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 要:當前,我國教學不斷發展,高校也不斷擴招中,學校的固定資產不斷增加,并且資產結構也日益復雜,帶來了很大的管理難題。在本文中,主要是分析了當前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情況,并且針對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分析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效策略,希望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 固定資產? 資產管理? 改進策略
一、高校固定資產的分類及意義
(一)高校資產固定管理的分類
根據《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財教〔2012〕488號)規定,在我國,固定資產指的是使用在一年以上,并且其單位價值超過1000元的(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并且在使用中,仍然保持自身的形態的資產。沒有達到單位價值,但是其耐用時間超過一年,也是固定資產管理。
(二)加強高校資產固定管理的重要意義
首先是保證了在高校中,其完整的固定資產。有效的固定資產管理方式才能夠確保完整的固定資產,防止出現浪費和損失行為。其次,可以顯著增強學校的整體管理。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可以提高學校整體管理的水平。最后,可以促使學校形成良好的形象。
二、當前在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常見的問題
(一)思想上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不夠重視
在當前的多數高校中,都是將重點放在了教學和科研工作上,他們沒有認識到固定資產的作用,缺乏相應的管理意識,這些都致使他們缺乏對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另外,在高校的固定資產中,其主要來源是國家的財政撥付,或者是行政劃撥所有,因此在使用中常常是無償性,核算方法也沒有考慮到收益問題,不計提折舊,這些都造成了高校在長期的發展中,對固定資產缺乏充分的認識。
(二)固定資產管理在制度建設上不完善
首先是制度上不完善,沒有明確的職責劃分。已經制定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對很多內容缺乏細化,例如在資產采購、驗收和入庫等等環節上,有的甚至多個部門在管理,這些都導致了權責不清的現象產生。其次是缺乏制度執行力。在高校中,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并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并且在很多環節上,例如招標采購、驗收等等,都存在著執行力問題。
(三)固定資產管理賬賬不符、賬實不符
資產管理部門和財務等部門,不能按時清查盤點,缺乏有效的年終清點,這些都使得賬賬不符現象到處存在。同時,高校辦學規模持續擴大,儀器也越來越多,這些都增加了管理工作量,人手缺乏的情況下,也會產生防范疏忽的現象。
三、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改進的對策與建議
(一)統一思想認識,強化固定資產管理執行力
提高高校的認識,并強化他們的固定資產意識。對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能夠實現資產保值,防止資產閑置現象的出現,使得資產使用效率也大大提高,反之則造成了嚴重的資產浪費現象,導致國有資產損失。因此,在高校中,需要管理層的重視,并且不斷更新管理理念,完善有關的制度,并且建立專門管理機構,設置專業的人員,不斷促進機制的完善,提高執行力度,從而保證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
(二)加強制度建設,確保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高校要執行上級制度,并且根據實際的學校固定資產管理情況,做好各項環節,例如采購、入庫和賠償等等,都要不斷細化職責,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身上,使每個工作環節都有章可依、有規可循。針對原有固定資產,采取的是收付實現制,要基于自身的狀況,并且借鑒企業的經驗,利用權責發生制,開展有效的核算工作,按照不同的設備種類實施計提折舊,并且每隔一段時間,對固定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從而能夠得出其準確的價值。
(三)定期開展固定資產盤查工作,做好監督和考核工作
學校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根據固定資產進行清點盤查,如果存在賬實不符現象,就要做出資產盤盈,并且查出不實的地方,根據實際進行處理,從而保障賬賬相符,使得賬實相符,確保完整的國有資產。針對那些接受捐贈的資產,要根據規定進行核算并入賬,保障沒有賬外資產的存在;針對報廢、損毀和外調資產,需要根據規定,將其上報,做好賬務處理,保障實際有效。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管理中,固定資產管理是要長期堅持的工作,及時發現管理中的問題并不斷改進,從而促進固定資產管理更加正規化和科學化,更加高效化,從而不斷增加其使用效益,確保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參考文獻:
[1]蔣科慶.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體系之構建[J].財會月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