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小平
【摘要】高中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必須立足于中學,可始于課堂教學,深入于班級管理,同時結合年級部與學校的管理實踐,從點到線,環環相扣,從而將校本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情況做好具體而細致的梳理,為同類學校提供參照,以期促進高中優秀課程資源的交流與共享,實現優勢資源互補,共同提升地區教育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中 校本課程 開發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007-02
對中學校本課程的研究,可從三方面入手探討校本課程資源在教學與管理中的開發與應用情況。一是教學過程教師和學生使用的相關教學資源;二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形成的管理經驗集錦;三是年級部的各種管理經驗的匯編。此外,還包括各種利于培養學生素養的優秀影視作品目錄、網絡資源信息表、新聞節目單等。
一、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
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校本課程,包括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校內課程資源,除了教科書以外,還有教師、學生,師生本身不同的經歷、生活經驗和不同的簡歷、學習方式、教學策略、集體備課等。校外課程資源,主要包括校外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網絡資源、鄉土資源、家庭資源、學校互相學習等。
而與教學課堂相關的校本課程,首先有助于教師能力和素養的提升。教師在自己的日常課堂教學中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還可以通過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活動,系統地理解并掌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原則,在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上明顯提高。教師整理校本課程的過程,就是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創新教育為改革目標,努力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創新教學過程和設計方法的體驗。
此外,校內課程資源的開發,還可探討如何建立健全在職教師研修與培訓途徑,如通過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研究活動等,促進教師不斷提高反思、學習、研究的自覺性和增強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最終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二、多舉措并用,強化班級管理
從學生中開發班級管理的課堂資源就是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把這些閃光點集合而成一種班級文化精神,使之成為富有教育意義和影響力度的教育資源。可通過班務欄、班會、經驗交流會等方式及時傳遞信息,實現校內班級管理資源的共享。
班級管理側重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班級文化建設方面。可張貼富有激情有感染力的標語,建立學習園地進行學法指導,張貼勵志文章并定期更新,每日宣誓提醒和激勵大家珍分惜秒追求成功,建設“狀元談學習”欄目等。二是強化班級日常管理。如通過督派值日班長,開好每日小班會等形式,發現當天的問題,明確提出來立即整改。三是加強班風學風建設。班風和學風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更是一個班級強大的根本。高中的學習生活節奏緊,壓力大,面臨的挑戰多,要通過各種方式不停地鼓舞和激勵學生,引導和督促他們實實在在去學習和成長,培養學生的陽光心態,積極樂觀,充滿正能量。四是加強學法指導。高中知識點多,而且有一定難度,學習任務緊、壓力大,好多學生因沒掌握學習方法,往往疲于應付,追著作業跑,很多時候,事倍功半,人很累,效果很差。所以,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尤其重要。五是加強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發現異常行為,多談心,多交流。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在每次放假離校前提醒注意飲食安全,財產安全,交通安全,用電安全,人身安全等。
三、優化年級部管理,綜合發展出業績
年級部管理資源中的顯性文化資源是可視的,如校園硬件建設和學校配套的辦公器材教學用具等。但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屬于學校的隱性文化資源,如辦學理念、校訓、學風等。此外,學校的管理制度,如《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校紀班規、組室管理條例、文明公約、評“先”評“模”管理辦法等,都可以是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的關注點,還可促進校際交流,互相借鑒學習,共同提升地區教育管理水平。此外,學校的升旗儀式、演講比賽、主題班會、時事報告、專題講座、校報校刊、廣播站等,都可是校本課程關注的內容。
參考文獻:
[1]《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DB].教育部,2007.
[2]朱郁華著.《創新教師在職學習機制,共享區域優質教學資源》.《教師發展論壇》總第317期.
[3]孫寧,盧春燕著.《關于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的思考》[D].《中國電化教育》總第322期.
[4]李芳.《論當前課程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D].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2).
[5]郭元祥,伍秀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李臣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