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指導環節是作文教學的核心內容,只有正確指導學生將知識綜合性運用到作文中,才能夠切實提高其寫作能力。本文先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進行簡單介紹,然后提出新課改背景下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方法的創新,以期全面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語文 作文指導 方法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086-02
當前,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使得小學作文教學相對較為枯燥,模式生硬死板,導致學生對作文幾乎毫無興趣,甚至導致小學作文教學已經陷入了一定程度的困境。因此,我國推行了新課改,要求小學語文作文指導進行改革,積極推進作文指導思路和方法的創新,幫助學生點燃作文熱情。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1.教學方式單一
在現階段,雖然一些教師已經開始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但是這樣的觀念并沒有普及,很多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單向地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學生知識被動地聽課,導致很多學生使其了學習的興趣,忽略了作文的重要性。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會在很大程度上壓制了天性好動的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越來越討厭作文寫作,導致作文教學失去了設置的真正意義。
2.教學內容死板
在倡導創新教育的過程中,很多教師的教學內容都存在古板、不知變通的情況,單純地將課本中的內容作為教學依據,沒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來進行作文教學內容的設置和改動,缺乏對學生作文思維的指導和訓練,沒有讓學生對作文寫作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因此,很多學生都不會積累日常生活,寫作素材嚴重缺失,進而影響了其作文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方法創新
1.善用多媒體,拓寬寫作視野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來加作文指導,創新指導方式。一方面,小學生普遍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另一方面,多媒體能夠直觀地為學生展現出更多的作文素材,包括色彩絢麗的圖片、生動形象的動畫視頻、音頻等,加強學生對作文素材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節省板書時間,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導。
2.巧用生活案例,加強作文指導
生活是一個最大的素材庫,因此,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內容拿到課堂上,讓學生不再專注于華麗的辭藻,而是借助真實的感情來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教師應當要以教材為基礎,聯系實際生活來及時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如:在講解課文《夢想的力量》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我的夢想”為主題,通過作文的形式來表達出自己的夢想,并簡單闡述自己要如何實現夢想。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寫作邏輯、用詞等方面進行指導,培養學生發散性的寫作思維。
3.加強閱讀拓展,提高寫作能力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閱讀是較為關鍵的環節,其不僅是提高語文成績的重要途徑,同時也為拓寬學生視野、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的重要載體。因此,教師在對小學語文作文進行指導的過程中,應當要拋棄傳統的閱讀桎梏,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閱讀空間。如:教師與家長做好溝通,在家長微信群里分享一些好的閱讀書籍或材料;或是利用課后時間來舉辦閱讀比賽。在學生的閱讀量增加之后,教師就可以加強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指導,使其能夠將閱讀過程中所積累的知識有效利用在作文中,切實提高其寫作能力。
4.注重個性化,促進能力提升
個性化培養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是改變傳統“千篇一律”培養模式的重要途徑,且個性化培養也是教改所要求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在對語文作文進行創新性指導的過程中,應當要注重個性化培養。小學生的個性化特征會在寫作過程中逐漸展現出來,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仿寫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寫作技巧,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進行仿寫,通常,學生會選擇自己較為擅長且感興趣的文章。此時,教師可以針對類型相同的學生加以指導,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和優勢,進而起到帶動式作用,全面提升自身寫作能力。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能力的提升是較為重要的環節。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當要對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方法進行適當創新,改變傳統的指導方式,通過多媒體、微工具等來作為教學輔助工具,逐漸拓寬學生的寫作視野,融入更多生活化內容,加強學生的個性化寫作風格的培養,以切實提高其作文能力。
參考文獻:
[1]蘇志玲.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方法的創新[J].新課程(上),2018(06):122.
[2]邱琰.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方法的創新實踐[J].考試周刊,2016(20):41.
作者簡介:
李黎陽(1970年8月-),女,浙江省紹興新昌人,學歷:本科,畢業院校:浙江大學共同事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