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復習課在教學中承載著重要的任務。然而現在部分教師普遍認為:復習課難上,除了講就是練;學生發呆,無生氣,教師提一下,動一下,講與不講效果差不多。的確,像上述這樣的課堂收效甚微。復習課能否“高效經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幾點“經營”策略。
關鍵詞:數學;復習課;策略
一、復習的內容要有的放矢,切忌面面俱到
好多復習課上,老師往往引領學生把學過的內容、知識點原原本本地梳理一遍。梳理完后,學生感到乏味,引不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更不會進行深入的思考,達不到復習的目的。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認真備課,分析各個知識點的重要性,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有重點地進行復習,還可以以例題為模型,以講練結合的方式鞏固復習。譬如,三年級下冊對于周長和面積的復習,我只選了教材第63頁11題為例進行了復習。
在3張長20厘米、寬15厘米的長方形紙中分別剪去一個正方形。
剩下部分的周長分別是多少?剩下部分的面積呢?此題包含的知識點非常多,既有對周長和面積意義的理解和區分,又考查了周長和面積的計算,還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在長方形的角上和邊上剪去一個小正方形后,剩下的圖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不同,面積的計算是相同的,從而還讓學生發現在長方形的角上剪去一個正方形后周長不變,從長方形的邊上剪呢,則周長增加,但剪后剩下部分的面積都比原來小。學生通過此題的學習,既鞏固了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既避免了單純的知識羅列重復,又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復習形式要靈活多變,切忌單一
目前復習課大都是機械性的重復訓練,“今天一大考,明天一小考,今天考,明天講,師生都感到很累,重復性的錯誤還是不可避免。”究其原因主要是考試過于頻繁,孩子產生了厭倦心理和逆反情緒,所以我們在復習時要注意訓練方式的靈活多變。譬如:通常我們習慣于老師批閱試卷,不妨改為學生批閱,讓學生互相批改試卷也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式。不僅解放了老師,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批閱別人的試卷學生會感到榮幸和自豪,非常樂意去做,并且在批改的過程中認真思考,認真分析,對試卷中的題目、方法記憶深刻。更為主要的是能充分發揮一套題的最大作用,減少了機械重復性的練習。
具體的做法是:(1)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會的題目批改完,不會的做上標記。(2)教師一一講解,學生結合老師的講解再次批改,批改完后簽上自己的名字。(3)互換試卷,學生改錯,若有疑問找閱卷人,閱卷人要負責解答疑問和再次檢查對方的糾錯是否正確。(4)教師再根據試卷的批閱情況評出“優秀小教師”,寫在表欄上。獲“優秀小教師”的可申請免作業的獎勵。通過這種方式方法不僅調動了孩子的積極主動性,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認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訓練的目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采取激勵措施,切忌有功不獎
“有功不獎,無功不罰”,不管在哪行哪業,下屬積極性都不會很高,更何況小學生呢?在復習階段,各門功課都在緊張而忙碌地進行,孩子往往在課堂上的表現是主動性不高,學習積極性不強,重復性的錯誤屢屢出現。我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也在于此。所以我們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常我采用分組比賽、表揚激勵、發免作業卡等。但使用最多的、感覺最有效的方法是:發免作業卡。這種方式非常靈活,教師隨機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或作業情況、考試情況等各方面,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孩子晚上就可獲得免作業的特權,所以孩子對這張卡的誘惑力非常大,為了得到這張卡,他們要在學習上認真努力地爭取做到:課堂表現佳;課堂作業得優;考試優秀;成績進步較大的學生等。所以學習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隨之學習態度也端正了,這一方法立竿見影,但使用要適度,和其他的激勵措施相結合使用,效果會更好。
四、注重勞逸結合,切忌疲勞戰術
復習過程往往是很緊張的,作為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適當放松,調節身心。如:結合題目的情景或內容講有關學生身邊的事或老師小時候的經歷等,這些有助于喚起孩子們的注意力,孩子在聽的同時,緩解了疲勞,也從中受到了一定的啟發和教育。再如:在突破較“頑疾”的問題時,為了讓學生更形象、直觀地理解,可以搞“實地演練”式。如:我們在學習二年級上冊曾遇到一道這樣的題:“光明小學演奏隊有30~40人,演奏需要排成方形隊伍,猜一猜這個演奏隊究竟有多少人?”這道題目到了期末復習時,仍有相當一大部分學生不會,對方形隊伍這一條件難以理解,由此,在復習時我用了十幾分鐘的課堂時間,讓學生站隊,先從4個學生開始,讓學生自己想怎樣站成方形隊伍,排一排,得出幾個幾,然后再讓學生想,再加幾個學生,再排成方形隊伍……依次排下去,學生明白了每排的人數和排數相等,就能排成方形隊伍,即可想到了6×6=36。孩子通過這樣的方式輕松地解決了疑難問題。這一段段的課堂“小插曲”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緩解了學生復習階段的疲勞。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所以要求我們教師復習時采用的方法也應根據教學的內容,學生的個性,因“材”因“實”而異,大膽探索實踐,選擇行之有效的復習方法,才會實現復習課的“高效經營”。
參考文獻:
[1]鐘海文.提高小學數學復習課效率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156.
[2]張艷紅.淺議提高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8(24):28-29.
作者簡介:楊桂玲(1976.8—),女,漢族,山東茌平人,本科學歷,中教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