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與必須掌握的知識,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層面,而對于小學階段而言,數學重要性不言而喻,務必做好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工作,為數學學習奠定可靠基礎。但在實際教學階段,部分學生由于對數學缺乏學習興趣,導致數學知識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本文通過對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的培養進行分析,提出相應對策,以期可以對小學生數學知識的提升起到推動作用。
【關鍵詞】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 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163-02
前言
數學在小學教學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一門十分重要、基礎性強的學科,培養小學生基礎數學知識,為日后學習與進步奠定基礎。數學源于生活歸于生活,因此應當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對生活化教學模式加以引用,以此提升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而學習興趣是帶動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動力,偉大的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學習興趣對于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十分重要,不但能夠保證數學教學質量,還能夠提升數學基礎知識。
一、學生興趣對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傳統教學理念進行革新,充分意識到興趣教學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每一個學生而言,學習興趣是學習最可靠的保障。小學生年齡幼小,社會經驗與認知能力不足,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因此學校與教師應增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對教學方式進行革新,以適應新時期教學發展與學生興趣需要,有效激發學生興趣,繼而提升小學生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1]。
二、提升學生興趣的有效對策
(一)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對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教師進行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將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小數學教學階段,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此情境中進行數學學習。例如:加減法運算的教學中,教師將課堂創設成為超市,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消費者”挑選自己需要的商品然后進行支付,“服務人員”按照商品價值與貨幣的多少,進行計算然后找零,“消費者”同時也進行計算看找零是否正確。在此情境下,學生積極參加學習,思維形成直觀、形象,使所學知識能夠更加扎實。
(二)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傳統教學模式,黑板板書功能受限,無法直觀的體現教學相關問題與知識,而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使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充分高效展示諸多生活中的相關數學問題與知識,進而提升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增強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掌握。例如:在某一物體體積計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所求物體具體形狀,并明確標注所顯示的長寬高或是直徑等屬性,并對體積計算的全部過程進行直觀動態化演示,通過此種方式可以使學生有效掌握不同形狀物體在進行體積計算時的具體方法[2]。
(三)提高練習設計生活化
數學練習是鞏固學習內容進行教學反饋的主要途徑,是數學教學組成必不可少的部分。學生數學概念形成、智力培養與數學知識以及方法技巧的掌握均與練習有著密切的練習。生活化教學的前提下,小學數學的練習設計應結合實際生活,加強生活化水平,增強學生在此基礎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與掌握。小學數學教學階段要學習致用,將練習設計具體化、生活化,使學生可以在處理問題的階段理解數學概念,培養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并且能夠靈活運用所學數學知識,以此提升小學生自主應用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某一圖形面積計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長方形或是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進行舉例說明,如瓷磚或地板,可以讓學生對所見圖形或物體進行長度與寬度的測量,運用之前課堂中學習的面積計算公式,計算單塊圖形的面積,并計算出總面積,或是給出總面積,讓學生通過總面積求出需要多少單塊圖形。
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階段,學習興趣的培養使提升學習成績的基礎前提,可以使小學生更加深刻、具體的掌握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師應對學習興趣在教學應用中的重要作用予以充分重視,通過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提高練習設計生活化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本文通過對學生興趣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的培養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提供參考與借鑒,提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水平,推動教育事業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倪俏.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及舉措[J].好家長,2018(14):16.
[2]顏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04):246.
作者簡介:
蔡秀麗(1976.3-),女,漢族,吉林省德惠市人,小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