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與情感思維有較大作用。雖然我國在傳統教學中,忽視了音樂教育,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開始注重音樂教育的開展。在開展音樂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可以體現一定的德育功能,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藝術涵養。文章主要通過音樂教育的德育教育功能與實現路徑進行簡要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音樂教育;德育功能;實現途徑
任何階段的音樂教學都能夠起到不一樣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學生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產生一定的心理變化,導致其在接受音樂教育的過程中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與共鳴。音樂與其他學科教學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對樂曲的學習與訓練培養自己多方面的情感與能力,提升其對音樂的認知程度。因此,需要明確音樂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并且對其實現途徑進行分析,加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 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 培養愛國主義情操
在利用音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主要需要通過樂曲教學讓學生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范圍較廣,其中對于學生愛國主義情操的培養表現比較突出。在開展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能夠讓學生了解我國優秀的音樂文化。比如:在開展《十送紅軍》這首樂曲的教學時,教師就能夠讓學生通過樂曲學習與訓練了解紅軍文化,還能夠對我國的歷史發展進行分析。這首歌在實際演唱時,曲調比較順暢,學生可以從中培養愛國主義情操,體現強烈的愛國的思想感情。
(二) 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了解,還需要通過實際的表現對其進行更加完整的詮釋。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還有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學生在合唱時,需要對曲調進行融合,還要相互配合,使得合唱曲目時表現更加優異。比如:在合唱《團結就是力量》這首曲目時,學生需要不斷磨合,還要明白歌詞的意義,在合唱的同時體現同學之間的團結友愛。在這種教學形式下,學生就能夠更加團結友愛,體現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
(三) 激勵學生積極向上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積極向上,這是現代化教學對學生的具體要求,也是音樂教育能夠實現的德育功能。在開展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狀態,讓其擺脫學習壓力,還要對自己的演唱狀態進行調整。比如:在開展《保衛黃河》這首歌的教學時,學生需要進行慷慨激昂的演唱,才能將這首歌的精髓體現出來。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壓力,導致其有一定程度的消極情緒。慷慨的歌曲能夠讓學生更加奮進,使其具備積極向上的學習狀態。
(四) 培養審美情趣
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對美的鑒別與感受。不同類型的音樂能夠讓學生產生不同的感受,在實際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心靈感悟進行分析。學生在學習音樂時,要調整自身的狀態,在演唱時要表達出真情實感,使得教師能夠從中抓住學生的優勢,對其進行培養。音樂教育德育功能中審美情趣的培養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不同的學生其認為的審美情趣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教師就需要利用音樂的德育教育增強其實際審美水平。
二、 音樂教育德育功能的實現途徑
(一) 更新教育理念
在利用音樂教育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教師首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傳統的教育理念認為學生學習音樂只是放松身心,使得自己在理論學習過程中進行短暫的放松。其實不然,音樂教育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尋到另一個自我。教師就需要根據現代教學的要求對教育理念進行更新,確立音樂教學目標,使得德育教育功能得以體現。
(二) 優化課程設置
在對音樂課程進行設置時,教師要對現有的教學體系進行優化,使得音樂課程設置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在大多數教學階段,教師都是將音樂課程當成一門輔助性課程看待,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教師需要增加音樂課時,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音樂的同時體現自身的優勢。教師要設置理論課時,還需要增加實踐課時,通過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的方式強化音樂德育功能的體現。學校要重視音樂課程的開展,注重課程教學的廣度與深度,在教學中彰顯其德育教育價值。
(三) 創新教師隊伍
教師作為音樂教育的主力軍,需要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指導。當前的音樂教師隊伍能力還是不足,在體現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時,就需要對教師隊伍進行創新,使其能夠得到優化。學校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與需求對音樂教師進行選擇,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教學能力,還需要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在創新教師隊伍時,要對其教學能力進行檢測,還要不斷改善與創新教學方法,使得音樂教育能夠更好地融入到現代化教學體系中。
(四) 豐富音樂文化活動
音樂文化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更加活躍,使得教學方式的呈現更加多樣化。學校需要豐富音樂文化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使得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體現更加充分。音樂的魅力在于其多樣化與多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音樂知識內容進行多樣化呈現,還需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舞臺,使其能夠展現自我。學校要為音樂教育的開展提供場地與時間,使得教師和學生能夠更好地發揮音樂的教育與學習效用。
三、 結語
在開展音樂教育工作時,教師需要明確其德育功能,并且對其進行良好的體現。教師可以利用音樂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精神等,還能夠強化學生的審美情緒。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對課程設置進行優化,提升自身教學能力,開展音樂文化活動,使得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價值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志遠.職業教育中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實現路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8):77-81.
[2]丁晶.高校音樂德育功能的實現與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3):174-175.
[3]蘭燕.高校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及途徑[J].新西部(理論版),2015(2):110-111.
[4]梁小鋒.高中音樂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及其實現途徑[J].好家長,2018(17).
作者簡介:
文紅,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