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要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作為發展的最終目標,達到這一目標必須遵循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決定學校的走向,教育管理者要“以人為本”更新觀念,不斷完善教學管理模式,加大教科研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思路,與時俱進提升學校整體的辦學水平。
關鍵詞:教學管理;制度;教學環境
面對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原有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為了給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多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學校教學管理者要有廣闊的視野,對現有的師資隊伍及學校教育教學形勢進行深入的了解,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管理策略,促進學校教學工作穩步發展,打造優質的管理團隊,引領師生在校園里健康成長。
一、改變觀念,構建以人為本管理模式
小學階段,家庭和學校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能一味追求學生考試成績,要給孩子創造自主的學習空間,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學生的成長才能個性化、人文化。引入教學管理新模式是提升教師教育教學專業素質的必然前提,如今創設“以人為本”教學管理新模式已經被教育管理者達成共識,每個教育工作者對“以人為本”教學新模式都要有深刻的解讀,學習理論知識,在教育實踐中積極內化新課程改革的宗旨。教學管理者需要尊重師生的意見,真正走進師生心里,讓師生參與學校管理,體現教學管理制度的人性化。
“以人為本”不是在表面上做文章,而是要付諸在實際行動中,教學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突出教師教學主導地位,凸顯學生學習主體意識,所有的教育教學管理都必須圍繞師生健康成長進行,將管理制度和具體措施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中。而引入“以人為本”教學新模式,激發了教師的教育情懷,為課堂教學帶來全新氣象,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校的育人環境也得到了改善。
二、完善制度,創設和諧的教育教學環境
明確教學目標,且師生都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教學中不斷研磨,構建“主動感知—互動理解—應用創造”的教學模式。教師提交教學計劃時,學校管理者需要做全面綜合的考量,面對學生群體、基礎條件、學科任務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教學模式創新實踐中要不斷做新的教學嘗試。變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突出自主教育理念。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推出了“資源整合、集體研討、優化互動、創造實踐”四位一體的教學新體系。在教師帶領下,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一系列活動,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教師也明確了教學方向,不僅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質,而且有利于形成教育教學工作的源動力。
對于學校來講,常規教學任務要有具體的規范要求。學校要堅持執行常規管理制度,不斷創新教學模式,用新思想和理念開展各種教育教學工作。要求學生認真聽課、完成作業、進行實踐活動等,每一項任務都要定期匯報和總結。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對學生作業、教師備課我們都要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增加透明度,更好地鞭策教師和學生自覺完成教學和學習任務。重視教師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對于常規檢查的一些情況及時反饋到教師和學生,以達到師生共同成長的目的。
多年來,我校建立了科學的評價體系,對教師進行評價時,做到公開公正,對存在的個性問題進行特別處理。如教學成績評價時,我們針對不同學科的實際情況設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對于評價我們不只注重結果更注重過程,加大了必要的過程評價力度。
三、重視教研,提供教師教學成長平臺
學校的師資力量是學校發展的關鍵。一個學校教育教學水平與其教科研成效有直接關系,學校教學管理者要多方尋寶,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教師業務能力提高提供更多的平臺。要培養教師自主學習意愿,讓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取學習課程,集中學習、分散學習、網絡資源共享學習,為教師準備多種教學學習材料,體現“以人為本”新模式教學管理理念。培養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創新教學模式,科學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提升整體教研水平。
科研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提升學校教學管理整體品質,創新教學管理新模式,圍繞“以人為本”教學管理要求,強化教科研管理是最有效的選擇。學校將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疑惑作為課題研究內容,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各級教科研活動,撰寫文章發表學術論文,確保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教科研發展水平,激發教師的工作潛能,重視學校長遠發展。
新的時期教育面臨新的挑戰,小學教學管理面對許多問題,學校管理者要引領教師不斷更新教育教學模式,全體教育工作者要正視自身的問題和不足,與時俱進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關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長足發展,提升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及幸福成長奠基。
參考文獻:
呂月青,張新會,余洋洋.小學教育管理中侵權問題的分析與思考[J].領導科學論壇,2016.
作者簡介:雷云芬,女,漢,籍貫:綏化,高級,本科,研究方向:基礎教育。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