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怡
摘要:鋼琴素有樂器之王的稱號,因為它不僅是理解作品的起源和意義的獨奏,在音樂這個領域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個絕佳的經典,還是最具表現力的伴奏樂器,因而鋼琴伴奏對揭示歌曲音樂的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一些中外經典歌曲中的鋼琴伴奏進行深入了分析,深入闡釋了鋼琴伴奏在歌曲音樂中的形象作用。
關鍵詞:鋼琴伴奏? ?歌曲音樂? ?作用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3-0064-02
歌曲音樂的種類很多,像民歌、流行音樂等,其中很多都需要伴奏樂器使用。鋼琴是一種優美的伴奏樂器,其音域較為廣泛,音位準確,伴奏的音樂形式多樣,同時可以有豐富色彩效果,音樂組合形式多樣。因此,鋼琴伴奏同時也為多音樂思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鋼琴伴奏是歌曲旋律與和聲的背景對比和填充,對于作品的主題、藝術形象和風格的拓展起著重要作用[1]。歌曲音樂是由作曲家精心打造的音樂作品,而對于歌詞來說,著重表現的則是作曲家的內心世界,具體表現形式及構圖較為專業且復雜,并通過歌詞與鋼琴伴奏的融合,從多方面表現出音樂形象。因此歌詞與歌曲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和互補,鋼琴伴奏則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對于音樂歌曲而言,其特征是鋼琴伴奏和音樂形成了完美的藝術整體,這更突顯鋼琴伴奏對音樂歌曲的形象作用[2-3]。
一、鋼琴伴奏對揭示國內歌曲音樂的形象作用
趙元任等人作為中國歌曲現代代表的作家,他們習慣用音樂來描述詩歌所表達的意境,讓詩歌在很大程度上與音樂在內容和形式上得到很好的結合。鋼琴伴奏以其豐富的和諧色彩和造型技巧為歌曲奠定強烈基調并對歌曲進行更為深入的補充和拓展。
(一)鋼琴伴奏對我國近代國內音樂的形象作用
趙元任是中國的語言學家,他非常注重歌詞的音調和韻律的特點,非常注意詞語的語調與旋律的關系,和弦的恰到好處促使音樂富有感情并和旋律繼續情感回響,使得情感得到更進一步的表達與展現,他的一首歌名叫《教我如何不想他》中更是將音樂歌曲與鋼琴伴奏結合展現得淋漓盡致。
黃子的《踏雪尋梅》是一首生動活潑的藝術歌曲,其鋼琴伴奏的音色類型較為單純,右手在弱拍上靈巧的添加了傾斜音,雙手使用彈性的聲音類型使得伴奏加入了獨特的歌曲精神,表現了主角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玫瑰三愿望》創作于中國的戰亂時期,社會動蕩矛盾尖銳,是一首悲傷的抒情獨唱曲。鋼琴的前半部分,生動描繪了一位不甘命運安排的女子對未來的憧憬,代表美麗的玫瑰,中間部分的左聲部被上行琶音所取代,表達了玫瑰花保持青春的強烈愿望和悲傷的感覺。那時中國正處于淞滬之戰結束后,曲折的表達了對國破家亡的憤慨之情,熱切期望中國能盡快擺脫舊的制度,并進行新的改革,以使辛勤工作的人民不再受到壓迫。但是,當時的歷史條件并不能使這個愿望成真,然后把這首歌賦予這種期望,使之成為了五四時期的古典獨唱曲。在另外一首歌里,黃子的《睡獅》表達了對敵人的憎恨和對中國的愛,以強大的和弦和簡單的單調旋律作為伴奏,加深了主題思想,充滿了魅力和吸引力。
(二)鋼琴伴奏對我國現代國內音樂的形象作用
應尚能的一個歌曲是由元代文人寫的我儂詞改編而來,其情感動人韻律優美,歌曲的旋律簡潔,音樂起伏而美麗。鋼琴伴奏的前半部分伴隨著波動且平滑的向上琶音和重復的整數和弦,而后半部分則使用有節奏的強等時積分和弦作為伴奏,并且使用較大的未成年人的顏色變化將伴奏添加到鋼琴伴奏。強烈的音樂表現力不僅夸大了深厚而豐富的內心感受,而且還強調了“你有我在泥里,我有你在泥里”。你我擁有同樣的觀念,同樣的信念,深厚而堅定的愛情理想,以及“堅定不移的愛情主題”的深化。大多數可以播放的歌曲都是簡單明了的音樂語言和明亮的情感色彩,而對于伴奏及和聲來說,二者的安排也非常重要。比如在《春旭》中,曲子前半部分的伴奏由和弦構成,并輕快的描述了“東郊綠化,滿樹鮮花”所展現的意境,而歌曲的后半部分突出了更深刻的意境,體現在“快樂蠟燭的西部窗口的懶惰雕刻和長笛底部的新聲音”中,并帶有變色的和弦,它描繪了人物的悠閑氣氛和美好的春天的光景。
二、鋼琴伴奏對揭示國外歌曲音樂的形象作用
(一)鋼琴伴奏對德國音樂的形象作用
在18世紀及19世紀初期這段時間,由于德國文學已發展至浪漫主義階段,很多作家對于作品宛如民間傳說一樣自然,簡單和反思。其結果是,在德國文學中產生了大量詩歌,并與音樂進行融合,從而產生新型的德國藝術歌曲。受到歷史背景的影響,不斷突破了音樂上封建統治的束縛,使其不斷的發展和延續。對于早期的藝術歌曲來說,已經逐步脫離外界文化的影響,從而發展成較為特色的表現形式。歌德的歌曲《紫羅蘭》是最完美的早期藝術歌曲之一,歌詞代表了紫羅蘭,歌曲的旋律表達了其對未來的向往以及當前的阻礙。這首歌曲的前半部分伴奏,對于紫羅蘭的形象進行細膩地表達,同時還流露出對生活的愿景和希望。歌曲的高潮部分,顯得較為復雜且旋律緊湊,促使情感的興起,完全表達了現實與內心的殘酷斗爭。
在人類精神文明表達上,貝多芬的歌曲將其做到極致,世界是越來越廣闊,在他的詩歌《我愛你》,旋律很美,感情真誠深刻。鋼琴伴奏伴隨著不斷流動的分裂和弦,伴隨著歌詞和旋律表達情感,合作非常融洽。在旋律的高點,左手使用八度來增強質感,表現了人類心中對歌曲的美好愿景及對未來生活的渴望,在生活中促使愛情得到表達,并進一步升華。同樣,他頌揚了寫給泰迪格的書“希望”中的雄壯自然和真摯的友誼,從對未來的渴望到人的生死。同樣在德國藝術歌曲中,舒曼為其貢獻了諸多巨作,其中《詩人之愛》,是舒曼的眾多杰作之一,也是為海涅創作的。在舒曼的音樂中,很多作品都有獨到的旋律,并為鋼琴伴奏增添了更多的獨立成分,使得旋律可以巧妙地演奏前奏,插曲和最后的表達。
(二)鋼琴伴奏對法國音樂的形象作用
鋼琴伴奏對法國歌曲音樂及藝術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法國歌曲的真正開端應該從柏遼茲開始,柏遼茲首先用他的鋼琴伴奏來演唱他的歌曲。它與浪漫主義不一樣,不局限對稱分割的創作模式。鋼琴伴奏具有更獨立和表現力強的特征,英國作曲家摩爾對愛爾蘭歌曲的翻譯沒有太多的浪漫痕跡,豐富多彩的愛爾蘭歌曲是在發揚文化的斗爭中發展起來。弗雷和德彪西等作家正處于法國藝術歌曲的成熟時期,弗雷的眾多歌曲,在全球都有很大的聲譽,他優美的歌曲,在和聲與旋律上也影響了很多后輩,歌曲簡潔,情感豐富、細膩、優雅,擅長烘托抒情旋律,伴隨著和諧與節奏的微妙變化,將獨特的旋律和抒情的語調完美的結合。
克勞德·德彪西在法國傳統音樂的影響下,結合東方音樂、爵士樂等一些特點,創造出別具一格的和聲,他善于將印象派藝術手法用在音樂中,使得音樂更具風格,使詩歌、思想和語言和諧統一。在他的歌曲中,鋼琴伴奏和聲音同樣重要,他從弗蘭的詩歌中寫下了18首歌,其中“曼陀林”是他最好的作品。他使用破碎和串聯,三重和二分法,大和小,色調和陰影,音量的對比技巧,完成了優雅的第一風格。小夜曲使用和弦模擬音效,其中一個斷奏和弦喚起了夜晚的寧靜,裝飾音從短到長,從上到下逐漸躍起,是由青蛙的聲音創造的質地,這更加凸顯了鋼琴伴奏對歌曲音樂的形象作用。
(三)鋼琴伴奏對俄羅斯音樂的形象作用
同時,鋼琴伴奏對俄羅斯歌曲音樂的形象作用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柴可夫斯基有著不同風格的聲樂,在其為托爾斯泰寫的信件中,《我祝福你》和吉普賽女郎的歌曲《吉普賽新郎》的歌。《我祝福你》是一種深沉而激烈的情感,就像詠嘆調,對于整首歌曲的情感語調鋪平了道路。在和弦的優美溫柔的分解中,歌曲的旋律使用了兩種音調形式,并增加了一個臨時音調標記,使音樂更加豐富多彩,暗示著溫和寧靜。
三、結語
可以看出,在音樂表演藝術中鋼琴伴奏尤為重要。鋼琴伴奏還在現代聲樂教學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而伴奏則是作為評判其表演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伴奏的藝術及作用都來自對內容恰到好處的表現,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表演中唱歌的缺點,并對藝術作品的形象塑造提供條件。因此需要不斷增強鋼琴伴奏的藝術表達形式,并提升其魅力的表現,使得伴奏與聲樂完美結合,才能夠將歌曲所表達的音樂藝術效果展現到極致。
參考文獻:
[1]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
[2]高天康.音樂知識詞典[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
[3]郭幼容.鋼琴即興配奏技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