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藥物分析”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該專業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具有藥品分析、藥品質量安全專業知識背景、熟悉藥品標準與法規,了解藥品安全控制體系,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專業人才。本文從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方案、實踐教學體系、教學課程體系等方面探討“藥物分析”專業的優化創新。
【關鍵詞】藥物分析 優化創新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1-0251-02
“藥物分析”是藥學等專業必修課程之一,是一門研究藥品質量控制的方法學科,教授學生運用化學或生物化學的方法和技術,研究各種天然藥物、化學合成藥物及生化藥物及其制劑的質量控制方法,是藥物研發和藥品質量控制的“眼睛學科”,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目前,我國除了一些藥科大學設立了藥物分析專業外,還有很多高校都建立了藥學院,并設立了藥物分析專業,擁有博士點和碩士點,已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學科增長點。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藥品安全已成為政府和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藥品安全問題是世界性問題,各國政府對藥品質量與安全問題都高度關注。近年來,我國政府不斷加大藥品安全監管力度,藥品安全法律法規和藥品安全監管制度和體制不斷完善。目前無論政府監管部門還是藥品企業都需要具有藥品分析、藥品質量安全專業知識背景、熟悉藥品標準與法規,了解藥品安全控制體系,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專業人才。針對國家和經濟發展需要,有必要對藥物分析專業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與研究,對現有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方案和教學課程體系等不斷完善、優化和創新。
1.對現行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構建“復合應用型”、“學術研究型”人才分類培養體系
專業培養目標應符合學校的基本定位,開展人才需求的廣泛調研,以便準確了解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需要的人才特征。根據我國本科人才培養從精英教育轉為大眾教育的趨勢,在新一輪專業建設中,將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如下調整:進一步體現厚基礎、寬口徑、具備一定專業特長的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理念。充分凝煉專業核心課,使學生有深厚的基礎知識和更廣的知識領域,從而增強學生可塑性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增強其社會競爭力和適應性。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創業能力的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更加強調專業素質、文化素質、品格素質、科學素質等綜合素質的提高。
本著知識、素質和能力協調發展的原則探索人才分類培養模式,對現有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體系不斷完善,探索適應時代需要的才培養的新途徑和新方法。根據學校發展定位和“本科人才分類培養”目標,在廣泛調研和充分論證基礎上,確定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和培養特色,科學合理設置各類課程,構建藥物化學、藥物分析、檢驗科學和管理科學理論基礎,通過綜合教學實踐強化創新精神和實踐技能培養,突出專業特色與內涵。開放選修課、就業創業訓練、實習實踐、社會實踐、跨專業選修與雙學位培養等,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與行業骨干。充分發揮學科優勢,依托國家級平臺優勢和條件,有針對性地開設研究型課程,開展科研實驗與創新訓練,本碩貫通,實施導師制培養,培養研究型拔尖創新人才。
2.調整課程設置、優化課程體系和結構
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符合新世紀高素質人才培養要求,在藥品安全成為全社會關注焦點的背景下,力求使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更加適應專業人才需求。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在學校對課程設置和學分要求的統一框架下,對現有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優化與完善,使學生具備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培養能在藥品企業、商檢、衛生防疫、科研院所等領域,從事與藥品安全有關的技術、管理、策劃的專業人才。
充分考慮藥物分析專業的定位和特色,借鑒國內外高水平同類專業的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課程,優化本專業課程設置,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側重核心課程、選修課程、擴展類課程、研究型課程的設置,使學時以及課程能夠銜接更加合理和科學。
根據本專業教師多年的教學實踐,在原有課程內容基礎上,壓縮重復的內容;精簡過于陳舊的內容,更新完善課程教學內容,及時補充新的技術、方法,將相關研究成果融入教學內容中;調整一些內容在不同課程中出現的次序,加強課程聯系。針對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綜合性實踐教學課程,加強省、國家精品課建設。加強教學實踐環節包括實驗課、實習課和專業實踐,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3.優化和構建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
本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包括藥學、檢驗科學、管理科學等知識板塊均涉及實驗教學,藥品質量檢驗和檢測技能是本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實踐教學環節在本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實踐教學由基礎實踐、專業實踐和綜合實踐等部分組成, 根據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層次分明、各有側重, 形成連續性、結構性、完整性較強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課內實驗教學、課程實習、綜合實習和畢業論文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加強校內、校外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加強開放實驗室應用,構建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平臺。優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學生科研素養、科研能力訓練和學生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培養;進一步改革實驗課教學,增加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構建適于專門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
4.優化和建立有效的人才培養保障體系
為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優化和建立有效的人才培養保障體系,包括: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學能力培養體系,以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精品教材建設和精品課程(包括網絡課程和雙語課程)建設等為主的教學條件保障體系,社會需求調研和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制度化、經常化;完善高效的教學管理機制,調動教師參與課程建設的積極性,推進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改革。
5.優化和建立科學完善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建立的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應包括調研討論機制、監督評價機制、反饋改進機制、激勵機制。在多方面多渠道通過教學質量考核與監控、教學督導與評教以及畢業生信息反饋、教學評估等多種機制評估課程優化效果。建立健全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和科學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通過對實驗課程評估、實踐教學各環節的質量監控等多種方式全方位,考察和監控各個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質量,建立健全實踐教學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和科學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付海燕.藥物分析課程多元化特色雙語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界,2016 (6).
[2]石玉杰,韓南銀, 劉萍, 等. 多種教學方法在藥物分析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藥教育雜志, 2014 (2).
[3]夏莉,雷存喜,李媛.應用人才培養模式下的“藥物分析”教學改革研究[J]. 亞太教育, 2016 (30).
[4]付海燕.藥物分析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和培養模式探索.東方教育, 2016,109.
作者簡介:
周莉(1985.8-),女,中南民族大學藥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