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蕊
摘要: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建筑施工企業為了順應時代運行趨勢,就要積極提升行業管理機制,應用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理念提升自身發展水平,不僅要提升施工技術和施工質量,也要從內部成本管理出發,整合管控流程和管理效率。本文結合案例對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集中闡釋了具體的優化處理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鐵路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對策
要想在市場經濟體系中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就要整合經濟投資鏈,完善資金管理結構,確保能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基礎上,優化自身成本管控體系的合理性,提升成本控制的基本水平,在采購準備、施工階段以及驗收竣工體系中優化監管效率。
一、案例
某鐵路建筑施工企業承接當地M建筑項目,該企業成立于2000年,主要業務就是承接鐵路建筑施工項目,注冊資金5000萬元,員工百余人。M建筑項目對于當地鐵路建筑項目具有一定的價值,工程項目投資500萬元,建筑項目綠化率為40%。為了有效整合項目成本,在工程項目開始前,施工企業就結合定性指標、定量指標對成本控制績效評價予以分類,并且建立了評價的獨立模型,旨在有效提升具體問題的處理效率[1]。
二、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控制意識不足
在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中,成本控制意識不足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和影響因素,若是施工部門沒有形成良好的資金管理和成本控制理念,往往會對后續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造成影響,甚至會制約成本管理的時效性。多數建筑施工企業對成本管理的認知度不足,將其和財務管理視為一個概念,僅僅關注財務登記和管理,沒有對項目均衡發展現狀和管理要點予以約束,就會造成施工工程成本管理受限的情況,影響整體管控模式的合理性。
(二)成本管控體系不全
在建筑施工企業經營管理體系內,依舊存在管控機制和成本管理水平受限的問題,一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為了工程項目投標中標,往往會縮減施工成本價格,加之沒有對鐵路施工項目的周邊環境、地區條件進行深度調研,就會在造成施工項目后期運營管理的失衡,甚至使得后期施工進度的失衡。
(三)成本管理體制缺失
在建筑行業管理工作體系內,因為沒有有效對管理責任進行約束,成本管控體系和責任監管較為松散,且沒有和具體施工成本監督行為進行聯合應用,就會造成成本成效性管理工作滯后,嚴重制約成本管理制度的完整性。盡管企業已經建立了成本管控制度,但是因為管理人員責任感缺失或者是管理水平不到位,就會對成本管理和控制制度管理產生影響,使得成本監管機制不能發揮其實際價值,也就導致成本核算管理無法有效完成控制工作。
三、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優化措施
在建筑施工企業監管機制建立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鐵路施工企業的實際特征,建立健全合理性的監管體系,并且充分滿足多層次、多級法人經營管理體制的需求。在實際管理流程中要提升成本管理的實際效果。
(一)完善項目成本管理體系
在實際成本管理結構建立后,要從各級、各層次對施工監管過程和日常管理工作出發,積極建立健全完整的監督管控機制,確保具體財務監管行為和運維管理模式都能充分結合具體項目要求展開,從而實現管理目標。
第一,建筑施工企業要結合實際施工管理流程,確保能從根本上維護成本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價值,有效建立完整的施工規劃和施工重點項目監管體系,最重要的是,要想整合協調機制,就要對管理模式和管控機制的完整程度予以探討,并且積極建立系統化監督管控模式[2]。針對施工流程和組織結構要財務積極的財務監管流程,保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同時,也要維護施工流程的資金監督水平,確保施工工作流程符合具體施工方案和組織需求、管理標準。
第二,企業內部工程監管部門要結合實際管控標準,施工企業要結合實際發展需求,對項目成本進行結構控制機制和監督體系,整合管理模式和管理要素,維護管理控制結構的時效性,并且整合相關項目,有效對生產規模的變化予以調控和監督,完善管理工作的基本書評,并且要對項目成本的具體要求和管理規劃予以系統化審批,確保資金管理模式和資金監督機制之間能形成良好的互動。另外,要對項目成本計劃展開深度調研和系統化分析,監理完整的成本管控計劃,對實際運行流程和管控體系進行綜合判定,一定程度上保證組織內部項目成本監督管控流程的完整性,也為管理工作的全過程升級奠定基礎,從而提升具體工作流程監管的合理性,也為全面核定項目成本控制結構和資本體系奠定基礎。除此之外,企業內部監管機制也要更加貼合企業發展現狀,管理部門要系統化監督檢查所屬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使用情況[3]。
第三,企業項目部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系統化的現場成本監督管控計劃,并且要提升對項目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視程度,全面整合資金管理工作的利用效率。只有對項目成本有明確的了解和認知,才能提升管控工作的科學性,提高鐵路施工企業管理工作的綜合發展水平,提高項目成本監督管控的整體效果。
(二)強化責任意識
在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工作開展進程中,要積極強化管理工作的基本效果,就要從根本上提高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有效完善成本管理和控制機制,將其作為全周期管理體系貫穿整個施工項目,并對相應的指標體系進行綜合分析,充分尊重項目管理責任控制機制的綜合性和群眾性。另外,相關管理人員要在明確自身工作義務和責任的基礎上,對工程項目進行針對性控制和監管,將項目經理作為成本控制結構的核心,完成工程項目建設管理責任制,將工程項目進度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成本監管體系進行融合,從而突出項目一體化監管水平,并且為成本控制流程的綜合效果優化奠定基礎[4]。
(三)完善階段性成本監管
在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中,除了要對各個部門進行責任劃分外,也要整合階段性成本監管機制,確保能提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水平,尤其是項目的施工階段,要對項目管理予以充分的重視。尤其是在建筑施工企業項目中標后,就要控制各個階段的成本信息和監管要求,并且制定更加貼合實際需求的成本控制方法,減少施工項目成本的同時提升經濟利益,真正意義上優化管理模式的根本。
一方面,要制定更加有效的合理性施工組織規劃,施工組織規劃要將施工指導依據作為關鍵,確保能結合企業的現狀落實具體的施工管理模式,將施工進度、施工工期、施工方法和施工質量等作為關鍵,有效提升資源配置管理效率,并且完善科學施工的項目管理結構,綜合提升工程施工監管體系的完整性,并且維護企業經濟效益,為全面突出經濟運行效率奠定基礎[5]。
另一方面,要結合施工工程項目的整體目標責任成本進行施工管理,確保能突出成本監管機制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也為工程項目綜合效果的優化提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成本管理流程和管控效果都要滿足運維監管需求,提升資金管控效率,從而滿足管理模式的具體要求。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鐵路建筑施工企業常規化工作開展進程中,為了有效提升成本管理水平,要順應經濟發展現狀,積極建立健全統籌性較好的監管體系,并且完善管理模式,優化工程控制結構的完整性,且能提升企業成本管理效率,為企業運營管理的綜合優化提供保障,實現項目工程管理流程的發展目標,促進企業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徐鵬鵬,龍春曉,劉貴文等.“營改增”對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建筑經濟,2016,37 (8):29-32.
[2]侯茂珍.新時期建筑施工企業財務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價值工程,2016 (1):66-68,69.
[3]劉春苗,詹冬.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及問題淺議[J].東方企業文化,2015 (6):39-40.
[4]趙敬.淺析電子招投標模式對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影響[J].新商務周刊,2018 (5):212.
[5]李高山.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J].時代金融(下旬),2015 (5):33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