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恬

關鍵詞:因子分析法;學習型燈具;造型設計;感性評價;影響因素
燈具設計擁有悠久的歷史,照明是燈具最基本的功能,伴隨著LED照明技術的發展、人體工程學領域對于人視覺變化的生理研究,燈具設計既要滿足實用功能,又要兼顧人的生理特性、安裝使用時的安全性、易用性。近年來燈具設計已逐漸往健康化、多元化、個性化發展。學習型燈具的設計開始著重考慮人與燈具的關系、燈具的使用對象、使用場景、燈具材料的環保性、燈具的適應性與可調性等因素,燈具的造型也順應著這些變化,展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對人們的學習、情感、行為產生新的影響。由于影響因子具有一定復雜性和不相關性,為探究影響因子的權重,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進行研究,通過對6-12歲學齡期兒童及其父母對學習型燈具的相關調研與因子分析,研究影響這兩類人群選擇學習型燈具的重要視覺因素。
1因子分析法概述
因子分析是指研究從變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統計技術。最早由英國心理學家C.E.斯皮爾曼提出,因子分析法作為一種統計方法,是根據影響因子的相關性進行變量分組,將關系密切的變量歸為一個因子,在眾多影響因子中提取少量不相關因素來描述許多因素之間的關系。因子分析可在許多變量中找出隱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將相同本質的變量歸入一個因子,可減少變量的數目,檢驗變量間關系的假設。
2學習型燈具設計現狀分析
伴隨著LED技術的發展,以及語音識別等智能技術的應用,燈具設計開始往多元化發展。第一是材料的創新,河北一些地區將草編藝術與燈具設計相結合,探索出地方民間工藝與燈具設計相結合的方式,四川、福建一帶也將傳統竹編工藝應用到燈具燈罩、燈柱等部位的設計上,使竹編燈具光影交錯,別具特色,由于電燈光源廣泛使用LED技術,將LED部件與塑料、樹脂或其它材質進行模塊化組合的形式也較為普遍;第二是使用方式的創新。將傳統的開關方式與智能部件相結合,形成聲控、光控、手機APP控制、定時開關等新的交互形式;第三是使用場景與使用對象的細分,燈具設計會根據使用場所分為裝飾型、實用型燈具,實用型燈具也根據使用目的的不同進行細分。
其中學習型臺燈、落地燈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追捧,針對學齡前兒童、學齡期兒童、成年人的學習型燈具種類豐富,針對學習型燈具的光照度、藍光量、安全性、人性化、造型等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
燈具造型的設計有不少相關研究,趙思穎通過對中國古代豆形燈具進行研究,分析了燈具造型的變遷史,趙音、劉靈探索了民族體驗式燈具造型設計的形態特征,關于燈具造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造型樣式的探索和總結上,人們選購、評判燈具時對燈具造型的關鍵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少。在學習型燈具的購買和使用上,主要面對兩類人群,一類是其購買決策的學齡兒童家長;另一類是學齡期兒童這一實際使用者,這兩類人群在學習型燈具的造型喜好上有哪些異同點,對于今后的學習型燈具設計具有重要影響。
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學習型燈具造型感性評價影響因素分析
通過調查和分析6-12歲學齡期兒童及其家長這兩類人群最喜歡的學習型燈具造型,來發現起購買決策和實際使用這兩類不同人群評價燈具時的側重點,從而探討學習型燈具造型在感性評價中的影響因素,從而為學習型燈具的設計提供數據支撐。
在實驗設計中,首先進行學習型圖片樣本篩選,接著在學習型燈具的使用者和購買者中選擇目標用戶參與感性問卷調研與訪談,最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對問卷數據進行分析。
3.1樣本選擇
通過對國內主要電商學習型燈具的銷售數據和燈具市場調研,選出2019年中國市場上銷量最好、最受歡迎的20種學習型臺燈和落地燈。在綜合考慮了品牌分布的基礎上,篩選了多個在重復品牌,選取其中10件最具代表性的學習型燈具,選取正面、側面照片作為研究的樣本圖片。將10個樣本進行編號,形成了本次研究的樣本。
3.2受訪者選擇
為針對學習型燈具的實際使用者和消費購買者這兩種目標人群進行調研,以期了解這兩類人群對學習型燈具造型的需求,研究對受訪者進行了篩選,并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受訪者的選擇條件為6-12歲的學齡期兒童及其家長。最終參與本次調查的受訪者為21名年齡在6-12歲的兒童(平均年齡為10.2歲)和23位年齡在35-40歲的學齡期兒童家長(平均年齡為37.8歲)。受訪者通過觀看樣本圖片,在“可愛…‘喜歡”等8個方面打分,表達對學習型燈具造型的感性評價,在最終獲得的數據基礎上,對兩類目標人群對于學習型燈具造型的整體感受進行感性研究。
3.3評價語的選擇與評價尺度的確立
可用于燈具造型的評價語較多,本次研究首先通過網絡查找、詞典查閱、文獻調研等方式,對相關評價語、詞匯進行收集和提煉,找到158個與學習型燈具相關的形容詞語匯。通過親和圖法對這些語匯進行分類和歸納,選取其中80個詞語,基本包括了燈具造型相關的形容語匯。用親和圖法進行二次篩選,提取其中20個詞語。最終利用MDS法,提取了其中6對與研究主題最相關的相互反義語,制定出用于感性評價的評價表。評價表包括了形容詞概念和評價量尺,評價量尺的兩端為一對反義語,受訪者觀看圖片后,根據評價表對樣本圖片進行感性評分,可以從多個角度調研出受訪者對樣本圖片的感受程度。最終選取的量尺形容詞為:可愛(成熟)、活潑(沉靜)、精致(樸素)、商務(休閑)、秀氣(大氣)、喜歡(不喜歡)。
在進行評價尺度的設置上,將不同的感覺類型按照其強弱的不同分為幾個不同層次,并賦予不同的分值。本次研究中將每對變量按程度分為5個層次,并按程度的遞減得分遞減,以便統計和進行數據分析。
3.4因子分析
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此方法是在主成分的基礎上,構筑若干個意義較為明確的公因子,以它們為框架分解原變量,用以考察原變量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針對“喜歡”這個最為關鍵的變量,通過相關矩陣分析獲取相關數據,并進行因子分析。
將學齡兒童、兒童家長的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后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影響因子受受訪者類別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兩類人群的感性評價相一致的有“活潑”“可愛”“精致”,其中兒童受訪者對“活潑”造型的學習型燈具外觀最青睞,也比較喜歡“可愛”風格的造型。而家長則偏好“精致”“沉靜”“大氣”的燈具造型。使用者和購買者差異最大的一點為“秀氣——大氣”,從學齡兒童受訪者的數據及分析結果來看,作為使用者,他們對燈具造型大氣與否并不十分在意,對活潑的造型元素、可愛的造型風格更加偏愛,符合這一年齡段兒童的審美情趣。而家長這一消費決策者人群則更注重燈具的細節,燈具材質的表現、精致的視覺效果、沉靜、大氣的造型都是學習型燈具的主要影響因素。
結合訪談等定性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家長在評判燈具造型時更注重其安全性和功能性,且燈具不能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造型要和室內環境、風格相一致,能更好地輔助學習,提供優良、健康的光環境。
3.5分析結果
根據學齡兒童與家長這兩類人群進行數據調研和因子分析,對于作為實際使用者的學齡兒童而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活潑的形態、可愛的造型元素、鮮艷的色彩;對于作為購買決策者的家長來說,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圍繞燈具產品使用功能的,如安全合理的造型、圓角處理、大氣、沉靜的風格特點,一些能增加光照均勻度的弧線、弧面設計、增大光源面積的大面板設計、多角度光源的防陰影設計、加長搖臂設計等。這些造型元素是基于合理的人體工程學原理,通過增加光照度、擴大光源面積和光照范圍、提高光照面的均勻度、增加照射角度來增強燈具的舒適性,輔以合理的材料和簡潔的色彩,形成精致富有細節的造型。對這兩類人群來說,學習型燈具的造型影響因素是不同的。
4結語
在進行燈具造型設計時不但要追求功能的合理性,也要兼顧這一年齡段孩子的審美需求,造型活潑、增加一些可愛、圓潤的形態元素,但不要用過于花哨卡通的圖案進行裝飾,及過于復雜的結構,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造型也不宜過于簡潔和商務化,避免兒童的反感。燈具造型的設計還應符合人體工程學要求,調光形式及光照度要符合兒童視力發育的需要,不過亮、過暗、色溫合理,以冷白光為主,有多種可選的光照模式,如閱讀模式、書寫模式、繪畫模式,避免眩光,避免桌面和紙面直射眼睛的反射光。增大光源面積,減少寫字等手部動作帶來的陰影,減少視覺疲勞。學習型燈具的設計要考慮兼顧功能合理性與造型的美觀,要符合不同年齡段使用者的審美特點與審美需求。同時要選用合理的燈具內部結構設計和符合情感化、交互性的使用方式設計。通過因子分析法分析出來的燈具造型特性,還要結合合理的材料、結構、感應原件,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