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洪
摘 要: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在之前由于課程本身性質、教學設施以及教學內容局限等原因一直得不到重視。隨著網絡的普及以及全民編程概念的興起,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引入編程教學也引起廣泛的關注。Scratch作為一個專為兒童設計的編程軟件,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
關鍵詞:Scratch,信息技術教育,小學
程序設計是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但大部分情況下,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對于復雜的程序設計語言往往理解困難,出現學習上的困惑。而Scratch是一款由麻省理工學院設計并開發的少兒編程軟件,不同于其他復雜的編程語言或者邏輯工具,該軟件并不要求使用者認識英文單詞或者熟練使用鍵盤敲寫命令,只需要將程序準備好的模塊拖動到程序編輯窗口。這種簡單的操作模式和即時的反饋系統,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同時增強了他們創造和邏輯思維能力,也為他們以后融入信息時代打下了“計算思維”的基礎。
1 Scratch程序的特點
1.1 良好的交互
Scratch中文直譯是“抓”,這也很好地反映了它最突出的特點,便是通過鼠標抓取命令模塊,類似搭積木的方式編寫程序,這對小學生來說大大減輕了操作的復雜性。而且Scratch卡通化的圖形界面也能夠吸引學生,使用故事情節或者動畫的方式完成程序的設計構建,并且能夠即時的通過舞臺區看到程序運行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能力。
1.2 豐富的指令和操作
Scartch包含了程序設計基本概念中的不同的指令,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編程思維體系以及信息技術知識體系,如建模、控制、事件以及運算等[1]。學生在進行編程創作的過程中,不僅僅會接觸到書本或老師口中的教學知識,自身也會逐漸搭建起程序過程化、對象化以及架構化的高級程序設計思想,這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1.3 交流分享
Scratch有其官方網站,學生可以通過在官網注冊登錄賬號從而發布自己的作品或者查看別人發布的作品來進行分享交流,同時官網上的社區中也有很多經驗豐富的Scartch使用者或者教學人員,可以通過和他們的交流來更好地學習,提升創作能力。此外,Scratch作品可以生成可執行文件,學生在課外也可以組織班級內部或者學校范圍內的作品交流。
2 Scratch教學模式的構建
Scratch程序的目的并不是培養少年程序員,它的教學目的是希望學生能通過編程過程表達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核心的理念是把計算機編程融合學生興趣的同時,加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的鍛煉,通過分析和思考去解決問題。關于Scratch的教學模式的構建,之前已有學者提出樂高的“4C”教學法比較符合Scratch的設計理念,即將教學過程分為聯系(Connect)、建構(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和延續(Continue)四個環節[2]。在樂高“4C”法教學以及其他相關Scratch教學模式基礎上[3],本文提出“場景想象和初步創作、評價比較和完善設計、經驗總結和分享交流”的教學模式。
2.1 場景想象和初步創作
小學生對很多事物都有很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心中往往包含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和有趣生動的故事。不過要將自己心中所想象的故事具現地表現出來并通過編程實現,往往有不小的難度。所以構建故事情景的第一步可以通過繪畫、講述、寫作等方式實現,對于部分能力比較強的學生還可以讓他們通過互聯網查閱資料,豐富自己的場景內容,完善故事情節。其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構建的故事場景進行完善修改,挑選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故事進行范例創作,講解創作過程中的關鍵知識點和重點難點指令模塊,學生通過范例創作過程中學到的操作流程和相關知識,完成故事創作的自主探究學習。
2.2 評價比較和完善設計
在初步創作環節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依次展示其作品,教師和其他學生作為評委給學生的作品提出意見和建議,指出其優點和缺點。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記錄其作品在評價過程中所接收到的意見,加以總結,并在之后的完善設計階段加以改進。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記錄大部分學生出現的相同的問題,在以后的教學階段中反思改進。對于評價環節出現的較為新穎的觀點和突出的初步設計作品,教師要鼓勵他們繼續進行創新的思考和設計,幫助他們建立新的認知結構以及發展創新思維。
2.3 經驗總結和分享交流
對于完善設計階段后完成的最終作品,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內部或者班級間的分享交流,這種總結交流活動不同于評價比較階段,它可以在學生之間形成相互學習的氛圍,對于某個問題,集思廣益得到的解決方法和思路往往要比一個人獨自思考來的好。此外,學生們還以在Scratch官網上獲取更多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實現自主學習,提升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
3 Scratch教學應用的意義
在中國大多數的兒童編程學習中,往往以將學科知識與編程知識相融合的方式進行授課教學。其中原因主要是傳統的中國式教育是以升學為目的的,只有將學科知識融入到編程學習當中,家長才會樂于讓孩子去接觸。這種傳統的中國式教育使得學生的思維方式僵化,不符合新時代教育目標中的創新能力的培養。Scratch則是在故事創作和編程中培養發散思維,通過玩學結合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培養,有以下這些優點:
3.1 邏輯思維能力培養
編程本身就是通過抽象來進行邏輯演繹的過程,盡管Scratch不是通過代碼和命令來編寫程序,但在場景設計和模塊搭建階段也包含了初階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場景設計階段需要考慮使用哪些模塊,在模塊搭建階段則需要考慮模塊的使用時序,這些過程都需要邏輯性的考量。
3.2 系統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Scratch編程學習中,學生想要編出一個好的程序,沒有唯一的方式和答案,而是需要學生在編程的每一階段都要考慮這一階段對整個程序的影響。這樣可以使學生學會不斷優化每一個步驟的操作,進而能培養他們用嚴謹的系統的方式去思考問題,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為將來的學習打下思維基礎。
3.3 注意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的培養
Scratch獨特的圖形編寫模式可以同時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由于編程是一種系統的學習過程,簡單趣味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創作欲。在動手創作的過程中,集中的注意力可以不知不覺將圖形的擺放抽象為學生自身的邏輯思考,促進了學生的心智發展。
4 總結
目前,將Scratch引入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還處在一個初步開始的過程,教師在教學設計階段,應認真考慮學生實際的認知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的設定,防止因為對教學難度的錯誤評估或課程性質的判別失誤導致迷失課程教學目的和培養目標。此外,教師在教學實踐和創新過程中應考慮到實際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和缺點,加以總結改進。
參考文獻
[1]宋文斌.基于Scratch課程的小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2).
[2]曾永強.為創作而學——4C教學法在小學Scratch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4).
[3]郭偉,李媛.Scratch程序設計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