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林君
一、再現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以其豐富的表現力,強大的交互性,深深的吸引著學生。新課改中的教材不再是單一、固定、陳舊的文字材料。它是多樣化教學載體。在語文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可以使教學時涉及到的一些現實生活中學生積累不多的、比較貧乏的事物、現象等都可生動地、具體地、直觀地再現出來,在短時間內給學生提供大董的感性材料,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為他們的合理猜測、推理提供幫助,可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多姿多彩,使教材“活”起來、豐富起來。教材中有許多像《念奴嬌·赤壁懷古》《雨鈴霖》這樣借景抒情的課文,而學生閱歷比較淺,大部分學生沒有親身經歷、親眼見過什么樣子,我就充分地利用信息技術,通過播放課件,將一個個氣勢磅礴,壯美河山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將課文內容形象化,改變原來枯燥的文字呈現形式,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當學生們所配樂讀課文,邊讀邊聯想自己所看到過的一些景象,頭腦中想象出一幅幅畫面,學生自然會入情入境,通過有動感的畫面,激活他們的感官,使文章內容具體化和形象化,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推動其形象思維的升華。情感被激發了,他們在語言的交鋒與思維的碰撞中,品味著語言、想象著美景,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也就油然而生。
二、化抽象為具體,突破理解難點
聞、見是教學的基礎,借助信息技術教學能效地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者對理解課文起重要作用的內容,用多媒體展現出來,調動學生視覺功能,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學效率,激活學習的內因。只有產生與文本的對話期待后,學生才會主動走逬文本,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從而進入“真正的讀書境界”。因此多媒體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教師在教 拿過程中突出教材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有效手段。作文,對于職高學生來說是薄弱環節,學生“望文生畏”, 視作文為洪水猛獸。習作課上,教師出示寫作要求,然后反復提示、啟發、引導,學生還是不知從何處下筆,常有“無話可寫”之感。為什么?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彼麄儗懗龅淖魑?,東拼西湊,內容空洞,毫無新意。學生平時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他們對觀察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亂的,面對作文題目自然就難以下筆。多媒體教學以其生動鮮活的畫面,繽紛的色彩,悅耳的聲音來展現作文教學內容,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比如,要求學生寫山水游記、狀物繪景類的作文,可用課件出示作文題目、要求以及提示性文字。接著播放供學生寫作用的自然山水風光錄像片,并配以音樂和解說。直觀、完整的畫面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下筆成就不難了。
三、獲取信息,增強語文素養
信息意識指學生能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學習和生活問題的意識。依據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激活學生對信息資源的學習動機,引發對信息的興趣,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前提。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使教學內容不受時空的限制,這樣不僅能加速知識傳播的速度,而且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從而提高學習的質量。現代學生的學習天地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他們在課外利用廣播、電影、電視、計算機等多種媒體,憑借教育軟件、校園網、資源庫等,可以隨時隨地、有選擇地學習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各種知識。而在傳統教學中,學生想廣泛閱讀、多方涉獵是較難實現的?,F代信息技術在這方面有極大優勢,它可以極大拓展學生閱讀選擇的空間,讓學生獲得較大的選擇自由。多種媒體的綜合效應,還可以使學生更有效地完成語言信息的加工、汲取,可更好地啟迪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吸納和輸出語文信息的質量,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調動能動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信息技術從多方面為想象力的發揮創造了條件。首先,通過交互式學習方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網絡真正的力量在互動性,入機對話的互動性,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激活了學生潛在的創造力;其次,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畫、聲音等各種教學信息交融在一起,又將影視中時空跳躍、時間倒置、蒙太奇等手法運用于電子文本的合成中,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路,激發想象,使學生思維高度活躍,從而引發學生創新的火花。
五、主動參與,培養學生探索精神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科的特點,關注生的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環節大都由教師主宰,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學習過程。而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徹底打破了這一局面。在信息技術這樣交互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平等地共享人類的學習資源,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方法、策略和發展目標。學生在這種開放式的學習空間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有了自主學習、探究的天地,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合作探究精神。
實踐證明,現代信息化教學,省時、快捷、高效,極大地增加了課堂密度,擴大了信息量,能使課堂教學形象化,生活化、趣味化,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有利于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有利于把語文教學推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總之,信息技術課程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學習工具和方法,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實踐證明,恰當而巧妙地將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進行整合,能使教學內容化難為易,變靜為動,符合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學生易于接受。 隨著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任務從單—學科知識的學習向學生信息素養和綜合能力培養的轉變,我們要改變原先那種過分強調學科體系的課程組織形式,將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整合,探索以課程整合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術為認知工具、以優化學科知識的學習過程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還將不斷去探索研究,使學生們在聲、形、色的教學環境中愉悅地獲取知識,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富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