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薈 通旭明 徐婷 米靜
【摘要】針對通信工程專業(yè)MATLAB與仿真課程在本科教學中出現的理論知識易懂而實踐操作能力缺乏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以網絡教學平臺為工具,通過翻轉課堂實現的學生自主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通過對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習效果的分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新的教學模式的進行。
【關鍵詞】翻轉課堂 課程改革 通信仿真
【課題項目】河北北方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年二級學院綜合改革課題,項目編號:XG201810。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066-01
1.引言
翻轉課堂,翻譯自英文單詞“Flipped Classroom”,這種課堂模式指的是重新調整課堂和課外時間,把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翻轉課堂模式是教學改革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和探究性學習、混合式學習有一部分相同點,都是為了使得學生學習過程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
2.課程改革內容
2.1構建新的教學模式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大量的可用于實現教師與學生課堂內外溝通的手機APP和教學平臺也應運而生。本文選用藍墨云班課為課程載體,實現通信仿真課程的改革。教師通過創(chuàng)建課程,就可在該平臺上完成課前準備、課上互動、課下答疑等教學環(huán)節(jié)。本文以通信工程專業(yè)MATLAB與仿真課程為例,借助藍墨云班課這一平臺,完成課堂翻轉。
2.2教學過程的改革
第一,在上課之前,教師通過藍墨云班課平臺發(fā)布本節(jié)課程主要內容及提綱,同時推送課程相關的優(yōu)秀視頻和網上學習資料等學習資源,學生通過該平臺接收學習資源,并在課下自主學習。
第二,對全班同學進行分組,按照課程內容章節(jié)給每個小組分配相應的學習任務,小組成員通過查閱資料、觀看教學視頻、線上溝通答疑等方式完成本組學習任務,并將學習成果轉化成文檔資料、MATLAB源代碼等多種形式,在課堂上向全班同學展示本組的學習成果。
第三,建立小組互評機制,各小組之間通過每一組的課堂展示,對該組的學習效果和講解效果進行綜合性評價,并給出最終評分。教師在各小組課堂展示的基礎上,對講解過程中的缺漏知識點進行補充、糾正,并對本節(jié)課程再進行系統(tǒng)講解。
第四,課后通過藍墨云班課發(fā)布本節(jié)課程習題,根據通信仿真課程的特點,習題全部為編碼類型,學生完成編碼后將源代碼發(fā)布到藍墨云班課中,開放各小組互評模式,并對其完成效果進行網上評價。
在依托網絡學習平臺進行視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選擇分知識點上傳視頻的方式,使得學生觀看教學視頻過程邏輯更加清晰。例如,在講解信號的頻譜分析這一部分內容時,對教學資源進行如下整理:
3.課程改革效果
本文通過學生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滿意度評價和學生期末成績兩方面分析該課程改革的效果。對61人調查分析結果如下: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基于翻轉課堂的通信仿真課程改革明顯的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學習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整體成績。
4.結語
基于翻轉課堂的通信仿真課程改革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豐富了教學過程,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團隊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鄭艷敏.國內外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案例分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0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