性學術研究,完全按照學科類別劃分資源信息,會對科研人員的檢索結果產生一定的局限性,影響最新關聯信息的收集。而數字科研環境下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共享模式解決了科研人員檢索信息片面化的問題,圖書館館藏內容包含各個學科領域以及交叉學科的學術資源。數字科研環境下圖書館數據庫能夠反映出圖書館擁有的科研資源以及與科研人員的互動成果,展現各學科研究內容的關聯性,增強各學科之間的資源分享從而不斷促進館藏資源增值。
2 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與共享模式內容
2.1 科研信息采集與開發
圖書館應當結合數字科研特點積極主動地開發和采集最新的學術資源信息,為科研人員提供全面的館藏共享資源平臺。科研人員在進行課題研究前,需要搜集大量與課題相關的學科資源,盡可能全面掌握和自己課題相關的最新科學研究成果情況,以確定自己課題的研究方向。在進行圖書館館藏資源構建時,應充分考慮科研人員課題項目研究的需要,針對性地采集開發科學研究數據資源,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并對其進行深入挖掘、整合和歸集,同時,采用數據統計工具對數據進行分析,為科研人員提供優化的增值性信息資源。這些科研信息主要來源于圖書館現有文獻資源整合和科研機構的最新學科信息的采集。圖書館通過優化共享科學數據資源建設,為科研人員降低學術信息檢索的工作量,不斷提高館藏科研資源的利用率和價值。
2.2 科研信息存儲與咨詢
科學研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科研信息,圖書館長期存儲科研數據是科研人員持續開展科研活動的一項基本要素,也是今后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圖書館在科研資源存儲管理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圖書館可通過獨立自建或與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及科研機構合作建設科研數據存儲硬件環境,為科學數據存儲服務提供有效的技術保障。目前,國外的一些大學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與成果,科研人員可通過圖書館存儲平臺上傳科研數據,實現科研成果發表與學術交流[1]。圖書館館員和科研人員通過該平臺實現科研數據的獲取和共享合作。
科研數據咨詢是圖書館館藏資源管理服務的核心環節,圖書館館藏大量的科研信息數據源,只有圖書館館員通過網絡信息技術手段,將館藏科研信息嵌入到科研組中實現科研信息查詢、協調與增值服務。由于科研數據均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圖書館館員需要在館藏資源生命周期內為科研人員提供一對一的咨詢與服務,以實現館藏科研資源的最大化價值,圖書館館員不僅應定期對科研數據的需求進行調研、采集歸整最新的科研信息,而且要主動融入到科研活動過程中,及時了解和掌握科研人員的數據需求,加深與科研組的良性互動,并運用科學的管理技術為科研組提供科研數據管理服務。
2.3 科研信息導航與檢索
科研信息檢索是科研人員快速獲取課題所需有價值科學數據的關鍵,數字科研環境下圖書館館員應強化科研信息的導航與檢索服務意識。圖書館館藏資源平臺的導航與檢索功能不僅能夠提高館藏科研信息資源價值,而且優化的圖書館館藏資源平臺也能夠為科研人員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智能導航與檢索服務,方便科研人員對圖書館館藏資源外的科研信息的獲取與檢索。圖書館館藏資源平臺不但需要完成自身數據的存儲功能,更應拓展廣泛的外部科研信息檢索與導航服務,從而最大限度滿足科研人員對課題項目信息數據的需求[2]。目前,國外一些科學數據信息中心通過對科學數據詳細精準的整理、分類和數據分析,設計實現功能強大的科學數據檢索及精準鏈接系統,并在此系統基礎上衍生出智能化的信息檢索工具,為科研人員提供更加多元化、個性的檢索服務。
2.4 科研信息分析與共享
圖書館館藏科研資源管理與服務的目標是實現信息資源的增值,圖書館應對現有資源進行深入挖掘與價值分析,建立科研數據與其相關科學信息的關聯模式,從而使科研人員能夠快速檢索到更多有價值的關聯信息,并為科研人員提供信息下載服務。科研信息分析內容主要包括數據統計分析、數據定性分析、數據空間分析等[3]。圖書館科研數據共享服務平臺主要分為館外共享系統和館內共享系統。館外共享系統能夠實現圖書館與外部信息共享功能,館內共享系統是圖書館館藏信息管理與服務的核心內容,圖書館館藏科研信息平臺是實現各專業學科機構的科研信息歸集與共享的載體,主要是按學科存儲科研資源并提供科研人員查閱下載。如美國科研信息共享訪問生態系統SHARE項目,在確保科研信息安全狀態下,提倡統一開發集成的科研信息數據平臺,深入發展學術館的知識服務功能。現階段我國科研項目組的科研數據一般涉及多層面的信息資源,通過科研數據共享降低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的成本,提高科研信息利用率和轉化率。通過資源共享互補進一步拓展科研信息資源的使用范圍,避免圖書館館藏科研信息的浪費及重復建設,從而提升圖書館科研數據管理及服務水平。
3 總結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科研工作將朝著更加開放化的方向發展,圖書館應從資源增值角度出發,優化構建館藏資源管理與服務系統,為科研人員提供高效的館藏科研資源共享服務。同時加強與科研機構的共享與合作,使數字科研環境下的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建設與共享工作適應科研環境發展的需求,為科研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價值的科學數據。
參考文獻
[1]孟祥保,葉蘭,常娥.高校圖書館科研數據聯盟建設策略——以荷蘭3TU.Datacentrum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5,8(10):56-60.
[2]黎偉.數字科研環境下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與共享模式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8,10(8):99-102.
[3]李愛國,華蘇永,汪社教.基于用戶信息共享的圖書館合作模式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5,9(5):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