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妮 王炎蓉 咸陽師范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從學生來源來看,我國有較長一段時間的高校擴招,當前職業教育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在突飛猛進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從較大部分高校來看,生源質量產生了變化,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學生生源質量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一些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數學的基礎打得扎實,進入高校學習后具有繼續學習高等數學的能力。還有一些學生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的不扎實,覺得進入大學了就應該好好的玩,或者覺得高等數學太難了學不懂,特別時對于文科類的學生,這種類似的觀念特別的突出,那么這就對高校的高等數學的授課教師的授課給出了新的挑戰,固定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難以針對不同學情的展開講授。同時由于高等數學的學科特性包含了極限、微積分等知識,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高等數學是非常基礎的,但是從剛剛結束高中學習進入大學的學生而言,高等數學的難度是比較大的。那么從考試成績來看,高等數學基本上是各高校所有專業期末考試通過率較低的一門學科。從知識結構上來看,高等數學的知識點非常的抽象,教師很難通過具體化的舉例和比喻來進行描述,僅僅只能依靠不停的講解公式和不停的做習題,這樣的授課模式使得學生難以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從教學模式上來,由于學科的特殊性,高等數學教師往往還是通過和高中一樣的教學模式對知識點進行講授,但是高校的學習已經不同于高中階段的學習,不能像過去一樣還是通過板書進行公式講解然后再對例題進行分析,然后學生再通過課后習題來練習。不少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理解。由于公式的枯燥性,很多學生在教師進行公式講授的時候沒有進入到狀態,沒有理解到,課后自己做習題,缺乏和老師的交流,同學之間的交流也很少。
從高中升入大學的學生往往都是從題海戰術的洗禮中經歷過來的,但是在高校的教育中學生還是要通過做大量的高數試題才能夠通過期末的考試。高數教師從學生及格率的角度考慮也會讓學生記住公式的同時通過大量的做題,鞏固其知識,這一現象非常的普遍,但是和大學的教育初衷是不融的,大學往往培養的是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高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有所側重,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習的能力。那么勢必對教學模式需要相應的調整。同時,高等數學的課堂其實是很枯燥的,那么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是非常少的,究其原因就是高等數學的教學任務比較重,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會對提問和討論這個環節進行精簡,那么學生通過純粹的講解,往往一個知識點還沒充分理解,就進入到了新的一個知識點,那么對于課堂講授的內容往往不能夠充分的理解。同時對于課堂很多教師對于先進的教學設備的運用還是不夠熟練。
由于高等數學的公式概念、公式比較抽象,使得學生不好理解,但是高數源于生活,沒有離開生活,這就需要高等數學教師多下功夫,找到生活中高數的原型,在課堂上能夠將公式、定義、定理、甚至題目都能夠具體化、生活化,結合現實生活進行舉例來講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高數的熱情,讓學生在學習之余還能夠進行思考,同時在進行如此抽象的學習中,高數教師還可以結合數學的文化進行授課,在講授高數定理的時候結合數學文化,能夠放松學生的情緒,活躍學習氛圍。在大學的高數課堂上,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授課方式,可以讓學生課前進行預習,對教材進行通讀,選擇自己能夠讀懂的題目進行練習,然后,在通過課堂上教師對于定義、定理、公式、例題等的詳細講解,以及答疑環節,讓學生通過這樣的模式能夠提前了解所學課程的知識點,那么課堂上的時間就能夠集中精力聽懂,那么課堂時間就被有效的利用起來了,同時對于課后,進行分小組學習,指定題目或者由學生共同選擇題目來討論、共同解答,這樣學生間就有了交流,相互之間進行解答,最終得出一致的結論交給老師,教師從中進行挑選,然后進行講解,并對學生的努力予以認可和表揚,這樣就能夠提高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積極性,參與其中。同時高等數學的講堂應不再局限于黑板,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出精美易懂的PPT,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一方面也減輕了高等數學教師的板書負擔。同時,使用PPT授課能夠對字體進行放大和縮小,這樣對于坐在后排的同學就能夠清楚的看到題目和公式,這樣能夠提高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同時運用PPT能夠對教材內容進行活學活用,再結合互聯網的相關資源作為PPT的教學內容,同時運用軟件來進行教學,并指導學生學會使用軟件,建立合適的教學模型。再通過利用數學軟件來進行答題,在高等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需求然后結合軟件對學生進行教學,教會學生學會使用軟件,運用軟件來學習高等數學,最終能夠解決學習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由于大學階段的高等數學的知識結構不同于初等數學的知識結構,那么高數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采取不同于初等數學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結構,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模式,摒棄題海戰術的方式,創新教學模式,結合當今的新的教學設施設備,吸引學生到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