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存在組織形式比較單一、教學方法機械、教學內容與幼兒實際生活相脫節等問題。為了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更好更快地學習語言表達,掌握語言表達技巧,我們從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的文學作品、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組織游戲化活動的過程、注重活動內容的綜合化等四個方面入手,將語言教學活動融入游戲中,使幼兒在游戲中不斷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關鍵詞:語言教學;游戲化;策略
幼兒園語言教學是幼兒教育中的重點教學內容,關乎幼兒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因此,教師應重視幼兒的語言教學活動,將語言教學活動融入游戲中,通過幼兒的愛玩的特性,使幼兒在游戲中不斷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學習,快樂成長。當前幼兒園的語言活動存在組織形式比較單一、教學方法機械、教學內容與幼兒實際生活相脫節等問題,導致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語言活動的有效性下降,語言教育的價值難以得到發揮。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幼兒的語言教學活動,創造和諧輕松的語言表達環境,將幼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更好更快地學習語言表達,掌握語言表達技巧。
一、 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的文學作品
為實現游戲化的語言教學活動,就應當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繪本材料。貼近幼兒生活的繪本更容易引發幼兒的共鳴,更能激發與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通過利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文學作品,不但能培養孩子的語言發展方面的能力,還能獲得知識、提高能力,訓練良好的意志品質等。如:《第一次上街買東西》《夜黑黑》《跳芭蕾舞的牛》等繪本描繪了克服困難、戰勝恐懼等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經歷,繪本《我爸爸》《我媽媽》等描繪了親子之間的有趣故事;《小熊不刷牙》《好餓的小蛇》等能懂得一些常用的生活基本常識;《不要隨便摸我》《小心陌生人》《走路坐車都平安》等告訴孩子們自我保護的知識;繪本《大老虎和小老鼠》《敵人派》《生氣湯》等能幫助幼兒怎樣交朋友、怎樣與同伴相處,培養孩子與人的交往能力;通過繪本《彩虹色的花》《逃家小兔》等可以讓孩子明白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快樂。這些貼近幼兒生活的繪本,具有很高的學習價值。
另外,我們也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語言教學內容,才能起到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效果。如語言活動《上幼兒園》,是培養幼兒對故事的興趣以及喜歡上幼兒園的興趣,同時是發展幼兒能用連貫語言講出角色對話的活動。首先教師可以先準備一些故事情節中小白兔、小鴨子、小花貓的圖片,然后教師帶領幼兒念一遍故事,讓幼兒拿著圖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再請幼兒表演角色在故事中的對話。通過這樣一個小活動,讓幼兒漸漸學會連貫性講話,為幼兒的語言學習逐漸奠定基礎。
二、 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
為實現游戲化的語言教學活動,就應當注重教學情境的游戲化。因此我們在設置教學情境時,應當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入手,將教育、教學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與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通過利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教學實例、游戲環節,激發與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其體會到語言學習的樂趣。
1. 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游戲是為幼兒設計的,語言表達的學習也是幼兒要學的,所以在這一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體現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在游戲中無拘無束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 多與幼兒進行交流溝通,糾正幼兒的語言表達的錯誤。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在一旁時刻觀察幼兒的動作、表情,多與幼兒進行交流溝通,如果發現幼兒在表達過程中出現錯誤,教師應及時引導幼兒更正過來。通過創設良好的語言表達環境,既可以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語言學習的快樂,又能夠幫助幼兒提高語言表達的水平。
三、 組織活動的過程要游戲化
在語言教學活動的實際開展過程中,幼兒教師應當努力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語言教學氛圍。創設游戲化的情境,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孩子在游戲的情境中情緒愉快地學習和活動。在《動物聚會》這個活動中,教師可以先導入情境:小朋友們喜不喜歡動物啊?幼兒答:喜歡。教師:那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動物園玩好不好?接下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播放故事情節。這個時候,孩子的好奇心就被充分調動起來了,同時也會聚精會神地聽著、看著多媒體中播放的畫面和所講的話。等播放完一個動物的場景后,教師便可以和孩子互動:你們剛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這個時候,孩子們就會爭先恐后地回答教師的問題,在回答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給他們普及一下關于這個動物的故事。等與幼兒交流完第一個動物之后,再進入第二個動物。每一個動物教師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引導幼兒傾聽,引導他們表達,進行交流溝通。這樣就能夠在聽——說,說——聽中,逐漸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的能力。
在開展語言教學活動時,我們要通過合理的游戲設計,使幼兒的身體與思維都可以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到語言教學活動中來。此外,在開展語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們還應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把幼兒當作教學游戲的主體,更多地為幼兒提供動腦機會、動手機會,還要仔細觀察幼兒的表情動作、行為表現,多與幼兒進行溝通交流,對游戲設計進行適當地調整,設計更多幼兒感興趣的、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游戲,不斷滿足幼兒的實際學習需求,使幼兒充分地體驗到語言學習的樂趣。
四、 活動的內容要注重綜合化
語言學習活動是通過“談話”“講述活動”“聽說游戲”“早期閱讀”“文學作品學習”等活動來完成的,這些活動的具體內容中大多數都包含著其他領域的內容。基于這種相互綜合、相互滲透的事實,我們必須從綜合化的角度去選擇活動的內容,開展語言活動。
以文學作品為例吧,繪本《小貓的生日》《垃圾去哪兒了》《我們身體里的洞洞》《牙齒大街的新鮮事《小藍和小黃》《奇妙的昆蟲》等巧妙地將故事與科學知識等結合了起來,讓孩子們在閱讀繪本的同時獲得他們最感興趣的科學方面的知識。有的繪本經過老師的精巧設計,能變成生動的語言藝術綜合教學。比如繪本《落葉跳舞》,在引導孩子用語言表述落葉跳舞的動作時,鼓勵幼兒創編落葉跳舞的動作,跟著音樂有節奏地學落葉舞蹈,并且還可以讓孩子用繪畫、拓印、噴刷、剪貼等多種藝術手段來表現落葉舞蹈的姿態。還有一些繪本中蘊含了社會、健康等多種教育元素,作為教師我們要研究繪本,挖掘繪本的價值所在,將語言與其他領域相結合,做到語言活動的綜合化,這樣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促進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作者簡介:吳亞芳,江蘇省常熟市,常熟市紅楓小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