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147-02
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寫作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它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多年的教學實踐,對于低年段的看圖寫話嘗試了各種方法,簡單談談:
一、看圖寫話并不難,激發興趣最關鍵。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低年段寫話教學目標中提出:“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由此,我覺得對低年級看圖寫話的教學首先應該從激發興趣入手。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重視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誘發學生的強烈欲望,創設有趣的看圖寫話情境,讓學生愉悅地看,高興地說,快樂地寫,進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觀察有序且全面,明確主題思路寬。
教給學生觀察方法,授之以漁。對于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主要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的。
(1)首先學會看類型,整體把握主題清。
看圖寫話一般包括單幅圖看圖寫話和多幅圖看圖寫話兩種類型。對于單幅圖,讓學生在觀察中找出幾個要素: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誰,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樣,心情如何等。這樣對圖畫有一個整體上的認識。對于多幅圖的看圖寫話,要在把每幅圖看清楚、看明白的基礎上,想想圖與圖之間、人物與人物之間存在哪些聯系,時間和地點發生了哪些變化。使多幅圖看圖寫話變成一個完整、連貫的故事,對圖畫主題有整體把握。
(2)觀察順序要理清,觀察方法記心中。
觀察必須要有一定的順序。不能一會抬頭看天,一會俯身看地。要教會學生從總體到部分再到總體的觀察順序。還有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先左后右或先右后左;還可以從中間到兩邊等等,這樣有順序觀察,也從不同的角度對畫面進行觀察和分析,從而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總體印象,這樣的有序觀察才能寫出有條理的文章。
(3)細節之處有真情,細致觀察入情境。
除了教學生有順序觀察外,還要教會學生細致觀察細節之處,從細節之處判斷人物可能說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動,也就是入情入境地觀察,才能更好地發現畫的“眼睛”,也是畫的“真情” “細節決定一切”,比如圖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及人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等,應再深入進行觀察,用有趣的細節激發學生的看圖興趣,使學生有不同的新發現,新體驗。
三、啟發思考是重點,展開想象“活”畫面。
對于無聲靜止的畫面,要讓學生看得“聲”“動”起來,是一個難點。這就需要教師啟發學生思考,展開合理的想象。不少學生看懂圖意了,可是還把作文寫得平平淡淡,其原因就在于只是就物寫物,沒有發揮想象。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我很重視“想”這一環節。一是想老師提出的問題;二是借助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合理想象,使靜止的畫面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盈起來。
四、口頭表達要訓練,注意生動和連貫。
接下來的環節是完整地敘述,發現有的學生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盡管畫面觀察清楚了,敘述起來依然是前言不搭后語,跳躍性強,啰嗦重復還有語病。此時也不能操之過急,要注意以下三點:
1.自主合作來訓練。
首先要讓學生再觀察,再想象,然后組織語言,同桌互說,互相補充;小組互說,互相補充;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進一步提出要求:說得有頭有尾,條理清楚,表達完整,聲音響亮。
2.語言生動又規范。
鼓勵指導學生用詞準確生動,啟發學生大膽合理想象。例如:問問學生“還可以用哪個詞語來形容?”、“猜猜他們會怎么說、怎么做?”等等
3.不同層次都發展。
訓練時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表達能力強的要更加完善,對那些口頭表達較差的學生循循善誘,促其發言,哪怕是三言兩語,也予以肯定。
五、落到筆上不能減,富有個性文采顯。
看圖寫話四步曲:看、想、說、寫,最終的寫更不容忽視。我們都會發現,有些孩子說得生動完整,可是落到筆上減少了甚至一半的內容,所以要指導學生寫好,寫出富有個性、富有文采的文章。
六、發現學生閃光點,愛心評語促發展。
評價藝術的真諦就是敏銳地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真誠地肯定他們的點滴成功,用精妙的評語,喚起學生寫作興趣,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一句贊揚,一句鼓勵,愛心評語會使學生心花怒放,信心十足,促其發展。
最后用一首打油詩總結我的看圖寫話教學心得:
看圖寫話并不難,激發興趣最關鍵。
觀察有序且全面,主題明確思路寬。
一看環境和人物,動作表情看全面。
一絲一毫仔細看,融入生活想象伴。
原因經過加結果,事情過程才算完。
口頭說通記心間,時間地點要說全。
天氣景物和人物,心理活動和語言。
多讀善思強內涵,才思靈動文采顯。
若想下筆如有神,全靠讀書破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