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媛
【摘 要】對于法制案件新聞來講,其不但要保證新聞內容的客觀性和真實性,也需要充分體現出其專業性和深度,這樣才能讓新聞得到更好的傳播效果。特別是在當前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的閱讀習慣發生了變化,往往無法深入細致地挖掘新聞的價值和內涵,如果法制案件新聞設置不合理,就無法吸引讀者的眼光。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分析如何寫好法制案件新聞。
【關鍵詞】法制案件新聞? ?傳播? ?挖掘? ?深度
一、新時期法制案件新聞寫作面臨的挑戰
對于法制案件新聞來講,其在創造過程中不但要保證新聞內容的客觀性和真實性,也需要充分體現出其專業性和深度。
同時,法制案件新聞的專業解剖本身具有一定的乏味性,這是很多人認為此類新聞較為繁瑣無趣的重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沿用傳統的深度報道模式,顯然無法吸引觀眾的眼球,進而讓觀眾無法保持耐性進一步探究法制案件背后的真相和意義價值。也正因為如此,在當前發展形勢下,法制案件新聞的寫作面臨較大的挑戰,一方面要保證新聞內容的客觀專業,另一方面也需要貼近現代新聞寫作的模式,讓文章有溫度、有力度、有靈魂、有價值,這樣才能擴大法制案件新聞報道的影響力。可以說,這是新時期法制新聞記者必須要面對的挑戰。
二、法制案件新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1.法制案件新聞寫作存在不真實的問題
在當前新聞層出不窮的背景下,法制新聞記者在進行寫作和報道案件時,為了追求效率,提升新聞報道的吸引力,往往對于一些還沒有最終下結論或者線索和證據搜集不完整的案件急于報道,這無疑極大地違背了新聞的客觀真實準確性原則。一些新聞記者為了提升新聞的流量,人為誘導,故意引導觀眾的輿論導向,使得法制案件新聞無法進一步引領讀者深度挖掘新聞案件背后的內涵,缺乏對案件真實性的評判。
2.法制案件新聞寫作娛樂化傾向明顯
法制新聞記者往往過多地描寫了一些不合適的案件情節,沒有充分認識到對當事人隱私權的保護的重要性,并且在當前網絡新聞日益增多的背景下,一些法制新聞記者為了博取關注,甚至不惜嘩眾取寵,原本嚴肅認真的新聞呈現出了娛樂化的現象,這違背了法制案件新聞的寫作初衷,是不可取的。
3.法制案件新聞寫作內容趨同問題較為嚴重
在法制案件新聞寫作過程中,一些記者存在跟風的現象,爭相報道同一個新聞案件,在這種情況下,法制案件新聞寫作的內容趨同問題較為嚴重,且文字非常容易出現偏差。同時,在新媒體的影響下,新聞即時性特點愈發明顯,為了抓住報道的第一時間,很多記者在寫作時,并沒有對法制案件新聞進行深入調研和分析,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的記者對同一個法制案件新聞進行寫作時,往往會出現雷同的現象。再加上法制案件新聞的寫作需要記者具有非常豐富的法律知識,對法律條文或者政策等有專業的認識,這增大了法制案件新聞的創作難度。
三、優化法制案件新聞寫作的方法分析
1.提升法制案件新聞寫作的真實性
新聞記者在法制案件新聞寫作時,一定要做到新聞的真實客觀,切勿過度娛樂化,要充分尊重客觀事實以及當事人的隱私權,給予當事人公正公平的話語權。在寫作時,新聞記者可以進行換位思考,站在當事人的角度進行思考,對法律案件的來龍去脈,當事人的心理變化等做進一步了解。對案件當事人給予人文關懷,尊重其合法權益,不能為了博人眼球就篡改事實,或者沒緣由地擅自揣摩。同時,對于一些需要專業的法律知識進行闡釋的內容,在寫作時,法制新聞記者要盡可能地將涉及的法律條款或者易混淆的法律詞語在注解中單獨列出來,或在下面做補充性說明,或對我國法律法規進行列名和分析,以此來更好地幫助讀者理解新聞內容,這樣就可以讓文章更加客觀、專業。
2.提升法制案件新聞的共鳴
目前,新聞的交互性特點日益明顯,受眾群體也在不斷擴大,因此,在文章創作時,要提升法制案件新聞的共鳴,文章盡量不要寫得艱澀難懂,充分照顧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新聞讀者,力求以新穎獨特的模式來提升文章的真實性和創新性。文章內容要貼近群眾,寫作方法上可以考慮以故事的視角進行寫作,在對一個法制案件進行寫作報道時,盡量減少傳統的宣教文字,提升敘事的主題性和結構性,合理把握創作的節奏,層層推進,讓讀者可以體驗到在聽故事的基礎上學習到法律知識,從而提升其法律觀念,同時,新聞創作者要提升文章的實證性,立足實證研究,進行客觀點評,適當發散思維,進行深入創作和報道。
3.創新法制案件新聞的創作思路
當寫作的內容同其他記者的創作情節和模式存在雷同時,一定要轉變寫作的思路,采取其他角度進行分析和采寫。新聞記者可另辟蹊徑做文章,對同一件事情的報道選擇不同視角。在寫作內容后可加上一些評論或記者心語等,使文章內容更完整而鮮明。
例如對于當前娛樂圈明星偷稅漏稅的問題,對于一些明星補稅繳稅而免于牢獄處罰的情況,一些群眾不理解,認為國家法律不公正,很多新聞記者并沒有對此給予必要的寫作,將寫作的內容集中于明星需要繳納的稅款稅額,以此來迎合讀者的心理。
在這種情況下,記者應該另辟蹊徑,對我國法律法規的設定進行闡釋,同時對我國不同地區納稅的優惠政策、行業納稅的情況等做進一步內容擴展,從而實現有效的法律宣傳目的。
四、結語
法制案件新聞作為專業性比較強的新聞類型,往往無法讓一些讀者靜下心來去思考新聞背后的價值以及相應的專業知識。而在信息化時代,新聞的類型和數量都在大大提升,進一步加大了法制案件新聞寫作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提升新聞寫作的真實性、客觀性和創新性,立足新時期的特點,結合法制案件新聞的特點,讓寫作更加合理,符合讀者的審美和閱讀習慣。
(作者單位:張家口日報社)
【參考文獻】
[1]于君. 如何寫好法治案件新聞[N]. 民主與法制時報,2017-06-22(007).
[2]唐麗萍.采寫案件新聞須做到“三注重”[J].中國地市報人,2010(0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