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銀敬
廣州市增城區(qū)清燕小學 廣東廣州 511300
音樂教育的最大功能特點是美育。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功能,就是德育的功能。而且兩者之間有著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關系。在音樂課程目標第一維度: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中就提到: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增強集體主義精神。可見,在音樂課堂中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音樂教師必須要完成的教學目標。那么,我們要如何在教學中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把愛國主義思想滲透到學生心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在多年的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這個問題,現(xiàn)談談自己的看法和經(jīng)驗。
在小學音樂教材中,每個年級基本上都有愛國主義教育的內(nèi)容,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教材歌曲進行強化教育。比如在教學低年級的《國旗,國旗真美麗》這首歌中,我們可以先讓學生有感情朗讀歌詞:國旗國旗真美麗,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變朵小紅云,飛上藍天親親你。然后再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教室中懸掛的國旗,講解國旗中顏色、圖案代表的意義。再延伸到每周的升旗儀式時,我們應該要肅立敬禮等,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了國旗代表的意義之后,再進行唱歌教學。學唱歌曲的時候,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在歌唱中抒發(fā)真摯的愛國情懷。在學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候,要讓學生了解國歌的來歷,還要解讀每一句歌詞的意思。例如,“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fā)出最后的吼聲”這一段,教師要先讓學生了解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民的艱難處境,了解義勇軍們英勇殺敵,不畏困難的歷史。在了解了歌曲的歷史背景之后,再讓學生有感情演唱。最后還是要延伸到每周的升旗儀式上,作為小學生應該怎樣去唱國歌、怎樣敬禮才能表達出對國旗和國歌的尊重等等,這樣才能讓學生從“概念——音樂——行為”這樣的小學音樂教學模式中更好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音樂新課標指出: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音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走進音樂,獲得愉快的審美體驗的同時巧妙地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如,在教學三年級《游擊軍》一課時,我就給全體學生編排了簡單的舞蹈動作進行律動,讓學生模仿游擊隊員在戰(zhàn)斗的情景。在律動中,同學們感受到英雄們當時所處的艱苦環(huán)境和勇敢無畏的精神,愛國情懷的火花仿佛瞬間被點燃,個個都仿佛化身成了游擊隊員,滿腔熱情準備去參加戰(zhàn)斗一樣了。通過活動,學生的思想自然而然地就受到了愛國主義的熏陶。又如,在教學《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課時,我讓學生分組進行情景劇的創(chuàng)編,活動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而且學生在創(chuàng)編的過程中,對王二小的英雄事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對英雄的內(nèi)心世界有了真切的解讀,大家都被王二小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在匯報表演時,大家都非常投入。在演到英雄王二小倒下的一刻,有的同學眼睛都紅了。這一刻,同學們的心靈又得到了愛國主義思想的洗禮。
日新月異的科學發(fā)展使得音樂課堂教學的現(xiàn)代化教學媒體不斷更新。這些具有形象性、直觀性、靈活性,富有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的電教媒體進入,豐富了音樂課堂的教育教學手段,使抽象的音樂變得形象化、具體化。在音樂教育中,教師如果注意合理選擇、靈活運用各種媒體,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優(yōu)化課堂教育。因此,音樂教師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教學。
愛國主義是一種抽象的情感?,F(xiàn)在的學生生在和平時代,生活幸福,一說到愛國,就覺得空洞教條,仿佛離自己遙不可及。而運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就能達到穿越時空,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特殊情感轉化為具體形象的音樂,通過音樂的學習,豐富學生的愛國情感。如,從《保衛(wèi)黃河》這首曲子中,我們通過視頻都能被義勇軍奮起抵抗的拼搏精神震撼心靈。音樂透過的形象的方式傳遞著作曲家所要表達的情感,再將這份情感傳遞給它的聆聽者,喚醒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多媒體的運用,使得我們的音樂課堂要構建情景教學顯得更加輕松容易,再結合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正確引導學生進行音樂聯(lián)想,就能達到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學目的。
總之,音樂教育是通過音樂藝術形象的感染,對學生進行理想、道德、紀律的教育,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在日常教學當中,音樂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方法對小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質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寓思想教育于音樂藝術教育之中,真正做到教書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