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隊伍的專業成長是推動教育現代化,實現教育水平提升目標的基礎,因此,堅持以人為本,立足校本特色,構建教研訓一體化教師專業培養模式,對促進當代教育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現實意義。本文基于幼兒園教研訓一體化的相關概念和意義,積極探索幼兒園教研訓一體化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策略,希望能提升幼兒園的教研訓一體化水平,推動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升幼兒教育質量。
關鍵詞:教研訓一體化;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逐漸成為課程改革的最大制約點,與現代教育發展目標嚴重脫節。因此,如何推動教師實現專業化成長,打造優良師資,成為各個園區和學校共同面臨的難題。新《綱要》頒布和實施的最終目的是創造高質量的幼兒教育,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但是,新《綱要》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是需要通過教師的工作去實現的,因此,對高質量幼兒教育的要求,最終會轉化為對教師的要求。幼兒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發展的基礎,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品德作風具有較高的要求,如果學校不重視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勢必會導致現有師資水平的停滯不前,拉低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整體水平,最終影響幼兒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與新《綱要》和新課改精神背道而馳。新時代呼吁新的使命,幼兒教師面臨著更大的成長壓力,傳統的講座式培訓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幼兒教師實現專業化成長目標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秉持以人為本理念、立足校本特色支撐的教研訓一體化教師培養模式應運而生,迅速成為當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發展模式。
一、 幼兒園教研訓一體化概述
所謂的教研訓一體化主要是指將教研和培訓結合在一起的教師培養模式。“教研”主要是針對教師在一線的教學活動中遇到的諸多困難和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創新,形成新的教研方案,其目的主要是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解決能力。“訓”主要是指培訓,是教師為了更好地履行教育職能,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參與的與專業和教學相關的研究培訓活動,其主要目的是推動教師的綜合性成長。教研和培訓都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各有不同,又相輔相成。面對新課改對教師素養和能力提出的高要求,各個學校只有充分重視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建立教研訓一體化的培養模式,才能有效彌補傳統單一培訓模式下的不足,為教師的綜合性成長打造更大的舞臺,更好地推動幼兒教育的現代化發展。
二、 幼兒園教研訓一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策略
(一) 完善管理制度,推動研訓有序開展
傳統的教學研往往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模式,致使幼兒教師將教研訓僅僅作為一項日常工作和上級指派任務,缺乏自主性和積極性。為了改變這種模式,充分調動幼兒教師參與教研訓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們需要給予幼兒教師更多的自主權,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到教研訓一體化的始終。一方面,建立以園長為首的第一責任人制度。園長是幼兒園的主要領導人,決定了幼兒園的辦學理念、基本定位、辦園特色、師資結構等,只有建立以園長為首的第一責任人制度,才能確保教研訓一體化育人模式的全面落實。教研訓一體化進程中,園長要逐漸從行政領導轉化為科研領頭羊,做教師成長過程中的參與者、合作者。積極深入教學一線,了解教師的工作現狀和專業水平,分析教師在專業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認真聆聽教師的心聲,及時地調動相關資源給予教師應有的幫助。通過聽課、評課、談話等方式,對教師的專業水平進行綜合評估,了解教師對專業化成長的相關要求,加強與教師之間的平等對話和友好互動,鼓勵教師共同成長。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以園為本的教研訓制度。結合幼兒園自身的辦學理念和教育目標,合理設計教研訓相關活動,使教研訓一體化成為一種長效機制。積極融入教學反思、教學實踐、專題講座、教學研討、結對幫扶、教學咨詢、課題研究、聽課賽課等新型教研活動,成立以骨干教師和知名教師為核心的優質師資,并強化優質師資與普通師資之間的交流合作,促進教學研成果的相互交流和有效轉化,提高教師在教研訓活動中的參與度,讓更多的教師享教研訓一體化的成果,實現共同成長和進步。
(二) 豐富培訓形式,促進教師全面成長
第一,校外學者與校內專家相結合。為了更好地推進教研訓一體化建設,提高我園教師的專業素養,我校特選取教師隊伍中的核心力量,在園長的帶領下組成校內教研專家小組,并從校外聘請知名學者和特級幼兒教師,定期到學校聽課和舉行講座。充分利用校內的核心師資力量和校外的優質師資,傳播新課程理念,引領新課程實踐。園區內的教育工作者不僅要積極參與,而且在學習之后要積極進行反思、總結和交流。與此同時,充分利用我園的優質師資所具備的教育特色和豐富經驗,積極打造名師隊伍,并通過結對幫扶、以強帶弱的方式,促進優質師資力量的轉化,組織科研指導、精品課程展示、賽課等多元化的活動,為教師搭建自我展示的舞臺。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推動了園區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創新,也促進教師隊伍在科研、實踐和管理等多個層面的能力提升。第二,校外學習與校內交流相結合。自實施教研訓一體化以來,我園一直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并支持幼兒教師去上海、北京等地學習先進的辦園模式、幼兒教育理念和方法,積極參與上級管理部門組織的幼兒教育、新課標、國學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教學培訓活動。為了解決幼兒教師對外學習的后顧之憂,我校專門建立了教師專業化培養基金,花費大力氣推動教師深造和成長。完成學習歸來之后,相關教師要及時準備學習匯報活動,將外出學習吸收到的先進理念和方法以講座和上課的形式,向園區內的其他教育工作者一一傳達。再由校長組織幼兒教師,根據幼兒園的實際需求,取長補短,成立專門的教研小組,對現有的教研方案進行改進和創新,確保幼兒教育的與時俱進和推陳出新。
(三) 緊抓研訓課題,強化教師科研意識
課題研究是推進教研訓一體化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舞臺,不僅為教師指明了專業成長的方向,也為實踐成長目標塑造了必要的過程。通過課題研究,強化幼兒教師的教學實踐、反思、探索、合作、創新等能力,對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偨Y而言,主要分為以下三種途徑:第一,巧借教學案例,強化個體反思。所謂的教學案例就是指在幼兒教學過程中真實發生的事件,以此為載體引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對癥下藥擬定教學方案,并在實踐過程中進行一一論證。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獨特而難得的,如何發掘教學過程中的關鍵事件,主要依靠的還是教師對教育的興趣和熱愛。無論是日常的讀書看報,還是普通的教學活動,抑或是人與人之間平淡的交流,都可能引發教師對教育的思考和討論,從而探索這些事件中蘊藏的教育真理。唯有具備對教育的興趣和愛,才能從平淡如水的事件中品嘗出教育的味道,才能從稍縱即逝的靈感中捕捉對教育的心得體會,銘記于心并匯集成文,形成教研成果進行交流和探討。因此,我們要鼓勵教師定期撰寫教育心得、課堂隨筆、教育紀事、典型案例等文字材料,引導教師平心靜氣地思考教育,促進教學反思,強化教師的求知、探索、分析、感悟和洞察能力。組織教師圍繞教育教學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展開平等的、坦誠的心靈對話與思想碰撞。通過沙龍研討這種培訓方式,引發教師群體的教育反思,更好地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四) 彰顯研訓成果,激發教師成長欲望
彰顯研訓成果,也就是對教師的教研訓情況進行定期的考核,對教師在教研訓過程中的表現、參與度、研究水平、培訓情況等進行綜合性考評,考評結果一并納入教師的學期綜合考核。這一考核更加強調的是幼兒教師在教研訓過程中的成長變化,屬于過程性評價。與此同時,學校為每位幼兒教師建立個人成長檔案,將每一次的教研訓考評結果存入檔案袋中,為教師鋪墊一條完整的專業化成長之路。將教師在教研訓一體化過程中的成長以成果的形勢彰顯出來,不僅有助于激發教師個體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喚起個體的成長欲望,而且在教師隊伍中形成一股競爭之風,引導幼兒教師創優爭先,努力研訓,不斷提升幼兒園整體的教科研水平。正所謂“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對于幼兒園的師資力量建設,也是如此。只有讓所有的幼兒教師實現共同成長和進步,才能從根本上推動幼兒教育水平的提升。經過一年來的努力,我園的幼兒教師在專業方面獲得長足進步,不僅積極參與申報了多項校本研究課題項目,而且在全國教育類雜志公開發表文章多達33篇,獲得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這些成果的獲得進一步彰顯了教研訓一體化的正確性,也激勵教師在教研和培訓方面投入更多的熱情和精力,激發教師的個人成長欲望,由內而外地推動幼兒教師教學研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建立在以教師課堂教學為核心的教研訓一體化培養模式,才能實現校本教研、專業培訓與教師課堂教學實際的有機結合,把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難點、熱點問題,作為教研、培訓的課題,借助教師集體的智慧,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理論支撐點和辦法,把通過研訓獲得的知識、技能,放回到課堂得以驗證,不斷反思和總結,從而助推教師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陳文.“研訓一體化”教師教育模式的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1(7).
[2]楊亞芬.研訓一體的園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J].教育界,2010(1).
[3]楊志稿.“園本教研”與“教師培訓”一體化的探索[J].東方寶寶,2013(3):16-17.
作者簡介:
李霞,河南省長葛市,河南省長葛市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