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德金
摘要:農村小學的教育離不開電教媒體。電教媒體在農村小學有廣闊的用武之地,小學語文教學在電教媒體的靈活妙用,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學語文的教學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為學生服務,及時點燃學生的靈性,為教學服務,激發學生強烈探究學習的欲望。讓知識在他們的心靈深處中升華、感悟、甚至消化、永久保存。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能突出文章的重點,巧妙地突破文章的難點。
關鍵詞:電教 ? 媒體 ? 教學 ? 妙用
隨著農村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電教媒體已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語文教學中,電教媒體的恰當運用,能夠使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有聲有色,感知過程活靈活現,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讓語文課堂教學多姿多彩。
一、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能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生動可感的電教媒體具有展示直觀形象的立體畫面的優勢,它能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例如,我在講《趙州橋》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感受趙州橋的雄偉壯觀。利用多媒體播放趙州橋美景,那優美的畫面,動人的音樂,使學生如醉如癡,學生立刻被吸引住了。他們對文章很有興趣,很快的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之中。在語文課上,經常要理解課文,而理解是朗讀的基礎,情感是朗讀的關鍵。為了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在讀《趙州橋》一課時,我給學生配上動聽的樂曲,那優美的樂曲深深的吸引了學生,使學生進入那優美的情境,學生陶醉在優美的文章中。那動聽的朗讀聲深深地打動了我和其他學生,學生們躍躍欲試,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可見,語文課上巧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能豐富學生感知,縮短學生與課文之間的心理距離,切實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
二、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能突出重點巧妙地突破難點
一節課上得好壞,成功與否,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看有無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而語文教學中有些教學重點、難點,因時代的差異和學生知識結構的有限,若僅借助與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乏味的文字分析是不會很有效果的,如果能夠運用多媒體教學,把學生不易觀察、不易理解到的事物用模擬的方式,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形象,直觀形象地顯示出來,就會使教學起到“化難為易”的作用。我在講《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一課時,如何理解這幅畫為什么會名揚中外的呢?這是文章的重難點。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理解,我利用動畫的形式來展示,在希沃展板上展現出《清明上河圖》,我在觀察學生的表情,他們都在認真的看著,看完后,我說,你們知道看《清明上河圖》了嗎?學生們紛紛舉手回答,文章的重難點就在輕松的觀看中解決了。讓學生了解了八九百年以前古代百姓生活的情景。
三、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能渲染課堂氣氛陶冶學生的情操
文章理解的最高境界是“入神”,也就是情感同化。許多文章內蘊深刻,情感深沉,意境深邃。教學中只有讓學生的心神都投入到文章特定的氛圍情趣之中,才能體味到文章的深層意義,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傳統教學手段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而應用電教媒體極易出現這一效果。例如,我在講《守株待兔》課時,課的開頭是這樣導入的,有這樣一個場景,一個農夫在田埂邊的樹樁旁偶爾撿到一只兔子,那位農夫心想,要是天天能撿到那有多好,于是就放下農具在樹樁旁等呀,等呀,最后田地荒蕪了,而兔子再沒有出現,我用動情的語調訴說著這個動人的故事,當我說完后,學生們還沉浸在那美妙的畫面與音樂中,此時的學生已經不由自主地進入狀態,新課就在這和諧的氣氛中拉開了序幕。語文課上閱讀教學中電教媒體的介入,跨越了時空距離,再現了教學內容的全貌,展示了教學過程,強化學生感知,促進學生記憶、思維、想象和聯想,激活思維。
四、適時地運用媒體能擦燃學生的靈性,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愿望
小學語文的教學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媒體,為學生服務,及時點燃學生的靈性,為教學服務,激發學生強烈探究學習的欲望。讓知識在他們的心靈深處中升華、感悟、甚至消化、永久保存。只有堅持充分利用電教媒體,為小學語文教學服務,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從有了希沃展示平臺,我上課方便多了,在教學上真是如虎添翼。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有聲有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面積提高了教學質量。農村教學點有了這樣的設備,真是翻天覆地的大變化。為農村的教育發展插上了理想的翅膀,相信農村的教育明天一定會飛得更高更遠。
參考文獻: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
文中引: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