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繡球
摘 要:一年級是看圖寫話訓練的啟蒙時期,加強看圖寫作教學質量,有助于培養學生想象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教師應當想方設法創新教學策略,促進一年級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穩步提高。結合自身一年級語文教學經驗,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學會模仿、學會觀察、學會想象。
關鍵詞:一年級;蘇教版;看圖寫話;策略
看圖寫話是語文寫作訓練的起步時期,如何練好看圖寫話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看圖寫話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之事,需要經歷一定的積累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進行有效指導。那么,教師應當從哪幾個方面展開有效指導呢?
一、學會模仿
模仿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一年級學生非常喜歡模仿,不管什么動作和語言,他們總是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一年級語文看圖寫作教學遇到的普遍問題在于學生年紀小,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往往不知道如何進行完整敘述。通過模仿的方式,學生對表達有了初步認識,這樣才能順利開展寫話活動。看圖寫話教學應當從學會模仿這一角度切入,為學生提供大致寫作方向,這樣他們就不會覺得無話可說、無話可寫了。
一次看圖寫話訓練中,我先在課件上出示了一張照片,請學生自由發言,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人說:“我看到了一個小男孩給長輩倒水。”有人說:“我看到長輩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學生七嘴八舌討論起了圖片上的內容,話匣子很快被打開了。趁此時機,我在課件上出示了插圖的配文:“今天是周日,太爺爺來我們家做客了。我高興極了,太爺爺一進門,我馬上迎上前去,扶著太爺爺坐下了。沒等太爺爺開口,我就跑去給他倒了一杯水。太爺爺夸我是一個好孩子,我的心里樂開了花。”仿照這段文字,我又出示了一幅圖片,請學生自己寫一段。學生紛紛表現出躍躍欲試的樣子,寫作積極性被極大調動了起來。有個學生這樣寫道:“今天晚上,媽媽下班回來了。我高興地迎上去,想讓她抱一抱。但是看到媽媽那么累,我便沒有開口,而是走到廚房,給她倒了一杯水。看到我這么懂事,媽媽高興極了,我也很高興。”
二、學會觀察
魯迅曾經說過:“如要創作,第一便是觀察。”看圖寫話的第一步就是觀察,只有觀察清楚圖畫上面的全部內容,才有可能進行清晰完整的表達。觀察是寫話的前提和基礎,教師應當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以便學生更好地進行寫話,例如從整體到部分進行觀察,觀察圖畫上面有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時間和地點是什么、事件的過程和結果如何。又如按照從上到下、從前到后、從左到右、從遠到近的順利觀察。當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對圖畫進行觀察之后,他們就會在頭腦中逐漸建構總體印象,這為下一步寫話活動的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學生剛接觸看圖寫話時,一次我出示了一幅猴子摘桃的圖片,請學生寫話。很多學生只用兩三句話就說完了:一只猴子爬到樹上摘桃子。這幅圖畫當然不會這么簡單,我引導學生繼續深入觀察它的內在。按照我給出的從上到下、從前到后、從左到右的順序,學生再次對圖畫進行了一番細致觀察。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了,我又要求學生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寫話。不一會兒,學生就寫出了一段邏輯順暢、內容豐富的小作文:“天上的太陽大極了,小猴子被熱得直冒汗。忽然,他看見遠處有一棵桃樹,于是他高興地爬到了樹上,摘起了桃子。小猴子一邊摘桃子,一邊吃,一點都不感覺渴了。”
三、學會想象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即便學生學會了看圖,但很多時候由于引導不當,他們仍然會將一幅圖描寫得平淡無奇,沒有亮點。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實則是因為缺少了想象。一年級看圖寫話訓練活動中,教師不僅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模仿能力和觀察能力,還應當加強想象能力培養,進一步充實寫話內容。例如想象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抑或是想象事件發生發展的起因、經過與結果。當學生學會了想象,定格的畫面變得鮮活起來了,靜止的文字也有了思想,寫話質量將會有效提高。
在對小猴子摘桃這幅圖畫開展寫話訓練時,我采用了層層遞進的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想象:小猴子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呢?天氣為什么會這么熱?他在哪里摘的桃子?摘桃子時他的心理活動是什么?按照給出的提示,學生進一步擴充了寫話內容:“夏天來了,天上有一個大大的太陽,烤得人熱極了。森林里面有一只小猴子,他實在被曬得受不了了,又熱又渴,于是便想走出來找水喝。忽然,他看見遠處有一片桃林,上面結滿了桃子。小猴子高興極了,馬上爬到樹上面,一邊摘一邊吃。最后他吃了個飽,靠在樹上睡著了。”
一年級看圖寫話是發展學生寫作素養的重要橋梁,教師應當加強引導,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看圖寫作積極性。在平時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帶領學生進行積累,擴大語言輸入,獲得更多的寫話材料,幫助他們順利邁上二年級寫作的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吳雄梅.淺談一年級看圖寫話提升法[J].小學教學參考(語文版),2015,7(11):102-103.
[2]袁苑.淺談一年級看圖寫話教學[J].讀寫旬刊,2016,8(7):96-9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