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燕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陶行知先生也曾經說過“生活即是教育”。由此可以看出,生活素材能給學生最真實最有效的教育。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鼓勵小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泉源”,構建寫作中的“溪水”,能夠全面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尋找生活素材,強化真情實感
作文的水平如何與寫作素材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在小學生的寫作練習中,不難發現,如果小學生自己杜撰一件事,看起來作文蒼白無力。如果小學生寫生活中的事情,即便語言表達不太通暢,看起來也是有情有感、十分生動的。因此,鼓勵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素材,將生活中的素材應用于寫作,能夠強化他們的生活意識。
首先,引導學生記錄感動的事情。感動是一種學生自發的情感,當在生活中遇到感動的事情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會受到觸動。這里我與大家分享一個小學生作品中的片段:“今天中午,媽媽回家有點晚,她在廚房里忙活,一邊炒菜一邊熬著小米粥,廚房里的溫度似乎很高。她嘴里說著:‘唉,都怪我回家晚了,不過飯一會就好了。我看到媽媽的汗流了下來,一滴一滴,一方面是因為天熱,一方面是因為媽媽怕我著急。以前回到家從來沒有覺得媽媽為我做飯多累,可是今天無意間,我發現媽媽每天真的很辛苦。”如果不鼓勵小學生發現生活素材,可能小學生當時只是觸動,過后就忘記了,這樣讓小學生記錄生活中的感人故事或者感人細節,不僅能夠強化小學生的情感教育,更可以引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其次,引導學生記錄新奇的事情。小學生的閱歷有限,他們所看到的很多事物都是新奇的,鼓勵小學生將生活中的新奇記錄下來,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觀察素材也十分重要。
另外,引導學生記錄美麗的景色。美景是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看到并且隨處可以記錄的,美景能夠激發學生內心的美感。鼓勵小學生將他們觀察到的美景寫進作文里,能夠引導小學生更好地觀察生活美景。尤其是鼓勵小學生將修辭等與美景結合,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
這里,我與大家分享小學生的作品片段——
【具體學生】陣陣春風,吹散云霧,太陽欣然露出笑臉,把溫暖和光輝灑滿湖面。
【具體學生】遠處巍峨的群山,在陽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黃色的外衣,顯得格外美麗。
【具體學生】炎炎的烈日高懸當空,紅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著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時的火焰來。
【具體學生】晚秋了,太陽懶洋洋地掛在天上,像個老公公露著笑臉在打瞌睡。
類似的引導真正能夠讓小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觀察并感受美,也能夠讓小學生在語言的應用中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
二、開展實踐活動,激發創作靈感
真正鼓勵小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素材,除了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之外,我也定期開展實踐活動,激發小學生的創作欲望,讓小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受到啟發,用文字表達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
比如,我們曾經舉行過這樣的活動,利用周末的時間帶領小學生逛公園,一起感知自然的魅力與美好。有位小學生的作文寫得十分精彩。后來這位小學生說:“老師,我就是因為看到了才寫的,如果您不帶我們去,我沒有看到,根本寫不出來的!希望老師以后還帶著我們參加集體活動……”
“剛剛走進公園,就看到了碧波蕩漾的湖,一陣微風吹過,湖面起了波紋,像一匹迎風舞動的絲綢。湖的水真清呀,清得能看見湖底的青草,湖的水真綠呀,綠得仿佛一是塊無瑕的碧玉。湖面滑過一條龍舟,彎彎的龍須,好像兩條飄動的絲帶,龍角好像兩枝枯樹杈,金燦燦的龍鱗在陽光照耀下直晃人眼,尾巴好像一團紅紅的火焰。龍身駝著一座小房子。小房子雕龍刻鳳顯得那么雍容華麗。湖岸上栽著兩排柳樹,好像等待檢閱的士兵。”小學生真正用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所見所感,用多種修辭將美景寫得形象生動,這種實踐活動切實激發了小學生的寫作熱情,能夠讓小學生積極參與到寫作中,更具有針對性和真實性。
寫作與讀書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書讀多了,才會反思,才會學習別人的優點,更好地進行寫作。因此,在日常的寫作教學中,我也鼓勵小學生進行閱讀,通過閱讀實踐活動,讓小學生寫出讀后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強化寫作深度。比如,我們曾經在班級范圍內開展過“一周一讀”,讓小學生自由選擇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結合自己的生活寫出讀后感。因為這個活動給了小學生自主性,小學生真正能夠根據自己的意志和愛好來選擇,因此小學生寫得十分認真。有的小學生和媽媽一起在家烘烤,所以他選擇了一篇與烘烤有關的文章,并寫出了如下的文章片段——“蛋撻有牛油曲奇皮和酥皮之分。酥皮講求功夫和耐性,將一份水皮加入一份油皮,由于水和油會分開,就形成了一層層的酥皮。但40年前牛油是十分昂貴的,于是師傅就改用豬油來制作蛋撻。這些都是媽媽告訴我的,我突然覺得媽媽好厲害啊,媽媽懂得好多。我以后也要多向媽媽學習。”因此真正鼓勵小學生觀察生活,觀察細節并用文字表達出來,能夠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對于小學生的全面成長十分有利。
從語文教學的角度來看,寫作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生活方式,是促進自我發展的重要手段。小學生作文是運用書面語的綜合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藝術高于生活又來源于生活,作為教師,要在小學生的寫作教學中引導小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美并記錄下來,真正讓小學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上文中,筆者結合具體的教學經驗,分別從生活選材、生活語言以及實踐活動等角度入手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素材,真正教給小學生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攝取寫作材料,真正用生活化的語言寫出具有真感情、高水平的文章。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