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萍
俗話說“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很多父母為了改善農村生活條件,不得不走南闖北去打工賺錢。隨著“打工族”的隊伍在不斷擴大,關注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已成為社會和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原因之一: 父母與子女缺乏溝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對孩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經常與孩子交心,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向,特別是加強孩子校外活動的管理和監督,時時給孩子敲警鐘,將對孩子的成長產生積極影響。有專家認為,在孩子的一生中,家庭教育占75%以上。一位教育心理學家說:沒有親情的教育是一種殘缺的教育,而父母的關愛是其他任何東西無法替代的。
“養不教,父之過”。撫養孩子是父母應盡的職責,教育管理孩子也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留守兒童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們只能由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或者親戚照管,這些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關愛,更多的是不應有的溺愛,且獨生子女較多,隔代養育“隔代親”,對孩子嬌生慣養,助長了不少惡習。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極不協調,使得學校教育收效甚微。表現在:
1.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心理健康與能力的發展。爺爺奶奶對隔代那種自然的溺愛和寬容,使得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處于一般。
2.爺奶奶對孩子們絕大部分人偏于溺愛,他們作為監護人只以留守兒童的生活照顧為主且知識能力上也承擔不了對孩子們學習上的輔導,只注意孩子吃好、喝好,不在乎注意其他狀況且心理方面大多也是愛莫能助。
3.大多數家長認為把錢寄回去孩子們有吃有穿就行了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培養、習慣的形成、學習的好壞他們也只能順其自然了。因此家庭教育意識也就逐漸淡泊了。
4.由于山村學校環境較差實際困難較多,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徒有虛名。真正的重點多數是放在提高學習成績上,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視或難以顧及。
原因之二:孩子的成長缺乏領路人
青少年時期正是孩子們的品質認識水平、是非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父母的外出讓留守兒童在人生發展的關鍵期失去了最好的老師最好的引路人,產生了較多的消極影響:
1.心理上的孤獨
留守兒童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老人們所能給予更多的只是身體、起居飲食方面的關心,而心理方面大多被忽視導致孩子極易產生心理焦慮,經常憂心忡忡煩躁不安甚至無心學習厭學等消極情緒。
2.心理上的逆反
同學的諷刺加之有的老師恨鐵不成鋼,教育方法操之過急,也促使孩子出現心理缺陷或使得孩子有害怕老師的心理壓力,從而有的孩子產生緊張、焦慮、易思、厭學、猜疑等逆反心理。
針對以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我根據多年的經驗探索,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應采取這樣的策略解決策問題。
一、學校加強留守兒童的教育
老師可以通過開學時家長帶孩子來報名的機會與孩子家長進行溝通并弄清楚留守兒童父母的電話和打工地址方便以后聯系,給每位留守兒童的父母致一封《告家長書》的書信。其主要內容是:倡議父母盡可能做到多多關心孩子,把自己的電話聯系方式或通信地址告訴孩子,讓孩子主動與自己進行交流,父母也要經常打電話或以寫信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一般來說,一星期至少通一次電話,以便及時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困惑等思想動態,及時為他們排憂解惑,給予精神思想上的幫助。
留守兒童當中,有一部分品學兼優的學生,為了讓更多的留守兒童改正不良品德行為、不良學習行為、不良生活行為和心理障礙等,把這部分優秀學生作為留守兒童學習的榜樣,并請優秀留守兒童在留守兒童會上介紹自己的學習生活的經驗,教育自己的同伴,與自己共同健康成長。
二、注重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學校留守兒童教育的主角
班主任是學生思想教育的主導老師,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作為班主任,要與留守兒童溝通。溝通是交流的基礎,交流是教育的手段。班主任要從交流中去了解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多與他們談心,幫助他們及時糾正不良生活習慣,處理他們生活、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這種朋友式的信任教育更能讓學生接受,只有學生接受的教育才能促使學生進步。
班主任不僅要做好留守兒童知識的傳授者更要扮演好學生心靈撫慰者的角色要切切實實地走進留守兒童的思想深處,更應該多關心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注重留守兒童的思想變化,頃注真摯情感用心去愛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走進留守兒童的真實生活。祖輩的照顧很多時候只是僅僅滿足了留守兒童的吃和穿,在孩子的學習和心理上顧及很少。因此班主任工作中哪怕是一個鼓勵、一個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孩子都會非常高興。真正做到用親切的話語去打動他,以誠摯的情感去感染他,切忌體罰、諷刺、挖苦以及家長式的作風。這樣,即使孩子是頑石,用真摯的情和愛也能讓他健康成長。
三、家庭、社會和學校密切配合,高度重視留守兒童思想教育問題
除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構建“三結合”教育網絡,是對留守兒童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學??山⒓倚B撓抵贫?,成立家長學校或召開家長會,對家庭教育給予指導,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提高家教水平。再者,積極與地方黨委、政府、村委會等取得聯系,形成齊抓共管的教育氛圍,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 ? ? ? ? ? ? ? ? ? ? ? ? ? ? ? ? ? ? ? ? ?總之,關注、探索農村留守兒童思想教育問題,不但是社會,也是我們作為農村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全方位去關愛他們,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我們要調動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關愛留守兒童,把更多的關愛與呵護給這些孩子們努力形成社會、學校、家庭的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營造出濃厚的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從細微處做起,用心去愛他們,用情去感化他們,為他們樹立起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自信心,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