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柳
摘 要:博物館是一個收藏、研究、展示、保護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中各類客觀事物的場所,對展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可以起到很大的幫助。隨著文化教育事業在新時期的發展,人們對博物館的重視度也在不斷提高。但同省市級博物館相比,區縣博物館因為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都存在較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以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作為切入點,通過對其概況和發展現狀的分析,就該博物館在新時期的發展策略展開研究。
關鍵詞:新時期;區縣博物館;發展策略
受新形勢和文化背景的影響,社會公眾對博物館提出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加。同省市級博物館相比,區縣級博物館無論是政府部門的資金投入,還是館內基礎設施建設,都存在較大的問題。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作為一個傳承武清歷史傳統文化的場所,因其對武清精神文化的傳承作用,成為該區域內政府部門的重點建設工程之一。雖然該博物館對收藏、保護、展示、研究武清文化遺產能夠起到重要的幫助,但其社會作用、功能和效力的發揮都存在較大的問題,亟待解決。
1 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來看,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是依靠當地政府部門的財政撥款進行各類項目開發建設的。而財政撥款有限,并且無自收自支項目,這就使其自身運營經費受到限制。加上免費開放政策的實行,對博物館內文物的保存、文化的傳播、展廳內文物的陳列展示等都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為博物館日常工作內容較豐富,涉及到的門類較多,對各崗位人員科學素質和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因而博物館需要更多高素質的多技能專業人才。但是,受到財政撥款支出經費的限制,以天津市武清區為代表的區縣級博物館科研環境較差,薪酬待遇相對偏低,在編名額受限。加上新單位成立時間尚短,從人員管理、文物保護到各類活動的開發和執行等都處于摸索階段,相關制度體系尚未健全,致使博物館無法根據新時期對自身事業發展提出的各項需求開展相應的業務建設,從而無法滿足現代公民的深層次需求[1]。因此,博物館中出現了人才匱乏問題。博物館本身屬于社會公益性機構,其生存發展都需要社會的支撐。但區縣博物館受經費不足問題的影響,無法高頻次地開展多元化的活動和陳列展覽,本身的宣傳力度也比較弱,導致社會上各界人士對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認知度偏低,部分群體甚至根本不知道該單位的存在,給博物館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阻礙。
2 區縣博物館在新時期的發展策略
2.1 增加財政投入
對區縣博物館來講,無論是舉辦各類陳列展覽、文物養護與征集的活動,還是提升展覽的級別和品質,都必須要投入一定量的資金。借助增加財政投入的方式,有效解決博物館在開展各類活動中存在的經費問題。武清區博物館常設的展廳共五個,與省市級的博物館相比,展廳數量相對較少。所以該博物館可以根據陳列文物的數量、設備更新要求、展示標準、各類活動經費、人員培訓經費等,給出相應的財政預算,并將其納入到當地政府的財政預算中[2]。武清博物館有常設展廳和臨時展廳,常設展廳有五個:一樓第一展廳“墨韻雍陽——大運河書畫院藏品展”,二樓第二展廳“武清歷史沿革展”,三樓第三展廳“漆木古風——可樂馬古典家具博物館藏品展”、第四展廳“舊貌新顏——撤村建居成果展”、四樓第五展廳“佛首還鄉——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展”。還在一樓大廳不定期設有臨時展覽。武清區博物館負責人應當根據不同類型展廳的主題,確定其展覽的頻次,逐步改造和更新展廳中的設施,并制訂具體的展廳計劃,以此來向當地政府部門追加相應的經費。避免由于經費不到位的問題,不得不停止某些外展方案的施行。武清區政府財政部應當對四大部門聯合制定的免費開放精神進行貫徹落實,逐步加大對博物館發展扶持的力度,確保博博物館中設備的更新、文物的展覽陳列活動、員工業務技能培訓等都可以被納入到財政預算中,將博物館從資金短缺的困境中解脫出來[3]。
2.2 深化地方特色,多途徑并舉提高知名度
因為各個地區歷史文化與地理環境間的差異性,每個博物館的藏品中都有一些極具地方性特點的東西。目前,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二樓的“武清歷史沿革”展廳是該館的特色展廳,里面的文物皆為武清地域出土。最早的文物可追溯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可謂是武清歷史的一面鏡子[4]。對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來講,在下一步工作中,可以考慮使用現有的民俗文物資源,通過將旅游和文物資源相結合的方式,以“武清歷史沿革”為主題,在同相關單位聯手的基礎上,組織相關旅游團到博物館中進行參觀,從而提升博物館在社會中的知名度。同時,博物館負責人應當按照一定的步驟和計劃同外省同類型的博物館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通過日常的溝通交流促進博物館的良好發展。此外,要進一步發揮出博物館的“第二課堂”作用,加強館校合作,使流動展覽進校園,為孩子們帶去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并利用暑期、寒假和國家法定公休節假日,開展形式豐富的各類活動,如新春剪紙剪窗花吊錢、元宵做花燈猜燈謎、清明做風箏、暑期小小講解員、十一誦祖國、5·18國際博物館日尋寶探秘等特色系列活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展面向廣大市民的活動,如三八節的親子插花、中秋節的一封家書等,為切實推進博物館發展注入動力。
2.3 做好人才隊伍建設
對于任何一個單位和機構來講,人才是促進其發展的根本動力與核心所在,建設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是博物館維持良好發展狀態的硬性標準。對區縣博物館來講,其在發展過程中應當要著重培養和引進一些有活力、能力強、有創新思想的人才,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幫助館內工作人員更新理念。博物館負責人還應當善于調動和利用現有的人才資源,最大化調動博物館內人才的積極性與創新性,達到“人盡其用”的目的。在建設人力資源隊伍時,可以從人才素質和結構等方面入手,以此來保證博物館的事業能夠維持健康、持續、創新的發展態勢[5]。
對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來講,其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借助高校教育工作來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根據各類人才的特點進行工作環境的構建,使人才有一個相對寬泛、輕松的工作環境,安心做科研,完成工作。二是加強對館內在職人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培訓,借助業務培訓、脫產培訓等方式,以多途徑和多渠道的形式,使其理論知識和綜合能力可以得到明顯的提升。讓館內現有人員的專業技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從而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幫助其更好地適應崗位工作的要求。三是提高對已經退休的專家學者的尊重程度,借助這些文博工作者們的熱情和人脈,通過返聘的方式,有效解決博物館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使區縣博物館內人員結構分配不合理、整體素質不高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四是改革博物館以往的用人制度,通過崗位競爭的方式選拔與聘用善于管理、熟悉業務、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3 結論
總而言之,博物館在人類社會中承載著保存和傳承文化的重要任務。作為一個公益性的單位,博物館也是人們欣賞文物、增加對歷史文化知識了解的場所?,F代社會中博物館發展速度相對較快,區縣博物館的數量在不斷增多,但其實際發展情況同自身使命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通過對天津市武清區博物館的分析發現,當前區縣博物館在發展策略建設上同省市級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此類博物館在日后需要加大在發展策略建設上的投入力度,逐步改善自身的管理模式,在提升整體管理效率的基礎上,促進博物館的科學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宋雪峰.淺談新時期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及策略[J].中國民族博覽,2016(11).
[2]辛那青.新時期博物館管理工作的發展方向[J].才智,2017(1):252.
[3]渠海燕.淺談新時期民俗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創新與發展[J].文物世界,2016(4):71-72.
[4]劉維勛.試論新時期的博物館如何創新管理體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6(10):106-107.
[5]王旭艷,鄭宜文.新時期區縣博物館的藏品征集工作——以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為例[J].文物春秋,2017(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