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學反饋,即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的反饋,是教師為了解、掌握學生自主學習效果所開展的活動,它既是教師確定教學重難點的依據,也是打造高效課堂最核心的環節。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無論是閱讀習慣的培養還是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考試乃至未來的發展都有深遠影響。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顯然不是教師條分縷析地講解能解決的問題,關鍵還需要教師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點撥指導,而有“針對性”的前提當然是學生自主閱讀的反饋了。自主閱讀的反饋大致有如下幾種,例說于后。
關鍵詞:閱讀教學;自學反饋;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0-013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0.120
一、檢測式反饋
根據預設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以所學課文為依據設計閱讀試題,內容涵蓋作家作品、字詞音形義和閱讀理解。根據需要可以作為前置作業,也可作為當堂檢測試題。通過批閱或評講試題,發現學生閱讀存在的重點問題,重錘敲打,突破難點。
二、問答式反饋
根據本節課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脈絡清晰地設計幾個提綱挈領的問題,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逐一拋出,師問生答,循循善誘,層層深入。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判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據此確定事先預設的內容哪些可以不講,哪些要重點講,哪些預設里面沒有應加上去。這個方法簡便易于操作,節時省事,但操作不當容易搞成“請君入甕”式的教學,應努力避免面面俱到和無效問題。
以《敬畏自然》為例,可以設計這樣三個主要問題:1.作者認為,對于自然我們該有怎樣的態度?2.為什么要敬畏自然?3.你怎樣看待作者的主張?根據課堂反饋情況,這三個問題還可以再細化下去,設置若干小問題。
三、聊天式反饋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有自由暢聊、激烈爭辯,或者習作欣賞。當然,這些不是漫無目的的,而應統領于教學目標之下。聊天、爭論的目的依然是為了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和思想。
聊天式反饋應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一個核心的話題。這個話題可以是教師設置,可以是學生設置,也可以和問答式反饋配合隨機生成。例如,在學習《信客》一文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中心話題“說誠信”,分兩個層次,一為“說信客之信”,一為“說我們之信”。也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提煉一個關鍵詞,作為聊天話題,比如“誠信”“責任”“道德”等。再如,在教學《敬畏自然》一文時,也可以設置一個話題,如“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然”,讓大家暢所欲言,一方面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又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然、對待自然、敬畏自然。
四、寫作式反饋
讀寫結合,讀寫一體,是提高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當寫作教學有機地融入閱讀教學中的時候,學生的作文就不僅僅反映他的寫作水平了,而是最先反映出他對文本的理解程度、對作者思想或主人公的認識和評價。通過寫作來檢查閱讀的寫作式反饋是一種綜合性很強、難度很大的反饋方式,但如果能堅持做細做實,對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和能力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寫作式反饋的寫作形式很多,除了最常見的寫讀后感外,還有寫評論、寫文章賞析,還可以改寫、續寫,等等。讀后感、評論、賞析對閱讀理解的要求不言自明,而成功的改寫和續寫,必須要以熟讀原文,透徹理解文章風格或作者思想態度,甚至是作品中人物思想性格發展趨勢為前提。
我在教學《云南的歌會》時,將“訓練思維和表達能力”作為教學難點之一,設置了這樣一個環節:用一段比較抒情或者富有文學色彩的文字描述一下課文中的三個場面。接下來再引導學生回顧怎樣體現文學色彩——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配合使用,句式選用、長短句錯雜等。為避免學生寫作盲目無所適從,我出示自己寫的一個片段:
山野對歌
男女老少,四面八方,山野偶遇,交流以歌。有的藏身松樹林子,有的隱于灌木溝間,謳歌男女愛情,吟唱生活甘苦。或見景生情,或睹物起興;譬喻生動,提問機智,引經據典,流貫古今。激情唱和情纏林梢,妙語應答歌驚群巒。有不敢戀戰者,啞口無言,落荒而逃;唯能辯善歌者,微笑凱旋,擊掌以慶。
學生寫完“山野對歌”“山路漫歌”“村寨傳歌”三個片段,當堂朗讀展示,學生互評。
寫好這三個片段,不僅僅是考查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還考查了學生對三個場面的理解和對場景所展示民族風情的感受,理解不深自然難以寫出美的文字。
以上是我在閱讀教學中總結的四種主要范式,限于時間和篇幅,未能一一詳細解說。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方式方法,需在教學中慢慢摸索,認真總結。總之,要能用最簡要的方法找出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或障礙,以便我們在教學中有的放矢,這對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是事半功倍之舉。這樣做,既遵循了教育規律,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求知欲,又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下堅實的閱讀基礎。
參考文獻:
[1]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教學論本土化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
[2]張璐琳.中學語文課前預習指導策略探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何凱讓(1971.8— ),男,漢族,四川廣元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