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媛媛
【摘要】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務。但是長久以來,收效并不明顯。對此,本文在充分分析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的同時,對培養兒童良好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具體實施策略進行了歸納和整理。雖然個人的教學建議較為粗鄙,但求能夠幫助到各位實踐中的同人。教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下本文將對此展開具體分析。
【關鍵詞】語文課堂;自主學習;傳統教學;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自主學習與他主學習恰好相反,一種是自己想要去獲得知識,而另一種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相比之下,二者的優勢和不足彰顯得淋漓盡致。根據皮亞杰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來看,世界的知識是客觀存在的,知識是需要個人憑借已有的經驗和技能來獲取,而不是通過教師的灌輸得到。據此,筆者認為,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我們應當大力地發展兒童自主學習的動能,結合恰當的教學方法,引導他們主動探究未知領域,獲得有效的學習進展,進而提升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以下是本文的簡要論述。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令人擔憂
自主學習語文知識,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和能力,應當是一件系統而長期的教學引導任務,不能抱有應付的心理和思想。但是,自實施課程改革之后,雖然從大方向上來看,課堂教學面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了提升,但是距離我們課程改革期望的目標還相去甚遠。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令人擔憂的現狀,一時間讓我們陷入僵局。經過筆者的簡要總結和分析,認為當前的問題主要集中在:
其一,小學語文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識和觀念薄弱。意識和觀念是行為驅動的力量,而缺少這樣的教學培養意識,顯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就得不到教師的重視,如此,就更不用說如何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了。而在整個語文學習中,或者是其他學科學習中,自主學習,包括預習將要學習的課文、自主搜集相關的參考以及自主溫習學過的知識等,是不可缺少的。教師缺少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意識,將直接導致兒童處于被動學習的局面。
其二,語文教師自主學習和同事交流觀念淡薄。教育事業是應當伴隨著國家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發展而協同發展的。尤其是在經濟和科技面向全球化的今天,新時代對于人才的培養又再次刷新了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成了當今時代的一個共同關注的話題。而自主學習能力,則成了每一位全面發展的人才所必備的、核心的素質之一。但是由于部分小學語文教師自我教學見識淺薄,又不思進取,不僅不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又不會主動與同事進行交談,最終導致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化為泡影。
二、突破語文教學困境,提升兒童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一)重視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當重視對兒童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不僅是為了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是在為其他學科教學而服務。究其原因,是因為自主學習是一種通用的能力。它并不是單一指向語文這一個學科,而是具有能力的遷移性,可以更好地應用到其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比如,每一個學科都需要預習,而預習的過程又包括搜集材料、整理材料、篩選材料,以及標記出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能夠被自己理解和消化的知識自然無可厚非,而對于一些無法達到自我理解和應用的,則需要留到課堂教學中,向教師及時請教。
(二)樹立模范指導形象,潛移默化影響
我國有一句古話叫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指和什么樣的人接觸,就容易受到什么樣的影響。如果接觸的人品行端正,行為舉止大方得體,那么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久了,自然也就會受到他的熏陶,成為一個具有良好修養和高尚品德的人。而相反的,則更容易成為眾人所不齒的形象。典型事例“孟母三遷”就直指這一觀點。
基于此,筆者認為,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兒童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也一定要做好模范帶頭的形象。比如,當我們遇到問題時,首先想一想如何去自己解決,比如查找工具書、上網搜索資料,或者是結合具體的實踐操作進行驗證等方法。如果依舊是解決不了,然后再去向同事,或者學校的領導請示。這樣給孩子們一個良好的榜樣指導力量,他們就會向著這個目標前進。此外,我們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鼓勵班級中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較強的學生,讓其他同學都向他學習,如此,也可以達到樹立榜樣的效果。但是,在遇到教學的疑難時,切忌故步自封,有時當自己實在無法解決問題時,多向同事請教、溝通,則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多學習,總是一件好事。
(三)多做互動,以課堂提問激發思考興趣
教育家威爾德曾經說過:“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溝通。”教師不僅是一名實際意義上的管理者,更是整個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為了能夠讓教材中的知識轉化為能夠被學生理解和接受的知識,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有效溝通”上多做分析。而在筆者看來,達到“有效溝通”的必經之路就是多與兒童進行教學互動,可以是游戲互動,也可以是問答互動,還可以是一個神態或者是肢體上的互動,等等。總之,能夠準確表達出教師所要傳遞的情感和意思即可。而構建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互動情境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激發兒童的思考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
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一直是一個重點,但同樣它也是一大難點。因為大部分情況下,兒童是在教師的硬性要求下進行著語文寫作,毫無寫作的樂趣可言。筆者認為,我們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其中必定也包括引導兒童自主進行語文寫作的內容。對此,筆者所采用的做法是利用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機會,給學生營造一個思維開放、自由、發散的氛圍。比如,詢問他們:“由季節的變化,你聯想到了什么?”有的學生回答:“春天的微風,夏天的困乏,秋天的蕭瑟,冬天的靜謐。”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大膽想象和聯想的結果,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這樣的想象和聯想。所以,結合問題情境,創設這樣一種自由開放的思維聯想氣氛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勤于家訪,構建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統一戰線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人越多聚集的力量也就越大,思考問題的角度也就越廣,綜合能力也就越強。所以,在培養兒童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中,我們要盡可能多的獲取支持的力量。孩子的父母整日與他們相處,在潛移默化之間,也會接受到來自父母的熏陶。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得到廣大學生家長、朋友的支持,構建學校和家庭教育的統一戰線,那么培養兒童良好自主學習能力的道路上,就能事半功倍。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獲取學生家長方面的支持呢?
筆者認為,想要獲得學生家長方面的教育支持,首先,我們可以定期進行家訪,對學生在家庭中的具體表現進行調查和總結,并且將學生在學校中的語文學習表現和學習成績通報給家長朋友,優點與不足都要說明,盡最大努力對學生家長曉以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利害,以獲得他們的支持。其次,我們還可以邀請廣大的家長朋友來我校進行參觀和指導,監督我們的語文教學工作,提出合理的教學意見和建議,讓我們的語文學科教學更加高效。再次,我們還可以利用如今便利的網絡溝通平臺,打造家校互動網站,將語文作業、語文考試成績等發布到家校互動網站平臺上,然后讓學生家長監督孩子在課下獨立完成,此外,學生家長、朋友還可以為孩子制訂自主學習計劃,將每個星期、每個月的學習計劃發布到網站上,達到家校共同監督計劃完成的效果。如此,當學校與家長構建互動、互通、交流的合作教學模式時,假以時日,兒童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概言之,在培養兒童自主學習能力的道路上沒有固定的方法,唯有客觀搜集、小心求證、大膽創新,才能取得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成績。對此,本文結合筆者的經驗做了幾點粗鄙的分析,希望對各位同仁有用,也讓每位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的機遇。
參考文獻
[1]黃芳.“教研學”三位一體的教師教育者專業發展的敘事研究[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8(31).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