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泓宇
摘要:新課標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口語交際" 的總目標: 使學生 "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 在各種交際活動中, 學會傾聽, 表達與交流, 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1]本文就小學語文低年段口語交際的意義與措施這兩方面探討,進一步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獲得更好地發展提高,讓學生能夠得到健康全面地快樂成長。
關鍵詞:口語交際 ?小學語文低年段 ?意義 ?措施
一、小學低年段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意義
新課程改要求我們教師要充分重視口交際的教學,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培養學生具有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
培養低年段學生得體的舉止談吐能力,形成具有初步禮節口語交際的本領和良好的語言修養道德品質。培育小學低年段口語能力,也可為以后中高年段寫作打下結實基礎。文明禮儀和規矩用語從低年段的學生開始抓起,讓他們慢慢養成良好的語言文明習慣,因此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任務在低年段中顯得非常重要。
二、小學低年段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措施
1.設疑創設情境導入
通過有目的地設置相關的疑問.創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積極動腦,逐步深入地探索問題的實質。例如,對于低年段的一年級小學生,我充分利用在開學后的第二周,利用時機相機指導學生進行自我介紹,例如:你能介紹一下你自己?請問你大名是什么?你多大了?你的興趣是什么?你就讀哪個學校、年級?你喜歡吃什么水果?你喜歡看什么書?等等問題。老師先示范,然后指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后引導學生說出完全的話,最后讓學生形成一個研究小組,交流思想,培養他們的語言技能。老師從中選出幾個小組代表來發言,老師作出指導,師生互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表達能力,又能指導如何正確地表達才能語言規范。
2.創設生活情境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要用到語言來打交道。因此,應設計多種多樣合適學生生活中的情境,調動學生的生活感知,使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說得具體、說得真實、說得風趣,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本領。[6]也可以讓學生平日多注意身邊的事物,例如從電視、書本、廣告牌、路邊的方向牌等等渠道積累語言,還可以扮演課文中的角色來進行表達交流,為鍛煉口語打下結實的基礎。
3.創設生動的語言情境
教師使用生動的語言給學生建立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的想象力空間獲得大大地發展。比方,在《我會拼圖》的講授過程當中,讓學生談論動手拼圖所做的謎題。你怎么拼?讓學生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鍛煉其口語交際本領,培育想象思維能力。
4.利用多媒體教學
電影、電視、電腦等當代媒體為學生再現很多生動的情境。如在我在開展主題班會《快樂成長》中,先提前讓學生準備好與家人一起的溫馨的生活照片,再在多媒體展示出來,讓學生以孝敬長輩為主題說說自己在成長中與家人的故事,學生和老師一起來互相評價,既讓學生感受親情,又提高口語水平。
5.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把表演、游戲、角色扮演等引進課堂,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語言環境,提高口語交際的興趣。如如讓值日班長每天匯報出勤人數、組長收作業情況、值日衛生情況、同學們在課堂上的表現等等,讓學生做鍛煉口頭匯報能力,從而提升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蛘咴谥黝}班會中,圍繞“讀多課外書有沒有益處”“新年的壓歲錢該怎么花”“怎樣保護環境”“你覺得做家務對我們益處嗎”“中國與外國的節日”等等話題來讓學生進行討論,鍛煉口頭能力與交際能力。
6.在識字中訓練
在識字教授,我們也可以進行口頭交流。比方在課文教學時,先讓學生朗讀課文,把文中的生字詞用圓圈圈起來,再讓他們組成研究小組討論:你知道這個詞怎樣讀嗎?可以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嗎等等問題,再由老師選出代表來發言,鼓舞孩子把話表達完整。
7.在閱讀教學進行練習
由于低年級較其他年段的孩子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教師在對低年段孩子講授口語交際內容時,可依據教材融口語交際于閱讀教學中,善于引導學生想象,給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這也是口語交際訓練的一條重要途徑。[4]低年段經常有閱讀短文的文章,老師示范朗讀短文文章,再引導他們這篇文章講了什么呢?在其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發展,也可為以后中高年段學習閱讀文章打下一定基礎。
三、口語訓練時應注意的事項
1.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創設口語情境氛圍,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2.要學會互相傾聽
在其他學生講話時,我們不能打斷別人思路,要傾聽他們的想法。
3.指導學生做出評價
讓學生學會對他人的意見作出適當、合理的評價。
結語
總之,小學低年段口語交際教學,為低年段學生以后發展口語交際能力打下結實的根本,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小學語文低年段口語交際,不僅要讓學生自己說,還要會使用得體的語言說出來,學會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對學生一生都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期刊論文] 區冬杏- 《師道?教研》2018年9期
[2] [期刊論文] 鐘萬權- 《速讀(中旬)》2014年9期
[3] [期刊論文] 楊衢向-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年18期
[4] [期刊論文] 陸海軍- 《未來英才》2016年1期
[5][期刊論文] 趙余好- 《教育藝術》2010年7期
[6][期刊論文] 吳秀麗-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