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銘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中國中藥雜志編輯部,北京 100700)
科技期刊是科學技術的重要信息來源,在信息傳遞、學術交流、科研活動、生產建設和文獻管理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1]。必須加強科技期刊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為此,國家先后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有關科技期刊的國家標準[2]。
中國藥學會成立于1907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學術團體之一,是由全國藥學科學技術工作者自愿組成依法登記成立的學術性、公益性、非營利性的法人社會團體,其主辦了25家國內知名學術期刊。為了不斷提高各個期刊的辦刊水準,每年都組織所轄期刊召開審讀會,審讀是對期刊進行科學分析與合理判斷。從而,在遵照國家標準的前提下,制定以及改進本行業學會的內部標準。在文章中作者僅以通過審讀會發現藥學類期刊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并且分享中國藥學會對于主辦期刊內部要求的一些編輯規范。
封頁是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書脊的總稱。在醫藥科技期刊中這一部分主要存在的問題是:(1)ISSN條形碼的位置不規范,如果放在封底,應該置于右下角位置,而不是中部或左側;(2)藥品廣告需要到相關工商行政部門進行廣告審批獲得備案號,然而有些雜志由于疏忽在封頁或彩插的藥品廣告中缺少備案號。
目次是書刊上的目錄,表示內容的篇目次序。其在醫藥類科技期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1)根據期刊排版格式GBT 3179-2009要求,中英文目次表應該盡可能單獨占1頁或2頁,然而在實際情況中常常會由于廣告的存在迫使能獨占1頁的目次頁專頁或本該連續排列的2頁目次頁中間插入的廣告頁;(2)中英文目次表的編排缺少文章的起止頁碼,往往只有文章題名和作者名;(3)英文目次表頁眉應該使用英文刊名,而不是刊名的漢語拼音。
題目、標題和作者署名是文章重要的構成部分。問題相對較少,但也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1)期刊投稿須知規定,作者單位應該寫明省、直轄市或自治區及相應郵編,但作者投稿時往往忽略這個細節;(2)英文摘要中作者署名忘記標注通信作者“*”上標;(3)作者英文署名大小寫使用不當,比如“王霞”正確的英文名應書寫為“WANG Xia”。
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具體地講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和范圍,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結果和重要的結論,有時也包括具有情報價值的其他重要信息。隨著國際間學術交流的不斷增加,科技期刊論文中、英文摘要的規范化顯得愈加重要[3]。
因此,需要結合實例,指明錯誤。主要存在的問題:(1)按照GB 6447-86要求,報道性文摘和報道/指示性文摘一般以400字左右為宜,但目前中英文摘要普遍字數較少,尤其是綜述類文章,字數甚至低于200字,讀者難以從摘要中掌握文章的核心觀點,容易影響到期刊質量和學術問題的交流;(2)中英文摘要逐字逐句對照互譯,如此生硬互譯無助于科研信息的傳播與提升期刊影響力,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英文摘要可以較中文摘要描述得更詳細,對文中的關鍵觀點或數據能有表述,以便國外研究者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3)摘要中的目的、結論部分還不夠簡明扼要,大話、空話較多,最常出現的問題是“該方法對……有著積極的意義”等字眼,沒有從客觀的角度來評價學術觀點;(4)中英文摘要中對應的數字單位不統一,這常常是由于作者不細心造成的,數字單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對摘要的數據仔細核實。
1.計量單位。1984年,國務院發布了我國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4]。為了進一步統一我國的計量單位,1993年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了有關量和單位的國家標準[5-6]。雖然我國科技期刊中的論文對于計量單位的使用已經較為規范,但在細節上仍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1)使用淘汰的計量單位,而非國際計量單位,如熱量單位“cal”已經淘汰,現在國際通用單位是“J”;(2)刊物編排時,同一計量單位在同一篇文章中,大、小寫表意相同,混寫混用,如同時出現“mL”和“ml”;(3)刊物編排時,大、小寫計量符號表意不同,卻混淆使用,如“t”是區別于“T”,“T”為熱力學溫度;(4)用英文的縮略形式代替計量單位,如離心機轉速的單位應為“r/min”,而不該是“rpm(round per minute)”;(5)將“物質的量”表述為“摩爾數”或“克當量”;(6)將“質量”表述為“千克數”,體重表述為體質量;(7)將“質量濃度”表述為“濃度”。
2.插圖。插圖在科技期刊中被廣泛采用,為了形象、直觀地表達科技事項和技術知識,插圖作為輔助表述手段是必不可少的[7]。但也是存在一些問題:(1)圖中的數字標注字號不一致;(2)論著中的圖題沒有做到使用中英文同時標注,圖題未能正確表達圖的內容,不能自明;(3)圖題的格式是居中,還是頂格,不統一;(4)圖片尺寸過大或太小不夠美觀;(5)圖片坐標軸上的標值沒有取整刻度,即所謂的標值不圓整;(6)疊加圖中存在坐標線的畫法不盡統一;(7)圖片不清晰或未經修整,等等。這些問題會嚴重影響科技期刊的質量,需重點關注。
3.表格。表格也可簡稱為表,是記錄數據或事物分類等的一種有效表達方式。由于表具有簡潔、清晰、準確的特點,同時表的邏輯性和對比性又很強,因而表在科技書刊和其他文獻中被廣泛采用[8]。表格在書刊中所起的作用與插圖有異曲同工之處,它們都是代替或補充了文字敘述[8]。存在的問題與插圖有相似性,也有獨特性,主要體現在:(1)正文中表格非三線表;(2)論著中的表題沒有做到使用中英文同時標注;(3)表題的格式是居中,還是頂格,不統一;(4)欄目(欄的名稱)編排不合理;(5)欄目名稱與表身內容不對應;(6)標目中量和單位標注不規范,等等。需要編輯重點留意。
4.標點符號。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書面語言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它幫助人們確切地表達思想感情和理解書面語言。雖然小,但意義重大。在藥學類期刊中,標點符號編排容易出現的錯誤主要包括:(1)某些標點符號,如“~”“:”“·”等,放在行首;(2)數字與數字之間,字母與字母之間使用“、”而不是“,”;(3)某些標準,如“中國藥典”未加“《》”,等等。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科技期刊論文中標點符號的合理使用是科技期刊嚴謹性的一種表現。
5.常出現文字錯誤。文字錯誤是衡量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醫藥類科技期刊的此類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論文中所涉及藥材的英文名,按照《中國藥典》2010版要求應該是先寫植物的英文名后寫該植物的藥用部位,但在實際寫作中作者往往將二者顛倒;如黃芩的英文名常被誤寫為Radix Aatragali,實際上正確寫法應該是Aatragali Radix;(2)文章中某些詞由于音近或形近被誤寫,如“黏附”誤寫成“粘附”;(3)某些專業詞匯未統一,如“重復性”誤寫為“重現性”;(4)某些專業詞匯經過后期統一,作者仍采用統一前寫法,如“苷”誤寫為“甙”。
參考文獻是作者在撰寫文章時引用的有關資料,包括專注、報刊、學位論文等,它標識了文章中引用資料的來源,是作者對他人研究成果的引用和借鑒。恰當地標引參考文獻不僅可以為自己的研究提供科學理論依據,還能避免重復勞動,為讀者進行研究相關問題提供方便等[9]。它是論文整體構架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這一部分容易被編輯忽視,常常不能夠及時發現論文作者在參考文獻中不規范的表述:(1)參考文獻頁碼有誤;(2)具有卷(期)的參考文獻最好全部標注出;(3)外文參考文獻中作者名字需要縮寫的沒有縮寫,且名字的縮寫字母間沒有空半格;(4)外文參考文獻的刊物名稱縮寫不當;(5)參考文獻中的中文期刊使用了英文刊名;(6)參考文獻中文章題目需要斜體的部分沒有斜體表達,等等。
中國藥學會主辦期刊在全國有著非常高的影響力,多個期刊多次榮獲“百種杰出期刊獎項”。通過溝通、交流,共同提高,打造中國藥學會主辦期刊品牌,為全國廣大藥學工作者提供更多優質、負責的期刊。
作為學術期刊編輯該做的工作是嚴格執行國家對于科技期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認真辦刊,切實肩負起敦促作者遵守科研規范和培養嚴謹學風,通過促進學術規范化,實現學術自律,營造更好的科研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