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亞玲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他們——就是開在教師職業里最絢麗,最幸福的花……
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渭南市2017年優秀教師巡回宣講報告會中,即將退休的田江壽老師,用他對教育事業無私的愛,在確診為食道癌的情況下,依然堅守在三尺講臺,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師恩如海的神話。
郭瑩老師用自己的夢想點亮學生的夢想,在富平大王小學,3年的特崗生涯即將結束,學生舍不得她走,家長舍不得她走,她更舍不得離開。如今,5年過去了,她依然在夢想的道路上堅持,她說:愛在這里,老師在這里,讓夢想開花,讓孩子們茁壯成長。
郗莉校長的教育理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她說人為什么不能圓夢?心不靜,腳沒動。她說多吃苦,多吃虧是成長中的必要因素。堅持,微笑堅持,向陽生長,懷家長之心為師是她的奮斗目標。
侯寧寧老師的遇見你,教師職業,就遇到了最好的自己,用一生最長情的閱讀,用終身學習的熱情去滋潤學生的心田,把自己開成花,就永遠開在職業的春天里……
一、理念的重構
聽完這個巡回演講會,我的思緒久久不能平靜,我開始思索:時鐘老人不緊不慢的踱著步子走,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如此忙碌,那么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如果就這樣一直忙碌到老,也許也不失一種圓滿。可是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就在于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一群鮮活的生命,他們每天都會犯不同的錯誤,都會綻放不同的精彩。我們作為孩子們的領航人,如果僅用一成不變的“法則”去引導和教育他們不但收效甚微,而且也會讓自己的職業生涯變得索然無味、越走越難。
為了自己的職業生活過得精彩、有味;更為了綻放學生五彩斑斕的童年風采,我們教師更應該勤學習、善思考、勇實踐、敢轉變,徹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將所學所思在實踐中運用、在實踐中檢驗、在實踐中升華,從自身做起,認真履行職責,努力做好教育,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更加茁壯成長。
二、認識的轉變
一份職業的堅持,一個人的成功,無一例外不是個人努力的結果。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全能的人才,樣樣精通。在偏遠的山區學校,學校設施不到位,幾千個夜晚,侯寧寧老師堅持做教具,做獎品。周末免費補課,所有的付出,上帝都為之準備了豐碩的成果。一節亮相課,不僅僅局限于問本校老師,問遍同事,“問遍”各種資料。
3個多月的時間,一頭扎進網吧查閱資料,備遍小學12冊課本的每一節課,這是毅力的考驗!這是努力的堅持!這樣的付出,怎能不成功?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是一個普通的人,普通的教育者,不敢與名師相媲美,仰望成功者的成功軌跡,突然覺得自己也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名師,成為職業生涯里一朵最獨特、最鮮艷的花。
三、行動的落實
教師的主陣地是講臺,如何打造讓學生興趣盎然的課堂成為重中之重。
1.創設一個寬松、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消除心理障礙
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把希望留給學生,把尊重、理解和寬容留給學生,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對待小學生來說,一個板著臉的教授抵不過一張會微笑的新任教師。因為小學生本身就活潑可愛,思維活躍,常常會有奇思妙想冒出來,他們自身的特點使之更愿意靠近與他們“習相近”的老師,所以光有知識儲備還遠遠不夠,更應該有親和力。
2.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從備課到上課應該關注的是學生會有那些問題,喜歡那種教學方法,對那些問題更感興趣,不同需求的學生應怎樣對待等等,樹立以學定教的思想。
“教無定法”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學生學的不同性,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方法,所以作為教師,首先要有一顆敢于創新的心,因為豐富多姿的課堂模式才能成為學生學習樂此不疲的源動力。
3.教學過程是一個極具變化、發展的動態過程
教師必須提高課堂應變能力,時刻關注并及時捕捉課堂上師生互動中產生的有探究價值的新信息,新問題,重新調整教學結構,重組信息傳遞方式,使之產生的新的思維碰撞與思想交鋒,從而給學生以充分的探究機會。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一種積極的學習體驗,給學生感受自然、社會過程的機會,在探究過程中產生對知識對智慧的愛。
也許每個人每天只成長幾毫米,但厚積薄發的力量不可估量。為了這幾毫米的成長,我還做得太少太少了。盡管教師職業瑣碎而單調,我還是應努力成為最棒的自己。在漫漫職業生涯的每一天里,我定當以昂揚的斗志和不懈的努力,成為職業的春天里,最美的那朵花。帶領那一群群可愛的“蝴蝶”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