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柱
摘 要:在初中教育體系中,體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開展體育教學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但是因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導致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在初中體育課堂上很容易出現運動傷害事故,皆因學生的動作不規范、教師不注重防范引起。本文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傷害事故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正確的教學模式,旨在減少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傷害事故,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培養和鍛煉。
關鍵詞:初中體育 體育教學 創新策略 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2-0-01
引言
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往往以他們的學習興趣為轉移,當學生對某個學科的知識產生興趣時,就會積極主動,帶著愉悅的情緒去學習,反之,學生帶著負面情緒去學習,學習水平會降低。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興趣度雖然有所提升,在體育課程上的積極性也越來越明顯,但很多學生在學習時因動作掌握不到位,出現了不規范的動作行為,導致學生出現身體受傷的事故。對此,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必須要以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為前提,提高體育教學效率的同時,讓學生的身體安全得到保護。
一、體育教學中運動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
1.教學硬件造成的傷害
隨著經濟的發展,學校教學條件不斷提升,配置了很多體育器材、體育設施,給體育教學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但因體育器械長期使用,學校的器材越來越陳舊,加上設施的安全檢查制度不健全,所以導致設備器材的檢查不到位,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體育設施器材和設備沒有及時更換,導致學生在運動時受到傷害。
2.教學組織管理不當產生的傷害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體育課程進行組織安全,但目前因教師在備課時考慮不夠周全,加上教學加護不科學、隨意性較強,不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態,上課時也沒有對學生進行提醒,所以導致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時沒有掌握正確的運動技能,在運動技術上出現錯誤,加上有時運動負荷量較大,學生的身體機能與心理狀態都不佳,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結果。
3.學生自身沒有掌握正確的運動規則
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運動時,有時是自發性的,有時是根據教師的安排進行某些特定運動的,但有的學生運動行為比較粗野,違反規則或對某些器材進行不正確地使用,在體育課上隨意進行活動,導致學生在運動時受傷。
二、初中體育課堂上預防運動傷害事故的方法
1.科學合理地創建融洽的課堂氛圍
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為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過于追求熱烈的教學氣氛,忽視了安全問題,是造成體育課堂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為了不斷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水平,營造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十分重要的,但在營造課堂氛圍時,必須要遵循體育課堂教學要求,保護好學生的人身安全,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時也能保持輕松的心態[1]。比如在體育課的準備階段可加強對體育游戲的應用,將游戲融入到課前預熱環節中,而且在游戲熱身時就給學生講解相關的技巧、注意事項等,讓更多的學生能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中,并且能對體育運動的注意事項進行了解,真正注意防范安全問題。
2.教育學生樹立安全知識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應保護好自己,樹立安全保護意識,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以預防為主。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肌肉力量還比較弱,缺乏精準的判斷力,對身體的控制能力較差,尤其是在學習新動作及危險性高難度動作時很容易出錯,導致身體受到傷害。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時也必須要將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傳授體育運動知識、運動技巧時,都要結合學生的身體狀態,以安全為前提。在每一節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都應給學生灌輸安全知識,抽出幾分鐘時間進行安全教育,讓學生熟悉安全衛生知識,結合教學的內容加強自我保護。
3.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課程進行合理安全與設計,認真研究教材,制定出科學的教學計劃。首先,教師要對全班學生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運動基礎水平等進行了解,然后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分析,對于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傷害進行預估,并對教學場地的布置、器材的使用要求等進行研究,事先采取事故預防措施,加強基礎訓練和基本技術教學的有機結合,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讓學生得到循序漸進地鍛煉,掌握正確的方法進行跑、跳、投等運動,激發學生學習潛力的同時,又能避免單一運動負荷過量,避免單一的訓練方法,防止因局部負擔過大引起的運動傷害。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給學生做好示范,尤其是在學習新動作時,教師要掌握示范的方法,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對一個個動作進行分解教學,然后再進行完整教學,讓學生掌握了一些基礎動作之后再進行復雜動作的學習。
4.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在進行真正運動前,必須要做好充分準備,做好熱身,這也是運動安全的保障。每一堂體育課開始之前都要做好熱身與準備,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準備活動的意義、作用,調整學生身體的協調性,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熱身準備活動方法。尤其是對于一些負荷較大以及容易發生損傷的身體部位,要注意做好準備,適當地開展力量訓練、伸展訓練,根據學生的身體特點、天氣情況及教學情況,對準備課程進行調整。通常認為,興奮性較低、運動持續時間較短或天氣較寒冷時,要加強熱身準備的強度[2]。
5.加強體育器材的安全檢查
由于體育器材老舊,很容易導致體育運動安全事故。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定期對體育器材和設施設備進行檢查,確保體育設施安全,對于已經老舊,不能再使用的設施設備,必須要及時進行更換,減少或避免運動損傷事故。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陳舊,方法單一,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限制。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同時,要注重對學生的人身安全的保護,不能只為開展體育教學,而忽視了安全問題。教師要做好日常教學安排、對體育設施進行檢查,加強熱身準備,確保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對自身進行有效保護。
參考文獻
[1]沈壽建.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傷害事故的預防[J].中學課程資源,2017(07):41-42
[2]陳智.淺析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傷害事故防范策略[J].魅力中國,2016(4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