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琦
一、案例背景
2014年印發的《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指出,立德樹人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所在,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本質要求。學校體育是學校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要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還肩負著立德樹人的使命。
“愛在附小,已不僅僅是一種情感”,“愛的教育”已覆蓋和滲透在學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成為指導各方面工作的核心價值觀。課堂教學實踐作為傳承“愛的教育”的原動力和實現“立德樹人”總目標的有效途徑,也是每個教師教育行為的落腳點,以下案例中本人基于“愛的教育”理念,將體育與德育相融合,使得體育課堂教學更加有愛心、更加有活力、更加有秩序、更加有思想。
二、案例描述
本案例的教材內容是小足球:腳內側停球。眾所周知,足球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是少年兒童最喜愛的體育項目之一,停球是足球運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通過小足球游戲和小伙伴合作學習的方式,引領孩子們了解足球的基本技能,學習腳內側的停球方式,培養學生靈敏、協調等素質,使小足球教學更具趣味化,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更易被孩子接受。利用互相合作的足球小游戲和比賽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公正民主意識、集體意識和團結協作意識,還讓學生在將所學技能學以致用的同時敢于面對比賽中的失敗,不相互埋怨,及時總結經驗、完善不足、爭取成功,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三、案例演示
1.環節一:趣味導入
小游戲(1):找朋友
做法: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有顏色的數字,10秒內找到和你一樣數字一樣顏色的那個小朋友舉起他的手并站到對應的位置上,比一比哪組伙伴又快又準。
目的:兩人一組,一個男生一個女生。幫助學生快速建立平等的人際關系,培養小伙伴合作學習的意識,培養其待人友善的生活態度——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
小游戲(2):紅綠燈
做法:先請女生做司機,男生做乘客,司機帶領乘客在這片足球場上任意一條線上慢跑,當一聲哨音響起時,開始跑,當紅燈亮時,兩人原地慢跑等待;綠燈亮時,繼續前進。游戲升級,當連續兩聲哨音響起時,乘客立刻跑到司機前面交換角色做司機。
乘客跟緊司機。
“車”與“車”相遇時錯開行駛。
在不同哨音、紅綠燈下,快速做出相應動作及時變換角色。
目的:情景中學生能聽、看信號完成各種動作,在提高學生快速反應能力的同時倡導其在生活中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才能健康快樂地生活學習。通過兩個小游戲,增強同伴間的合作意識,提升快速反應的能力,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2.環節二:技能學習
此環節分四個部分完成,旨在讓小伙伴通過合作互助,體會各種停球動作,明白腳內側停球的動作要領。
(1)試一試: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先讓小朋友嘗試用各種方法將球停在界限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導入課堂教學內容。
(2)練一練:從無球練習—停固定球練習—行進間停球練習,層層遞進,倡導在“小伙伴學習”活動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通過“講解與示范”“保護與幫助”“展示與評價”等方法鼓勵學生敢于挑戰,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3)比一比:提高學生停球動作的熟練度。通過雙人PK賽、小組PK賽,強化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4)拓一拓:利用游戲提升學生在雙人實戰中停球的連續性。
3.環節三:拓展延伸
小游戲:“球來球往”PK賽
做法:小伙伴面對面站站在點上,A伙伴將球放在腳前,跳起將球踢給對面B伙伴。B伙伴先在腳內側停住球,再踢給A,完成連續的踢與接記為一次,否則無效。定時比哪組完成的次數多。
目的:將素質練習游戲化,讓學生可以在玩中鍛煉身體,在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提高其腰腹力量,使枯燥的學習變得有趣。
四、案例反思
“愛的教育”作為教育的核心理念,只有將它轉化現實的教學實踐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充分發揮功能和作用,才能讓師生在“愛的課堂”共同“追尋愛的真諦”“共享愛的愉悅”“探求愛的秘訣”“欣賞愛的花朵”“收獲愛的果實”,才能真正地傳承“愛的教育”。下面,本人結合“愛的課堂中育人育德”的教學理念,對上述教學案例的設計談談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一)“體育小游戲”讓學生愛在一起
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各個環節都能找到相關的德育內容,這也是體育學科比其他學科進行德育更有優勢的地方。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處于啟蒙階段,學習動機不明確,同時由于其年齡特征,具有對事物充滿好奇且善于模仿、以有意注意力為主的特點,因此低年段的體育學習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情感以及人格。
體育“小游戲”既是對主教材的一種輔助、一種補充、一種強化又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的一劑良藥。本課的教學準備部分利用“找朋友”和“紅綠燈”兩個小游戲讓學生在盡快進入上課狀態的同時滲透交通規則,培養同伴間團結友愛和換位思考的意識,提升學生快速反應的能力。讓學生不僅能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獲得有價值的學習心得,逐步內化為個人品質,還能在體育小游戲中共享愉悅、快樂、愛。愛不是教育過程的附加部分,它是教育本身,是教育過程本身。體育課堂中,教師利用自己獨特的“愛的方式”——引導、組織、陪伴等使學生自由生長、自覺生長、自我成長。
(二)“合作互助”讓學生技能與品德兼得
斯霞老師是“愛的教育”的優秀傳承者之一,斯老師倡導的“童心母愛”,即童心在前,母愛在后,顯示了她對兒童重要地位的認識。我校力求讓每一個學生能更好地發展,凸顯了兒童發展在“愛的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力爭把培養素質全面、個性鮮明、健康活潑的現代小公民,并將其作為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體育課堂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與特點,巧妙運用教學方法、合理設計教學流程,將德育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知識技能的學習中,真正落實完成體育教學的三維目標。
小足球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項體育運動,但是單純的技能練習比較枯燥無味,為了在技能練習過程中不磨滅學生對足球運動的熱情,本課采用“小伙伴合作學習”的方式,旨在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滲透合作互助意識和敢于挑戰、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學習中通過嘗試—質疑—練習—比賽—評比等方法,促使學生互相交流學習經驗,取長補短,激勵彼此,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切實有效地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讓學生在合作互助中掌握運動技能,更讓學生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誰也替代不了。
(三)“立德樹人”讓足球場充滿愛
足球運動是一項技術豐富多樣、戰術變幻莫測、競爭激烈、勝負難料的體育運動。因此在足球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特別注重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連貫性,要引導學生注意單個技術學習和足球比賽間的縱橫聯系,保證學習內容不脫節能讓學生學以致用。本課中采用兩人合作練習、對抗PK賽以及四人對抗PK賽,使學生在互相配合中培養默契、互相鼓勵中增進感情、互相評價中共同進步、互相PK中靈活運用所學技術動作。
一場精彩的足球比賽,除了需要足球運動員有著精湛的球技更需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人們在工作學習及生活中所需要具備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質,是任何一個社會公民在其崗位上的行為準則和要求,同時又是每個人所要承擔的道德責任。學生作為各個職業的預備隊,道德狀況直接關系到他們的未來職業道德。在教學組織的各個環節適時地滲透相關的德育,引導學生將課堂中的體驗、感受、心得內化為道德規范,成為一個有愛心、會學習、樂創造的小公民。這樣的小公民踢起足球賽來不僅精彩而且有愛。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