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鈺
摘 要: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對公共空間的環境要求和景色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空間處理在設計中處于先決性的重要地位,空間處理就是對空間進行分割、切斷的調整,掌握好空間處理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隨著裝置藝術日漸受到關注,其在空間處理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在現今生活中運用裝置藝術裝扮公共空間,使人們獲得良好的體驗?這是值得探討的話題。文章通過分析裝置藝術在現今生活的發展境況,介紹裝置藝術在雕塑、投影、音樂、游戲等方面的應用,以及公共空間對裝置藝術的要求,探析了裝置藝術的概念以及特點和裝置藝術在公共空間的意義及價值。
關鍵詞:公共空間;裝置藝術;空間處理
一、裝置藝術的概念
裝置藝術是指裝置藝術家在所處的時空環境中,將人們所需的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的改造,使其變成新的藝術,體現出更加豐富的精神內涵。隨著裝置藝術的發展,裝置藝術受到了人們更多的關注目光,裝置藝術在表達上呈現出更加多元的選擇。
二、裝置藝術的發展近況及特點
隨著裝置藝術越來越豐富的精神內涵,人們的關注目光更多地放在了裝置藝術上面,雖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單一和復合觀念的影響,但是也阻擋不了裝置藝術的發展趨勢。再者,裝置藝術的發展也受到了自身經驗的影響,裝置藝術日漸在內容的藝術性表達上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選擇。總體來看,裝置藝術的特征并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裝置藝術內容變得豐富,而且加入了更多媒介,例如電子產品。另外,裝置藝術還有它普遍的特點,諸如長長的街道、廢棄的房子、廣闊的廣場等都可以是裝置藝術的展示臺。這體現了藝術的普遍性,體現了藝術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藝術成為人們真正可以接觸到的生活環境。
裝置藝術的特點有:第一,裝置藝術作品具有空間、時間屬性。任何的裝置藝術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應該以滿足人類活動為主,裝置藝術具有或凸,或凹,或高,或低的特點。第二,裝置藝術首先是位于一個環境中,裝置藝術家要根據所處的環境有計劃地設計出滿足環境要求的裝置藝術。第三,裝置藝術要具有自己的特點,既能融入環境,又能在環境中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能夠吸引住人們的目光。第四,裝置藝術對受眾的介入十分依賴,觀眾介入和參與是裝置藝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裝置藝術是人們生活經驗的延伸。第五,裝置藝術要具有整體性,裝置藝術要求融入環境使其不與環境和其他作品沖突,裝置藝術所需要創造的環境,需要人們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第六,裝置藝術的重心放在對現成物品的加工、裝配以及場所的選擇上。
三、公共空間設計所要注意的問題
一是要具有實用性。實用性是設計中首先要關注的問題,任何設計被設計出來首先要具有實用性,要注意空間如何分割才能使人們更加舒適地生活,并且要具有各種不同空間的特征。如,辦公室要簡潔大方,要有用可以分類的小空間,用來存放不同的文件。二是公共空間要具有針對性。對于人流量大的地方就要設置不同方向的通道,以便人流的快速疏通;對于人流量小的地方,可以多種植花草,這樣既美化環境,又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對于需要特定功能的空間,要將空間劃分成所需要的部分。例如,餐廳那個就要具有可以容納多人的空間,并且空間之間要有較好的隔音效果,以便人們在就餐時也能保護好自己個人隱私。人們在室內和室外處于相對不同時空環境,外部和大自然直接發生關系,現今的空間已不是簡單的設計就能完成的,除了要完成它應有的功能外,還要與環境充分融合,如天空、山水、樹林花草。內部主要和人工因素發生關系,如頂棚、地面、家具、燈光、陳設等。室外是無限的,室內有限的,室內圍護空間無論是大小都有規定性,因此相對來說,生活在有限的空間中,對人的視距、視角、方位等方面有一定限制。室內外光線在性質上、照度上也不一樣。同一個物體,如果室外的柱子受到光影明暗的影響會顯得小,室內的柱子因在漫射光的作用下,沒有強烈的明暗變化,顯得大一點,室外的色彩顯得鮮明,室內的顯得灰暗。這對于考慮物體的尺度、色彩是很重要的。三是被重復制造的可能性。該空間設計出來后,要有被復制的可能性,可以應用到更多的地方。四是空間設計中必須預留出一點空間滿足人對空間舒適度和美的追求。現今人們對這些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這個要求,利用光、熱等可以營造出一個舒適的空間,滿足人們的需求。
四、公共空間的特性
一是空間性。空間無論大小都有規定性,空間的美就是因為它具有適宜的尺度,這是通過有內涵的藝術來表達的。一個成功的設計必須具有除了滿足它應有的功能之外的東西。現今的空間不應該是僅僅滿足功能使用,還應該具有其獨特的表達形式,有靜有動,有分有合,給人一種置身于多維空間的感受。單從空間性這一特征來看,也許可以說裝置與雕塑相似,但二者有許多不同。傳統的雕塑將三維空間的體積作為它最根本的藝術語言,體積、量感、節奏、韻律等因素在根本上影響了雕塑作品的藝術效果與思想表達效果。而對于裝置藝術,空間僅僅作為一種承擔某種思維和觀念的媒介和手段,它只是需要這個三維空間將它呈現出來。觀念性是裝置藝術的關鍵。裝置藝術主要是借用一種時空手段,通過對作為媒介的材料自由、隨機地造型、聚集,對它們進行無序或有序的形態和體積上的延展、變形,營造出一個藝術空間,使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入并參與其中,發生互動。二是相關性。現今的空間已不是簡單的設計就能完成的,除了要具備它應有的功能外,還要與環境充分融合。三是功能上的多樣性。要滿足人們對空間利用的要求,最大程度上利用空間。 例如多用組合型家具,空間占用最多的莫過于沙發、茶幾、電視柜等大型家具,如果在不改動這些家具大小的前提下,提高這些大型家具的儲存空間,就可以提升客廳空間的利用率了。具體方法為可以選擇帶有抽屜、矮柜的沙發、茶幾,這樣既能滿足人在客廳的基本活動需求,又能擴大客廳的儲物空間,一舉兩得。四是領域性。空間都具有一定的范圍,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空間的設計使空間不受其他成員的入侵。五是藝術性。空間的設計并不能僅僅根據設計師的好惡來創作。一個好的設計師必須對時尚潮流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對受眾的接受能力具有很強的觀察力,對設計對象的需求具有很強的理解力,并將其感受應用于設計當中。
五、裝置藝術在公共空間中的運用
第一,雕塑但又不是簡單的雕塑。它不僅有物體表面所表達的內容,在表面現象之外還有更多內涵的就是裝置藝術的形式。裝置藝術是將一些零碎的物品進行有機的結合,經過藝術家選擇、利用、組合起來成為藝術品的行為,也可以指經過如此過程創造出來的作品。裝置藝術首先是一種行為,其次才是一個與雕塑相似的實體性作品。它與一般雕塑不同之處在于,它具有場域性、共振性和非永恒性的特點。
第二,投影。以水幕電影為例,水幕電影是由高壓水泵和特制的水幕發生器,將水自下而上高速噴出的、經過水的霧化后形成了扇形的“幕布”,再由專業的全息投影機將特制的錄像投射在這個扇形的“幕布”上。這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增加了實用性。
第三,音樂。以音樂噴泉為例,一個美麗的音樂噴泉可以給人帶來舒適愉快的心情,還有無限的價值。音樂噴泉是光與影的合舞、音樂與游人的共協,是集水、聲、光、電、美與高科技于一體的高雅藝術品。音樂噴泉的獨特,更在于需要音樂的配合。不同場景的燈光都反映了不同的情緒需求,這個時候就需要對此進行正確的音樂搭配,使噴泉伴隨著音樂的節奏升起和下落,使單調的噴泉變得生動起來。
第四,游戲。以AR游戲為例,AR游戲是采用最新的虛擬現實技術實現的現實跟虛擬現實世界相結合的游戲,也是連通兩個世界的橋梁,AR虛擬現實游戲可以在現實場景下給玩家帶來游戲的畫面,使其體驗到更加真實的游戲樂趣。這就是一種裝置藝術的應用。
第五,電影。從1994年開始拍攝電影短片“懸絲”系列,每集半小時左右,情節片段等全是在裝置藝術的基礎上拍攝,并無對話。它是由Matthew Barney所導演的,他既是裝置藝術家又是導演。準確地說他的作品混合了表演、攝影、錄像、裝置和電影等各種語言形式,使用新潮視覺,帶給人們沖擊力。
第六,戲劇。將裝置藝術應用到戲劇的舞臺,在進行戲劇的時候將裝置藝術搬上舞臺,利用燈光和幕布 ,營造出人物不同的感情,刺激人們的感官,使人們感同身受,這也是傳統藝術和現在藝術的結合。新時代的舞臺,就應該有新技術的融合,必須將傳統藝術與現代技術相融合,以適應這個時代,融入這個時代。
六、裝置藝術在公共空間中的運用意義及價值
裝置藝術是空間組成的一部分,在空間中起著裝扮空間、美化空間的作用。不同的裝置藝術能帶給人們不同的心靈啟迪。裝飾藝術或美或丑,或常見或令人匪夷所思,其存在就是意義。裝置藝術是空間組成的一部分,在某種程度上有著點綴空間、強化空間、分割空間的意義,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空間的層次。裝置藝術還有其獨特的美學意義,給人們一種思想和心靈上的啟迪。聲、光、電子等媒介為公共空間提供了更快捷方便的服務,并且摒棄了傳統的裝飾手法和一些陳規舊律。
七、結語
裝置藝術在公共空間中的運用,打破了傳統的思想禁錮,使得不同時空的設計元素相融合,創造出具有現代風格的設計概念,滿足人們的追求,增加生活的趣味性和實用性,給人們一種思想和心靈上的啟迪,給環境注入新的活力。裝置藝術的意義及價值滿足了人們對公共空間的各種要求,通過研究發現,將裝置藝術應用到公共空間是完全可行的。
參考文獻:
[1]邱迪.論綜合材料在裝置藝術中的運用[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6(6).
[2]張亦弛.裝置藝術中的視像運用探究[J].長江大學學報,2013(8).
[3]張步青.論景觀中裝置藝術的運用意義[J].園林裝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