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妹
一、利用導學案具有重要意義
(1)利用導學案輔助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辦法,也為學生奠定學習基礎。在教學過程中,由“教”轉變為“導”,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習慣,而且有利于實現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價值。
(2)利用導學案輔助教學,可以促使學生高效地掌握生物課堂知識,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在學案的引領下,學生通過課前自學、課中加強、課后鏈接等環節的調控,降低學習難度,提高接受知識的效率。同時,借助“學案導學”這一策略,將教材有機整合,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合理調配課堂教學中“教”與“學”,從而極大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饋等學習環節,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如何利用導學案,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1.根據學生實情,實施以案導學
比如,課前發放“導學案”,讓學生據此進行預習自學;課堂上根據學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饋,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和學情,有針對性地運用導語、演示實驗、現代教育技術等方式創設情境、把握學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質,指導學生在學會的過程中實現會學。學生以“導學學案”為依據,以學習重點難點為主攻方向,明確學習目標,主動查閱教材、工具書,思考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在嘗試中獲取知識,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自學能力。
2.依據學案探究,組織研究解疑
“導學案教學模式”初衷是要求學生進行嘗試探究,提高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在這種模式支配下,引導學生主動自學課本和接受教師的指導,并促發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更加積極主動思考和解決遇到的困難問題,達到使他們產生了“我要學”的愿望,又讓他們感受了成功的喜悅感。對于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學生個體發言、同桌探討、小組討論、全班辯論等多種討論方式,以強帶弱、以優帶差,充分調動優秀學生的帶動領頭作用,多角度、多層次地辨析,盡可能互相啟發,消化個體疑點。同時,要創設民主、和諧、平等、自由的討論情境和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爭論并各抒己見,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智能。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迅速準確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義的疑點和難點并及時給予幫助解決。
3.點撥精講結合,高效歸納總結
教師的點撥和精講水平在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作用。在課堂中面對學生反饋的疑難信息時,教師必須要在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備課條件下進行隨機備課,它需要教師具有更豐富的知識、更高妙的教學機智和更精湛的業務水平。一是點撥。在學生分組相互討論解決疑點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參與其中,結合學生學情,適時點撥;或是對于某個組已經解決而其它組仍是疑點的問題,教師可讓已解決問題的小組當一次“教師”,給全體學生進行講解,教師再補充點撥,增強課堂討論氛圍,豐富課堂知識交流。二是精講。對于難度較大的傾向性問題,在學生渴望釋疑的心理狀態下,教師要針對其疑點,快速確定講解內容,抓住重點難點,理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問題為案例,由個別問題上升到一般規律,以起到觸類旁通的教學效果,從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歸納智能的提升。
4.有效扣標整合,形成知識網絡
學生要歸納總結課堂所學的重點內容、規律和解題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識梳理成線,形成知識網絡以加深知識記憶印象;要突出易錯易混易漏的知識薄弱環節,引起全體同學提高重視程度;特別是教師要緊扣課堂的重點難點,結合學生反饋的課堂表現,緊扣教學主題,深研教學辦法,整合教學知識,構建知識網絡,確保教學導向作用效果。
5.強化當堂訓練,拓展知識遷移
教師要緊扣教學目標,實施當堂達標訓練。在教學中通過搜集答題信息、出示參考答案、小組討論、教師講評、重點展示等解題環節,積極監督學生限時限量獨立完成;針對學生達標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待教師及時矯正之后,可即時補充練習題,讓學生進一步消化、整理課程知識。面向全體教,要注重教學細節,必須挖掘每個學生的最大潛能,同時要立足教材,逐層分化,以開放的學習思路拓展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從而把新知識納入到個體的認知結構,進而形成個體的創新性能力。
三、運用導學案輔助生物教學需注意的問題與思考
(一)導學案應是教師集體與個人共同智慧的結晶
教案是教師的教學藝術,學案設計既是個人的藝術也是集體的智慧。我們最開始編寫的學案,經常出現一個作者編寫設計的內容在教學中并不被其他教師采用的現象。出現這個問題是由于我們教師缺乏集體共識意識,造成對用學案實現課堂導學存大分歧,對教材的理解不一致,對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情把握差異較大。我們應提高認識,把編寫學案的老師分成小組進行審核,對每一個教學目標進行細化研究,以促達成共識。
(二)導學案設計應方便課堂教學
一是結合教學實際,每堂導學案應以兩頁設計為最佳,第一頁為書的左面,第二頁為書本的右面,當學生打開一節學案后將不另外翻頁,方便師生,節省時間,進而提高“教”和“學”的效率。
二是按學習活動的順序進行依次編號,教學環節前的順序符號應使用圖標表示,便于教師課堂組織教學時,學生能根據教師要求準確定位學習活動。
三是應重視行距,以一點五倍行距最為適宜,便于學生順利閱讀而不至于上下文混淆。
四是應為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存留空間。我們的經驗是在每課第一頁左邊留五分之一空白,以供師生備注。
導學案是全面貫徹素質教育本質、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載體。導學案是用于指導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案,是學生學習的路線圖、方向盤、指南針。我們教學工作者要以時不我待的擔當精神,把教學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導學案平臺,拓展教學方式,深挖教學辦法,全力以赴做好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