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世彬
一、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界定
現代化教育技術是指個別化教學、分層教學、探究式、創造性、最優化教學方法體系;教學媒體用幻燈、電影、投影、錄音、電視、激光視盤、計算機、多媒體、衛星教育、遠程信息網絡等。
那么,何為現代化教育技術,何為非現代化教育技術,有時是難以說清楚的。況且,現代化教育技術僅是我國在20世紀80~90年代出現的特有術語,國際社會只講“教育技術”就包含了各類教育媒體,這也表明了“現代”的含義。我國目前之所以把教育技術的概念延伸,提出“現代教育技術”這一術語,并加以界定,主要是為了突出教學設計等系統技術和電視、計算機、多媒體信息網絡等新技術,也利于突破視聽教育,即最初的電化教育的狹隘界限。看來,這對于中國特色的電教發展實際上是必要的。
二、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提升思想品德課教學效果
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目的是便于學生學習,取得最優化的教育效果。實踐證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優化課堂結構,在課堂教育教學中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結合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等方面,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1.形象直觀,有利于分析明理
現代教育技術具有視聽結合、形聲并茂、生動活潑、形象直觀的特點,它不僅能將學生帶進豐富的知識世界,還可以將難以表達的抽象道理、復雜的現象,淋漓盡致地變現出來,從而減輕學生的認知難度,使學生輕松地明白道理。
例如,在教學《節約用水》一課時,要讓學生明白水來之不易的道理,如果單純用嘴巴講解就算你有十張八張嘴,學生也未必理解。然而利用現代的教育技術,把自來水廠的工作程序制作成直觀的工作流程圖,,并配以解說,看著程序一步步深入,學生也豁然開朗,一下子明白了每一滴水都是來之不易的道理。然后再把九龍礦泉水廠的工作流程拍成錄像制作成的課件放給學生看,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水來之不易的道理,從而激發了他們節約用水的意識,為道德行為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2.情境感染,有利于激發道德情感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只有使學生動之以情,才能曉之以理,從而導之以行。因此,在教學中要善于抓住課文、案例中能激發學生情感的亮點問題,并加以啟發和深化,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現代教育技術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化難為易,化深為淺,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能感染學生引發學生情感共鳴,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例如,老師在教學《黨的關懷暖人心》時,先讓學生朗讀和自學課文,講講讀后的收獲,然后播放了長江沿線軍民抗洪搶險的實況錄像,感受國家領導人親臨現場慷慨陳詞,軍民百姓筑起血肉長城阻擋洪水,全國各地以及全世界愛國人士捐款捐物支援災區的動人場景,讓學生得以重溫這段真實的歷史,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最后教師還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如果你是他們其中一個,你會怎么做?”因為有了具體的情境,很容易激發起學生的情感,有的學生說:“如果我是他們其中的一個,我會像解放軍叔叔那樣為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不顧一切地沖上去。”話音剛落,學生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可見,實況錄像已激發了學生的情感,促進了各層次學生的道德認識,提高課堂效果。
3.榜樣示范,有利于指導道德行為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為榜樣能把社會思想政治準則表現得更直接、更親切、更典型,因而能給人以極大的影響、感染和激勵,教育、帶動和鼓舞人們前進。同時,榜樣示范符合人的生動直觀到抽象思維的認識規律,以及少年兒童追求上進的特點。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應用,能使學生直接、形象地了解到榜樣的先進事跡,使之成為推動學生前進的力量,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學生榜樣與自己的道德認識、情感和行為聯系起來,真正落實在自己的具體行動上。
如講《積極進取》這課時,老師緊緊抓住郎平從業余體校奮斗到北京隊又進國家隊,練出“鐵榔頭”的扣球的技術,為中國隊取得五連冠立下汗馬功勞,但她依然不滿足,堅持出國深造,后又回國勇當女排主教練這一奮斗過程,以電腦色塊活動的形式組合成一步比一步高的臺階圖,加上郎平苦練和成功后的真實鏡頭,使有聲、有色、有形融為一體,把她奮發向上的精神形象化,使學生真實地了解榜樣——郎平的成功是她積極進取、刻苦訓練的結果,清楚看到她成功背后的奮斗過程,因此、榜樣的示范作用更為直接,行為的指導更為有效。
4.走向開放,有利于突破時空局限
傳統的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的空間較為封閉、狹小,眼界限于書本、教室。現代教學論認為,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必須讓學生主動參與。要實現學生的主動參與,開放教學活動空間,讓學生走入社會,也是必須的一個環節。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要在課表安排的思想品德課中讓學生走入社會有一定的困難。但是現代教育技術能幫助我們帶領學生走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
例如,在教學《遵守交通規則》一課時,我把學生采訪交警隊叔叔的錄像和行人騎車等違規現象制作成課件放給學生看,使學生清楚地知道了平時應注意的交通規則。學生雖未出校門,但是他們已經“走進”了生活的舞臺,現代化教育技術使他們感受到課堂就是生活,學校就是社會,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們的道德認識。
又如,在教學《科學技術力量大》一課時,老師讓學生舉一個事例來和孫悟空比一比,說明科學技術比孫悟空神通廣大。一學生說是電腦,在電腦上,短短幾分鐘就可以世界各地轉一圈。然后其踴躍上臺操作計算機。通過因特網讓學生瀏覽了五個世界著名景點。這真是事實勝于雄辯,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輕而易舉地說明了科學技術力量的道理,同時也是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應用,使學生走向了世界。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