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 要: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及醫院規模的擴大,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日益明顯,全面預算管理也成為政府近年來加強對醫院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醫院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使得全面預算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本文從醫院編制全面預算以及全面預算的實施管理出發,指出全面預算管理中的難點問題,并提出了相應解決辦法。
關鍵詞:醫院? 全面預算? 難點問題? 解決辦法
從2014年8月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及隨后頒布的《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4】45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2009-2011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法規中不難看出,國家無論從法律還是醫改方面,都將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提升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此外,隨著醫院運營壓力的不斷增大,醫院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醫院擴大病源、擴大市場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懂得利用已有資源,開源節流,降低運營成本已經成為每個醫院必須認真研究的難題,而全面預算就是破解這一難題的一種很好的經營管理手段。
一、全面預算對醫院管理的作用與意義
全面預算是資源有效配置的一種手段,屬于一種長效管理機制,現已經成為醫院經營運作的重要工具,通過全面預算的實施可以進一步優化醫院的管理結構和方式,通過調整科室間的預算可以幫助科室實現一定的資源共享,從而促使醫院達到規模管理效應。同時,加強全面預算管理不僅有助于促使員工增強工作計劃性,將預算執行與績效考核掛鉤,還可以幫助員工樹立節約意識。此外,全面預算管理也是醫院加強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通過檢查預算編制是否與已有資源相配置、支出有無超預算等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醫院降低運營風險。綜合來看,全面預算管理不僅可以規范醫院管理層的管理行為,還可以促使醫院進一步挖掘各種資源,尋求降低醫院運營成本的途徑,從而使醫院不僅在宏觀上有利于社會的資源配置,還可以從微觀上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引導醫院可持續健康發展。
二、醫院全面預算管理中的難點問題
(一)預算編制中出現的問題
(1)全面預算管理意識普及不到位、科室對預算編制重視不夠。部分科室認為全面預算只是財務科的事情,預算不僅沒有給他們科室帶來好處,還成為自己辦事中的“攔路虎”,導致預算編報的配合度不高。此外,還有不少科室在編報預算時不組織科室討論,科室工作缺乏計劃性和前瞻性,不清楚自己來年的收入支出情況,預算比較盲目,甚至有些科主任自己用“拍腦袋”的方式來填報他們的預算數據,導致預算數據質量不高。
(2)醫院預算管理組織機構職責不清,科室工作分工不明確。不少醫院的預算管理組織結構僅僅就是形式上的一張構架圖,對于預算管理的組織分工、職責權限、協調機制等并沒有明確的規定。有些即便有明確的規定也沒有將規定落到實處,在編制預算的時候預算管理組織機構并沒有起到各自的實際作用。比如對于各科室上報預算數據的科學性、合理性,預算管理領導小組沒有給予相應的指導性建議,只是簡單的讓財務部門予以匯總,最后根據經驗或者收支平衡法給予調整,導致預算的科學性降低。此外,醫院對于科室間部分工作的分工也不明確,有些工作多個科室在做,并沒有規定具體的執行科室,如門診標示牌的制作、房屋維修費等,有時是基建辦在辦理,有時又是后勤科在辦理,具體應該歸誰辦理醫院沒有明確的規定,導致在編制預算的時候這部分支出經常會被漏報或者重報。
(3)預算編制水平不強,預算標準化管理程度低。很多醫院缺乏專門的預算管理制度,預算的方法、口徑不統一,導致預算操作雜亂無章。很多科室編制預算的時候缺乏科學的定量分析,以主觀經驗為主,雖然目前多數醫院采用“零基法”編制預算,但是由于測算方法不夠科學,實質上還在用“基數法”編制預算,這很難確保預算目標的實現。
(二)預算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預算支出規劃性不強,執行效率低下。預算編制中沒有科學制定項目的輕重緩急,有些預算混成一筆編制,如專用設備維修費、信息網絡建設費等,都是一筆申報,沒有指定哪些維修是必須要執行的,哪些是可以延遲執行的,導致資金支出無重點、無計劃,有限的資金不能得到最大化利用,可以延緩的支出項目早早支出,急需使用資金的項目卻因為預算執行完畢而無法啟動,沒有通過預算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進而加劇了資金的供需矛盾。
(2)全面預算全過程管理不完整,預算追蹤考核不到位。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實施時間較短,經驗不是很豐富,對于預算調整和考評方面問題有些無從下手,年內預算調整的度和方法不好把握。預算不予調整或者調整的流程過于嚴格會導致有些無預算或超預算的緊急支出項目無法及時執行。預算調整管理松散或者調整過于頻繁會導致預算的剛性不足,預算的嚴肅性也會受到明顯的挑戰,更加不利于以后年度的預算編制。由于預算編制及執行方面的問題是全院各科室共性方面的問題,預算執行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標不好制定,導致預算與績效考核不匹配,僅有的一些考核結果也沒有辦法通過績效核算落實到具體科室,故而也無法通過績效考核來增強科室的預算控制意識。
(3)預算管理工具落后,預算精細化管理難以開展。目前大多數醫院沒有對預算實行信息化管理,由于預算數據量比較大,沒有好的信息化工具支持,很多工作無法開展。比如科室沒有辦法及時查詢科室的預算執行進度和剩余的預算指標,有些集中填報的預算如維修費等,沒有辦法知道已經執行的支出明細。對于更加精細的預算管理,如醫療醫技科室的工作量明細預算和分解以及按支出項目輕重緩急分類也沒有辦法實現。
三、加強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對策建議
(1)醫院應該加強預算法的普及,強化科室的預算管理意識,將科室的工作計劃與預算管理掛鉤,將預算執行率的考核與科主任的年度考核掛鉤,加強科主任對科室預算編制及執行的管理。同時,在醫院預算管理日漸成熟的情況下盡快建立科學合理的預算考核機制,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標及考核范圍,并將考核結果與科室績效掛鉤,提高全院人員的預算意識、節約意識。
(2)完善醫院預算管理組織機構,明確組織機構職責范圍,并將機構的決策權限、職責分工、協調機制等落入實處。完善的預算管理組織機構是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順利實施的基礎和保證,只有充分發揮預算組織機構的各方職責才能推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建議醫院在預算管理實施過程中加入預算審計,從預算編制、預算實施、預決算結果三方面進行審計和分析,幫助醫院查找從預算編制到預算實施整個過程中的問題,通過分析報告幫助醫院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同時,醫院管理層方面應該強化科室的職能分工,將工作分工細化到具體的科室,讓科主任明白自身的工作職責范圍,以方便其科室安排來年的工作計劃及收入支出的預算。
(3)醫院應該結合自身管理特點不斷完善補充預算管理制度,強化預算編制及執行的標準化管理,統一預算的編制方法及口徑。要求科室細化預算的編制,不能合并編制預算,同時按項目的輕重緩急將預算排序,以便于預算執行時優先執行重要的以及急需執行的項目,合理配置使用資金。另外,對于調整及追加預算,醫院應出臺統一的政策,歸類管理,不同類型的項目不同對待,以提高辦事效率,保證預算的嚴肅性。
(4)醫院應該加快信息化建設,盡快促進預算軟件的實施應用,以提高預算管理的效率及準確性。通過信息化建設可以將預算做的更精更細,同時會計人員可以從基礎的數據整理中抽離出來,利用更多的時間來做預算分析工作,幫助醫院提升預算管理水平。
全面預算管理對提高醫院整體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全面預算可以幫助醫院將每一筆資金用在刀刃上,實現資金的合理使用配置,促進醫院的精細化管理,使得醫院將有限的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醫院應該營造人人懂預算,人人參與預算的氛圍,強化有預算才執行,無預算不執行的規矩,不僅可以增強員工工作的計劃性與前瞻性,更可以提高全院的預算管理水平,使得醫院將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姚萍.關于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衛生資源,2014,17(2):107-109.
[2]劉燕汝.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實踐難點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2,31(7):75-76.
[3]林云肖,方霞波.公立醫院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影響因素探討[J].中國衛生經濟,2013,32(1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